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一個問題,你是從哪一刻開始決定不再善良的?
我特別喜歡一個回答:
「其實我從來沒有決定不再善良,只是決定不再對誰都善良。」
不可否認,在這個世界上,善良是做人最基本的準則。
但是我們也一定要明白,世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你以善意對待的。
對待那些不值得的人,一味地大發善心,最終只會讓你受苦受累,甚至還會拖累你掉進地獄。
《生活大爆炸》中說:
善良可以,但是善良卻一定要帶點鋒芒,對于下面這三種人,該翻臉的一定要翻臉。
電影《黑名單》有一句臺詞:
生活中,總有一些這樣的人,他們是羊,同時也是兇獸。
遇到比他們更兇的人時,便是羊;遇到比他們更弱的人時,便會展現出兇獸的利爪。
對待這樣的人,倘若你一再忍讓,那麼只會讓他們更放肆,最終會給你帶來無盡的煩惱。
電視劇《我是余歡水》中,剛開始的時候,余歡水就是典型的膽小怕事的人。
領導給他穿小鞋他忍氣吞聲;同事欺負他,他默默忍受息事寧人;小舅子嘲諷他,他不敢反駁……
就這樣,他的容忍,得到的不是善待,而是更多的欺負。
而后來,當他以為自己患了絕癥后,他徹底活過來了,誰欺負他,他就和誰翻臉。
最終,他的翻臉,讓他得到了之前從未得到過的尊重。
余華說:
在這個世界上,總會有一些欺軟怕硬的人。
他們心中根本就沒有見好就收,而是當你越示弱,他們就越以為你好欺負,并且越想要從欺負你的過程中尋找優越感。
對待這樣的人,你越是善良他們就越會肆無忌憚,唯有當你惡狠狠地翻臉時,他們才能夠消停,而你也才能過得舒心。
俗話說:
生活中,會有很多懂得知恩圖報的人,當然也會有一些接受別人恩惠后會感覺理所當然的人。
在他們心中,你幫我一次就應該幫我兩次;你給我升米的好處,那麼我跟你要斗米你也應該給我。
一旦,你沒有答應他們的要求,那麼他們不會認為這是你的本分,而往往會懷恨在心。
網上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年輕人有一個遠房親戚到他所在的城市工作,當時他感覺都是親戚,所以就讓親戚住在他另一套空置的房子里。
就這樣半年時間里,親戚從來都沒有主動給他一分錢的房租,他也沒有主動提。
在他心中,反正房子也是閑著,給親戚住也是一份人情。
可是后來當他資金緊張,想要賣掉那個空置的房子時,親戚卻賴著不肯走。
并且想要用遠低于市場價的價格買下他的房子。
對此他當然不會同意,但是礙于親戚面子,他還是替親戚租了另外一個房子,交了半年的房租。
可是這個親戚不僅不領他的情,反而轉身就到處說他的壞話!讓他很長一段時間里,都受盡冷言冷語。
電影《教父》里有這樣一句話:
對待得寸進尺的人,根本就不值得人善意相待,只有當你早點翻臉,斷了關系,才能夠早點舒心。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也許我們都會想著以真心換真心,想著不把別人想得太壞。
可是總有一類人,會壞到顛覆我們的認知,他們會習慣污蔑別人,做一些損人不利己的事情。
朋友強子,講過他這樣一段經歷。
他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有一個同事,當著他的面總是面帶微笑,溫文爾雅。
當時,他覺得這人性格挺好,也想著能夠和他交個朋友。
可是,后來他才發現,他總是在背后說他的壞話,不是說他靠關系進的公司,就是在領導面前說他工作摸魚。
對此他一開始想著忍了吧,反正身正不怕影子斜。
可是對于強子的隱忍,這個同事不僅沒有收斂,反而關于強子更奇葩的謠言一個接一個從這個同事口中傳得沸沸揚揚。
最終強子實在忍無可忍,當著公司所有同事的面,爆發,和這個同事徹底翻臉。
之后,這個同事才消停了,也收斂了。
蔡康永說:
與人相處中,你不應該對壞人太好,因為你每一次的寬容,其實都是在降低他傷害你的成本。
當你一味退讓,最終你會發現,你的生活將會被這些人攪擾得混亂不堪。
唯有當你及時翻臉,對方才能明白你的底線,從而不敢越界。
作家林奕含說:
對待那些不值得以善意對待的人,只有懂得發脾氣,才能捍衛自己的權利,才能擊退那些想要傷害,打破我們生活的入侵者。
余生還長,要讓善良帶點鋒芒。
從而,才能不被不值得的人,破壞自己生活的美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