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他的女兒從六年級開始就每天開始早上晨跑,而他則騎車跟在后面默默陪。這一陪就長達5年,鄭爸爸陪著女兒跑上了高中,在爸爸的愛心陪伴下,女兒的長跑耐力越來越好,屢次打破校運會紀錄。
鄭爸爸不無欣慰地對記者說,希望女兒繼續加強體育鍛煉,以后如果可以考上一個比較好的大學就最好不過了。
鄭爸爸和女兒的默契堅持已經是家庭教育最完美的體現。
影響一:自信心
父親對女兒自信心的建立,至關重要。
作為男性的管理方式和關注點不同,一般而言父親對女兒的話不會太多,有也是簡單直白說重點的表達方式。因為父親的男性權威形象,父親在女兒心目中的分量會因此比母親顯得更重一些。
所以,如果父親對女兒的關注細膩,經常夸獎自己的女兒懂禮節、遵守規則、自律、上進、漂亮、優秀,根據語言和意識的指向性效應,
如果父親總是盯著小女孩的缺點去指責她或經常打擊她,認為自己的女兒什麼都不出色很不起眼,又或總在女兒面前夸獎別的孩子好,那麼小女孩成年后,就極大可能會比較自卑。
所以,作為父親,千萬不要輕視自己對女兒的影響,一定要正向引導和激發。
影響二:女性氣質
女性氣質,不是天然的,而是在生活中一點一滴浸潤形成的。
一個女孩如果從小沒有進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就很容易養成表面的女性特征,而在女性內在氣質和修養上有所欠缺。所以女性氣質的培養是女性從小就要開始并持續終生的工程。
而在這個進程中,尤其是早期,女孩與父親之間的溝通順暢與否,女孩與父親這個第一男性的相處是否順暢,將會對女性氣質和修養的培育會起到促進或阻礙的作用。
所以,父親意識到,作為女兒一生中第一個接觸到的,并且相處時間比較長的男性/異性,父親應以身作則,在女兒面前樹立和展現出優秀男性的模范榜樣。
比如教女兒如何與男性溝通交流和相處禮儀,當小女孩與父親對視時,父親應該報以微笑或關切的眼神回應。
當女兒在發型、服裝、顏色喜好等女性化特征的選擇與興趣方面展現出來后,父親應第一時間以男性的視角與眼光評論,并告知小女孩,從異性角度看來她的選擇究竟如何,她的興趣愛好會對男性有怎樣的啟發或影響等等。
如此一來,小女孩在有自己判斷和自我意識之后,第一時間就能接收到外界的反饋與評價,兩方面的信息綜合起來,就會使女孩在日常事務、興趣發展上形成綜合評判體系,人格發展上相對完善而不會走入偏執或狹隘。
影響三:擇偶和婚姻
從更長遠角度考量,一般而言人們傾向于相信,一個女人總是會去選一個跟自己父親很像的人來做自己的伴侶,雖然這種說法可靠性還有待驗證,但在現代科學研究基礎上,心理學研究發現,女性擇偶的確與此密切相關。
根據科學研究,人類在嬰兒期,其社會性發展最重要的成效就是個體依戀的形成,這種依戀是兒童與特定個體之間構建的一種正性情緒聯結。
當兒童對特定家庭成員有所依戀時,兒童只要跟他們在一起便能感到愉快;而當兒童難過時,只要這些特定依戀人物一出現,兒童就會立刻感到安慰和放心。
在父親對女兒的影響和塑造中,必須考慮到這種成年早期的社會性發展,以及嬰兒時期依戀本質,對孩子的初始影響,以及對她們后半生如何與他人建立關系的影響。
因此,父親在這一方面對女兒的影響至關重要。也就是說,父親對女兒將來的擇偶和婚姻有著莫大的影響。
如果童年時期小女孩對父親的印象不好,或忽略了她的情感需求和存在,女孩長大后就會想方設法去尋找一個愛人,以彌補和取代缺失的父親形象。
相反,如果女兒從小就全面地感受到一個父親對她的關心和關注、給予她堅強和堅韌的性格培養,成年后她就依照父親的模板去尋找這樣的男性,作為自己的人生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