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愛爾維斯說過: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能成為不平凡的人。
確實如此,任何一個不平凡的孩子,從來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跡,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
一個孩子未來是否優秀,有出息,就看他身上有沒有這幾種品質。
有主見
知乎上就有個問題:「有主見的孩子,到底是怎樣的?」
其中一個高贊的回答是:
「能處理好生活中的瑣碎小事,能處理好與朋友之間的關系,能處理好學習上的問題,讓父母特別放心。」
這樣的孩子,在更多的時候會選擇順從本心。
要知道,「人云亦云」其實是個很可怕的現象。
學者陳丹青就說過:「不從眾、保持獨立人格、堅守個人的價值觀,這在中國,非常難。」
所以一個人,始終要有做自己的自由和敢做自己的勇氣。
孩子能聽見自己的聲音,才能明白自己想要什麼。
強大的內驅力
之前看到過一則新聞,河南一位高三學生全杰通,因為家里條件不好,沒有安寬帶,又舍不得用流量上網課,于是他向鄰居借WIFI。
他每天堅持早晨五點半晨讀,為了按時上課,八點一到,他就搬著小凳子去屋頂,寒風中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即便是再低的氣溫,他也從未懈怠。
有人問他想考哪個大學,他很干脆地回答:「我想考浙大」。
他的目標明確,內驅力也足。
即便條件不好,他也想方設法解決問題,再學習。最終考出了666的高分,被電子科技大學錄取。
內驅力帶給一個人的影響,顯而易見。
只有當孩子發自內心想要把一件事情做好的時候,才會持續不斷地行動。就算家長對他沒要求,都阻擋不了他前進的腳步。
更重要的是,無論走到哪里,都會嚴格要求自己,不斷走向卓越。
持之以恒
《刻意練習》一書中提到:心理學家本杰·布魯姆曾管理一個研究項目,該項目研究不同領域和行業中許多杰出人物的童年。
結果發現,這些杰出人物在孩提時代,他們的父母曾想盡各種辦法防止他們半途而廢。
成功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
看似在慢速生長的竹子,在前面4年的時間里,僅僅能生長3cm。
可是,從第五年破土而出開始,它就以每天30cm的速度瘋狂地生長,僅僅六周的時間,高度就能突破15米。
原來竹子在前4年早就扎根土壤延伸了數百平米。 這就是著名的「竹子定律」。
成功也從來不是靠偶然,需要孩子戒掉三分鐘熱度,要有穩扎穩打的擔當、堅持不懈的決心。
人生貴在堅持,難在堅持,成在堅持,當下的日積月累,必將成為日后別人的望塵莫及。
心理韌性
性格教育的追隨者,美國KIPP學校的創始人David Levin,將堅毅作為教育的核心理念,他發現決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不在于我們灌輸給孩子多少知識,而在于我們是否幫助孩子培養了堅毅的性格。
我們應教孩子的,不是一定要跑得有多快,而是在摔倒之后能夠站起來繼續跑下去,哪怕是最后一名。
清華大學的彭凱平教授提到一個詞:心理韌性,就是從逆境、矛盾、失敗甚至是積極事件中恢復常態的能力。
人生,其實就是一場馬拉松,有時候你并不知道終點在哪里。你只能按照自己的節奏,一步一步向前跑。
這個過程并不容易,因為一路上可能沒有人給你喝彩助威,也沒有人和你并肩前行。唯一能夠讓自己走得更遠,走得更久,并且走到最后的,是你的心力,也就是所謂的「心理韌性」。
想一想曾經的校園生活,同學之間在智力上相差并不大。真正的差距其實是每個人在高壓的學習環境中的堅毅程度。
那些真正愿意花時間去理解課本,做好練習,及時總結反思,更堅韌的人,才更容易成為人生贏家。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沒有人是完美的,一旦你從心里接納了自己的弱點,就再也沒有人可以用這個事情傷害你。
電視劇《想見你》中,高中生陳韻如是一個內向的人,她一直視這為自己的缺點,她覺得自己就像天空中最暗淡的一顆星。
在性格開朗的黃雨萱穿越到她身上之后,她發現所有人都喜歡大方的黃雨萱,從而更難接受自己的內向,她試著模仿別人大方、開朗,卻把原本的自己也丟失,最后逐漸失去對世界的眷戀。
和陳韻如一樣,有很多孩子對自己有很多的否定和不滿,幻想成為「更好的自己」,但這樣的幻想背后,是對自己深深的不接納。
如果不能接納自己的缺點,那麼孩子會很容易在別人的評價中逐漸迷失,自我設限。
懂得自我接納的孩子,才能夠自我幫助,正確面對和處理問題,緩解與自己的沖突,從而感到被自己支持關愛,向內生長自身力量。
自省
親戚家有個孩子,人很聰明也很努力,但一到考試總是發揮不理想。
後來班主任要求她每次月考過后都認真客觀地分析考試時的各種狀況,這個習慣堅持了一段時間,成績開始突飛猛進。
在不盲目責備自己的同時,她還能找出自己下次考試應該如何做更充足的準備和復習的方案。
無論是生活上還是學習上,養成自省和總結的習慣,才能及時修正誤區。
沒有深刻地自省,就沒有驚人地自我超越。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一個人變強大的捷徑,因為每改正一個問題,每補上一個漏洞,人生的台階就會往上升一層。
自信
自體心理學創始人科胡特說:心理健康=自信+熱情。 即活力能夠在自體(我)和客體(你)之間流動。 當活力能夠滋養自體時,就是自信;當活力能夠滋養客體時,就是熱情。
無論順境逆境,始終堅信「我能行」;并將信念轉化成活力,不斷滋養自己,將夢想轉化成現實。 這,就是自信。
在這樣的自信的驅使下,無論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能一路乘風破浪、披荊斬棘,突破自我極限,活出屬于自己的精彩。
敢于挑戰
網上有一個很火的視訊,一位日本小男孩不斷挑戰跳箱,他勇往直前,一次又一次嘗試。
每次挑戰失敗,他都沒有灰心氣餒,而是總結經驗,調整助跑速度、步伐、起跳點、跳躍姿勢。
跌倒了,他選擇再次站起來,迎難而上。
終于,在老師同學們的鼓勵和注視下,男孩躍過了跳箱,挑戰成功。
深有感觸,人生如浪潮,考試失利、失業、疾病等低谷和困難,無論是12歲還是82歲都可能會遇到。
一個人會不會成功,不看他遇到多少挑戰,而是看他對待挑戰的態度。
敢于挑戰的孩子,遇到問題的同時,也是在向上攀登升級,即便是泥濘的小路,也能走成康莊大道。
持續學習
知乎上有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為什麼大多數人寧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學習的苦?
一個高贊評論是這樣說的:
「生活的苦難可以被疲勞麻痹,被娛樂轉移,無論如何只要還生存著,行尸走肉也可以得過且過,最終習以為常,可以稱之為鈍化。學習的痛苦在于,你始終要保持敏銳的觸感,保持清醒的認知的豐沛的感情,這不妨叫銳化。」
人是趨利避害的動物,看電視、睡懶覺、玩手機、玩游戲這種短期的快樂讓人沉溺,而持續的學習顯得比較痛苦,所以拒絕學習的反面是自律,是對于快樂和欲望的控制。
但是如果孩子拒絕了學習,未來等著他的將是得過且過的生活。
命運的改變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學習和成長對人生的改變是冪次曲線,一開始是積累的過程。
成人如是,孩子也如此。
只有不停地學習與成長,不斷提升自我,當機會來臨時,才能牢牢抓住,將人生的方向盤攥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