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推薦
装修
日本印象
心靈語錄
影視新聞
娛樂明星
育兒分享
動漫影音
熱點新聞
设计
奇聞趣事
插畫趣聞
情感百態
生活常識
健康養生
創業職場
美食菜譜
生活小妙招
明星
健身達人
奇趣
生肖解析
搞笑貼圖
歐洲王室
「媽媽,人家都有,我也要」,家長這樣做,輕松化解「同伴壓力」
2022/11/11

上小學六年級的外甥,突然有一天回家把書包重重地摔在地上。是不是調皮被老師指責了?是不是和同學發生矛盾打架了?還是校車去的晚了,耽誤了回家的時間?面對家長一連串的問題,外甥撇嘴加搖頭,用肢體語言表示否定。

在父母再三追問下,甚至要給班主任打電話,外甥才吞吞吐吐地表示:「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是我覺得自己的書包破了,想要換個新的。」看看外甥的書包,雖然用了有幾年,但也不至于到「破」的程度。「那你想要什麼樣的?」爸媽問,「我想要拉桿書包,特別酷,我們班同學好幾個都用的這種書包……」

原來是看同學有了,他才要的,爸爸說:「國中你就上寄宿學校了,學校和宿舍離的很近,根本用不上這種書包,你這就是浪費,攀比……」沒等爸爸說完,外甥摔門而去。

現實生活中,小孩的攀比現象比比皆是。看到別人有新奇的玩具,回家肯定要纏著父母也買一個;看到同學有高級的文具,自己也想擁有同樣的或者更高級的;上體育課穿鞋都是名牌,否則寧可請假曠課;甚至報補課班同學之間都在暗自較勁,不管課程安排是否適合自己,也不管補課效果有多大,選名牌、選貴的,和別人在「同一起跑線」,孩子才愿意背著書包去上課。

「媽媽,人家都有,我也要!」他們會覺得人家有的東西,自己也一定要滿足。這就是攀比思想的萌芽狀態,家長處理的好,輕松化解,處理不好,孩子的攀比行為不斷升級加碼,而家長也會越活越累,苦不堪言。

先來看一看孩子滋生攀比心后產生的行為模式:

首先是視覺刺激,看到別人有,而自己卻沒有的時候, 意識到自己在這一方面是缺失的,不完善的,意識到自己不夠完美。

然后產生了思想上的壓力,我為什麼沒有?他為什麼有?他是否瞧不起我?我該怎麼辦?孩子的思想比較單純,他們往往看不到有和沒有之間的本質區別在哪兒,比如家庭條件不一樣,比如每個孩子感興趣的方向不一樣。 壓力一旦產生,他們更容易被眼前的結果所引導,因而會跳過原因,直接索要結果。

在這種思想引導下自然產生了求助于外部的行為,孩子力量有限,能依賴的也只有父母, 他們以憤怒、撒嬌、祈求、打賭等各種方式,希望能得到父母的助力,達成心愿。

結果有兩種,一是父母滿足了孩子的要求,求助成功,作為對第一個模塊的反饋,孩子發現家長有求必應,攀比心更重,下次再看到別人有自己沒有的時候,依然會索求。另一種是失敗了,父母并沒有給予孩子幫助,攀比失敗,孩子可能會因此終結了攀比行為,但心里可能會不好受。

讀懂密碼——孩子的攀比行為受「同伴壓力」驅動

很多人將攀比看成是洪水猛獸,認為是孩子不懂事、愛慕虛榮的一種表現,但深究原因就會發現,孩子之所以會產生這種行為,源于他最先感受到的來自同伴的壓力感和緊迫感。

心理學碩士、從事心理學教學20年、濟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教師馬瑛對此作了解析:孩子的攀比,其實并非單純的「攀比」,而是跟「同伴壓力」有關。比如,看到同學家有很多很多玩具,就回家跟媽媽說,要是咱家有很多很多錢該多好啊,那樣就可以買比他家更多的玩具。

由于孩子的認識水平和自我判斷、自我分析的能力還比較差,他們往往依賴周圍同齡伙伴的接納、認可和肯定而確定自我價值的存在。所以,孩子的攀比和炫耀行為,其實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同。

孩子也喜歡被人關注,被人贊揚,喜歡被「優越感」簇擁的感覺。他們渴望得到更多的關注,希望自己能成為舞台的焦點,哪怕只有一次。如果大家把目光都投射到其他小朋友身上,總也看不見自己,時間長了孩子難免產生自卑心理。當孩子出現攀比行為的前兆,就表明他心理已經在承受一定的壓力,有時候并不比成人世界的輕松。所以,家長切忌一味指責和埋怨,這會加深孩子的自卑感。

此外,幼兒階段的娃更愛模仿,好奇心強,愛學習,愛動手,愛嘗試。「孩子王」光環能得到更多人的夸獎,能在同伴中間找到尊嚴,受到尊崇,因此追逐者才會越來越多。

破解密碼——由「求助」到「自助」,由外力轉向內力

接觸過一個奇葩的案例,小學開學后,大家不是在比學習成績,而是在比「誰返校最晚」。因為返校晚的學生,大多是在跟隨父母旅游,而旅游地點又常常是國外,這才構成「報道晚」的充足條件。學生們聚在一起嘰嘰喳喳,說小麗今年開學又沒到,去年是去歐洲,今年不知道到哪玩去了。

而老師的回答也證明了這點,每年開學班級總有學生姍姍來遲,理由出奇一致「出國旅游」。為了攀比,有的父母故意在快開學時才帶著孩子出去玩,一定要晚回來一兩天甚至一周才能正常入學。

班主任老師說:「家長的攀比心比孩子都重,班級一旦形成這種風氣,很難改變。現在經濟條件好了,通過旅游開拓孩子的視野本來是好事,現在卻變味了。我曾提議打亂班級重新分配學生,可這對其他學生又不公平。」這就是父母對孩子攀比行為錯誤示范后,產生的負面反饋。

家長首先要審視自己,平時是否有攀比行為和嫉妒心理,給孩子產生了不良的示范效應。然后多從正面來引導孩子獲得成功的體驗。很多小孩的攀比行為,其實是家長過不去自己心里的這道坎,找準父母和孩子的位置,讓孩子成為一個有主見的人,不隨波逐流,不人云亦云,當家長真正地尊重、理解和接納孩子的時候,孩子盲目攀比、炫耀的行為就會逐漸減少。

在求助環節,家長不妨按照這幾步走:

第一,和孩子說明情況,闡明家庭經濟現狀,不能一味滿足孩子的任何要求。在有必要,合情合理的情況下,家長可以適當給予。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金錢觀、家庭觀,懂得取舍。

第二,面對孩子的攀比心理,不要盲目制止和拒絕,嘗試鼓勵和肯定。比如,肯定孩子的眼光,「這個玩具的確很好」,肯定孩子追求上進的心態,「你有這種想法說明你已經注意到了他的特別之處」。理解和認同孩子想擺脫壓力的現狀,然后再因勢利導,具體分析。

第三,引導孩子轉向「正性攀比」。和「我爸是李剛」的外部條件相比,不如將攀比的外部投射轉為內部投射,引導孩子多在學習成績、意志質量培養、獨立動手能力等方面「自助」,激發孩子的正當競爭意識,促使孩子主動樂觀地解決問題,積極向上。

比如,告訴孩子,能獨立完成穿衣、洗臉、刷牙的小朋友,會更受老師的青睞。讀書好的小朋友要其他小朋友得到更多贊許。

總之, 正性攀比就是,讓孩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盡量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證明自己,挑戰自己,以此緩解和擺脫「同伴壓力」,將攀比行為轉為「自助的、發自內心的、正當競爭」的行為。

人說「自助者方有天助」,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別人有的東西太多,娃窮極一生可能都有追求不到的,正確育娃,讓娃早日擁有讓別人羨慕和攀比的「硬核」技術,才是重點。

精選推薦
9歲替父還債2千萬,25歲被丈夫背叛,負債6百萬,今終遇良人,網贊:否極泰來
2023/07/05
張柏芝三兒子正臉照曝光!長子高大粗獷次子帥氣,小兒子「混血臉」太像她
2023/07/05
小小彬「推掉巨額酬勞」回歸校園變身資優班學霸,10年後近照曝光,肉臉全消「成小鮮肉帥哥」網友直呼:認不出
2023/07/04
「身家過百億」20年不變「不老童顏」林志穎台北豪宅曝光,里面竟全是這種高科技,羨慕了!
2023/07/04
消失17年!八點檔女星嫁美國「45歲產下雙胞胎」 「甜曬三男人背影」頂金髮身材辣到爆
2023/07/04
賈靜雯與黃聖依罕「同框」!同是失去美顏和濾鏡後,網友:一個是真美一個卻不可言喻
2023/07/04
謝金燕替父還完2億債,45歲終活出自己!買上億豪宅只為躲避狗仔,鄰居都是名人,「走到大門得搭接駁車」網友:好想和你做鄰居
2023/07/04
吳京兒子叫「吳所謂」,看到趙麗穎兒子名字后,網友:在下輸了
2023/07/04
娛樂圈六大容顏不老的明星,趙雅芝僅排6名,第一名看得心都醉了!
2023/07/04
59歲的張學友帥氣不減當年,私底下做人很低調,19歲的女兒出鏡真美,樣子格外的清純可愛,網友:基因好
2023/07/04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