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裝修的時候,都知道室內地面和墻壁防水的必要性。尤其是對于衛生間和廚房這樣相對潮濕的房間來說,地面加防水層是必不可少的步驟。
不僅是地面,我家兩個房間的墻壁也進行了相應的防水施工,衛生間直接做到頂,而廚房也做到了離地面25公分的高度。為了防止房間積水漫到室內的其他位置,我還專門給這兩個房間門口位置加裝了過門石,可室內還是泡水了。
一般為了阻擋水的溢出,我將過門石的高度略微高出了衛生間和廚房地面1-2公分。但是師傅進門來看到我室內泡壞的地面,地板顏色都要比內部更深,好像要滲出水來。我說施工時特地做好了防水和過門石,結果師傅卻告訴我:你這是瞎施工。
據裝修師傅解釋說,地面和墻壁做防水,主要是防止水會透過水泥層,傳遞到樓下或是通過墻壁傳到隔壁的房間,而過門石的作用更多是防止地面積水溢出。我家這種情況其實這兩種情況都不算,而是水透入地面的水泥層后,直接又滲入過門石下面的水泥層,然后從地下透進室內泡壞地面。這種情況的出現就是因為施工時少做了一步。
原來我家墻壁雖然做了防水,但是過門石下面沒有做防水或是擋水墩。擋水墩并非普通的水泥就能做成的,而是需要混合防水砂漿后制作而成,最好還要將它的兩邊嵌入兩邊墻壁的底部。如果不放心的話,可以先做擋水墩,然后涂刷室內的防水層,再進行室內回填和瓷磚、地板的鋪貼。這樣門框也可以做到擋水墩和過門石的上方,并用防水膠進行密封,這樣就不容易受到對面積水的腐蝕。
經過這樣施工后,室內的防水才算萬無一失,即使衛生間、廚房地面濕水積水,也不會滲入是呢你泡壞地面。有些家庭喜歡全屋鋪木地板,那麼更要對這種防水施工上心了,畢竟木地板被泡壞后容易變形發霉,還會滋生細菌,影響觀感和使用的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