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心理咨詢師的分享:
一個小男孩,一次數學考試得了倒數第一,他生氣地把書撕了,大聲吼道:「我討厭數學!我再也不想學了!我討厭你們!」
等怒氣平復后,小男孩又哭泣道:「我感覺到自卑,我討厭我自己……」
他覺得學不好數學,就是個失敗者,感到羞愧,不喜歡也不接受這樣的自己。
心理咨詢師指出他的敏感、憤怒、羞愧、自我貶低都是自卑情結的典型表現。
正如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阿德勒認為的:
自卑情結是一種過度的自卑感,它迫使人追尋唾手可得的補償和富有欺騙性的滿足。
同時,這種情結會放大困難,削弱勇氣,將通往成功的道路堵死。
深陷自卑情結的孩子會有性格懦弱、膽怯,說話畏畏縮縮,低頭走路,眼神閃躲等表現。
做任何事都抱著「我不行」「我不敢」的態度,更是很難融入社會群體中,自我封閉。
往往,孩子深陷自卑情結與父母的后天教育息息相關。
當父母總是批評打壓孩子時,「你怎麼那麼上不了台面」「說話啊,跟個悶葫蘆一樣!」,讓孩子學會了自我壓抑。
當父母不斷攀比他人,「別人能考第一名,你怎麼就不行」,「你怎麼就不能學學別人呢」,讓孩子學會了自我否定。
當父母總強調付出,「為了你,我放棄了機會」「這一切都是為了你」,讓孩子深陷虧欠之中。
孩子在日積月累中緊閉心房,變得乖順聽話,眼里的光一點點熄滅。
想要孩子不自卑,父母需要溫柔而又堅定地做好這三件事。
陪伴孩子:我會一直陪在你身邊
有一部超級暖心治愈的電影《彩虹照耀》講述出簡單的陪伴就改變了孩子的一生。
托馬斯從小住在孤兒院,性格孤僻懦弱,總被其他同齡小孩欺負,直到一天一位如彩虹般美麗的女人瑪麗將他領養回家。
看著內心敏感封閉的托馬斯,瑪麗以陪伴的方式開導他。
她精心為托馬斯準備溫馨的房間,親手縫制的衣服;在下雨天,會帶著他玩起踩水坑游戲;每天帶他去海邊,感受大自然的活力,教他與海豹溝通。
瑪麗溫柔的陪伴讓托馬斯有了歸屬感和安全感,他漸漸擁有笑容,變得陽光開朗,還結識了很多小伙伴。
正如自體心理學家科胡特認為的,對自體客體需要的回應是我們心理存活和成長的基本營養物。
孩子的自體需要便是父母的陪伴。
他需要與有力量的父母相聯結,獲得他們的支持和安撫,進而產生安全感。
如同,一個1歲的寶寶自己玩推拉門時不小心夾到手,便會哇哇大哭,奔向旁邊的媽媽。
這便是寶寶向媽媽尋求自體客體的需要。
而媽媽第一時間溫柔地抱起他,撫摸安慰他,親親小手,他會慢慢停止哭泣,恢復平靜。
便是媽媽發揮了客體的功能,給到孩子力量和安全感,安撫了他內心的傷痛。
當父母滿足了孩子的自體客體需要,就能幫助孩子找到安全感和歸屬感,有助于孩子的身心積極發展。
提升他們對自我和負面情緒的接納度,如焦慮、恐懼、挫敗、悲傷等,進而自我探索,追求優越。
當父母讓孩子的自體客體需要持續感到失望,失去了安全感,覺得自己不被關注和愛護。
他就會覺得做任何事情都內心虛弱無力,沒有底氣,沒有方向感,甚至自我否定,自我放逐,容易深陷自卑情結。
父母再多的承諾不如一句:「我會一直陪在你身邊」,給足孩子安全感。
欣賞孩子:你真的很棒哦
現在很多孩子被貼上「玻璃心」「瓷娃娃」的標簽。
經常會說「我不好看」「我太失敗了」甚至嚴重到「我就是垃圾」「我想死」。
殊不知,正是父母習慣性地批評、指責、攀比等不當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對自我錯誤的認知。
想要孩子有客觀的自我認知,成為陽光自信的人,父母需要懂得欣賞自己的孩子。
曾看到一個被網友評為「如果有人這樣對我說,我也不會自卑」的短視訊:
4歲的黑人小女孩看著鏡子中的自己,很難過地說:「我好難看。」
學校髮型師認真說道:
「不許這樣說,當你看著自己的時候,你應該說我真漂亮。
你有超可愛的小酒窩,你特別可愛。
你那麼漂亮,你有漂亮的巧克力膚色。
有幾個人,有兩個酒窩?沒幾個人!你有兩個,我都沒有。
讓我看看你的牙,看看這一口漂亮的小白牙。
你很美,你長大以后可以成為任何你喜歡的樣子。
你還是個四歲的小孩,丑和你沒有任何關系,你要抬頭挺胸。」
髮型師發自內心欣賞和贊美孩子,被網友評為「這番話會是小姑娘一生的光」。
父母真心接納和欣賞孩子,會極大提升孩子的自我價值感。
自我價值感越高的孩子,越不會自卑。
他們不會因為身材、容貌、成績而焦慮,更不會因為別人的評判而自我否定。
眾所周知,天后王菲的二女兒,李嫣,從小就患有兔唇,一直遭受鋪天蓋地的非議,而王菲則非常堅定地跟女兒強調她是個正常的孩子,她很美,一點問題都沒有。
王菲發現李嫣在繪畫方面很有天賦,就不斷地鼓勵她創作,還為她創辦個人畫展,成立嫣然基金會,幫助更多患有兔唇的孩子。
而今,16歲的李嫣,在個人社交網站上曬出的照片都彌漫著陽光自信,被網友稱為王菲最美的女兒。
正如樊登老師曾說過的:「父母的語言在塑造孩子,父母和孩子的每一次互動,都在影響著孩子。」
父母發自內心給孩子一句:「你真棒」,肯定他的成長和進步,提升孩子的自我價值感。
共情孩子:我和你一樣也會難過
新時代的教育理念都在強調父母共情的重要性,但往往父母做到的卻是說教。
那什麼是共情?
這位剪了跟兒子一樣髮型的外國爸爸給出了教科書般的答案:
媽媽帶兒子去理發店剪頭髮,并給到理發師看了兒子喜歡的髮型照片,但理發師卻剪出另外一個造型出來。
兒子看著鏡子里的自己,哇哇大哭,旁邊的媽媽很無奈地將孩子的新髮型拍照發給了爸爸。
母子回到家后,兒子還是一直很難過。 此
時,門鈴響起,打開門,看到歸來的爸爸,剪了和自己一模一樣的髮型,兒子不由得止住了淚水,恢復了往日的笑容。
共情就是對孩子的遭遇感同身受,而不是高高在上地漠視他的情緒。
父母要先理解孩子,懂得他的需求,才能真正去共情孩子。
正如兒童心理學暢銷書《反思的愛:看見自己,看見孩子》中寫道:
父母對孩子的共情需要以孩子的需要和利益為準。
當父母共情孩子,父母的鏡像系統重現了孩子表達苦惱的行為,繼而會激活父母的情緒中樞,所以父母可以感受到孩子的一些痛苦的感受,但這種感受會把孩子的情緒痛苦以縮減的方式表達出來。
這樣一來,孩子又會映射父母縮減后的情緒痛苦,繼而孩子內在的情緒痛苦就會減少。
會共情的父母,能通過孩子的行為讀懂孩子的感受和心理需求。
當孩子陷入焦慮、迷茫、壓抑時,父母要會說:「我和你一樣也會難過」,給足孩子面對挫折的勇氣。
心理大師阿德勒在《兒童教育心理學》中指出:
「所有兒童天生有一種自卑感,它可以激發他們的想象力,激勵他們努力改善個人處境來消除這種自卑感。
當兒童追求優越感,便能給他們帶來精神上的健康和富足。
當孩子深陷自卑情結,會放大困難,削弱勇氣,將通往成功的道路堵死。」
所以,父母要學會引導孩子追求優越感,避免陷入自卑情結,你需要懂得:
高質量的陪伴,給足孩子安全和力量感,才能讓他們內心踏實;
真誠地欣賞孩子,給足孩子信任和鼓勵,才能讓提升自我價值感;
蹲下來共情孩子,給足孩子理解和關愛,才能讓他們敢于面對挫折。
誠然,做好這三件事并不容易,考驗著父母自身的修養和人生的智慧。
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說:「孩子的問題都是大人造就的。」
育兒先育己,父母言傳身教,才能幫助孩子塑造出強大的內心,不懼人生的難題,收獲自信和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