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花種草」的愜意生活,應該是多數人對退休后生活的一種憧憬和期待。在國外只要經濟條件允許,不少人退休后也會這樣做,今日要給家分享的案例正是如此,坐標馬來西亞,這是一對50歲退休夫妻的家,他們在這塊地皮上打造了一套336㎡的水泥元素別墅,從屋外到屋內,整體打造了一種原生態的「赤貧風」裝修,實際上夫妻倆非常熱愛園藝,所以在建造別墅的時候,打造了諸多錯落有致的露台,用來養殖各種熱帶植物,打造了這個建筑與自然合二為一的藝術之家,一起看看吧!
▲建筑外觀
正如我們開頭所說,整棟建筑都是以水泥元素為主,沒有多余的裝飾,猶如好多個水泥盒子堆砌而成。而錯落有致的露台,裝滿了各種綠植,感覺這自然氣息已美不勝收,迫切地想從房子里鉆出來。
▲建筑立面圖
從設計師的手繪立面剖面圖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一樓到三樓的整個動線以及空間關系,整個露台的設計采用了梯形,這樣就可以保證到每一處露台都能完美照射到巖谷剛和吸收雨露。
綠植多種多樣,根據屋主描述,其中有40種綠植都能生產可食用的果實,既能觀賞又能產生實際的美食。
▲客廳
屋主夫妻都是藝術家,已經在此地定居多年。男主人退休后也沒有閑著,一直堅持著自己的夢想,目前是一名畫家,也是一名當地知名的美術導師。
整個鋼結構的樓梯位于客廳正中間,以此也劃分了餐廚空間和客廳空間,客廳區靠門廳,休閑氣息更強,也方便開門待客。
接近后院的區域,采光很好,在這里安裝了較大的落地窗。打造了餐廚一體化空間,餐桌、吧台均居中擺放,空間較大能夠形成「洄游動線」方便居住者能照顧到每一處空間。
再看硬裝部分,整體非常簡約,地面整鋪水泥瓷磚,墻面就是最簡單的大白墻,所有裝飾物也都以最簡約的線條為主。看屋外,屋頂的藤蔓綠植,垂直而下,讓這個家仿佛在叢林中自然生長。
落地窗外就是一個很小的花園,此處用到了空心磚鋪設,可以更好地收集和排走雨水,院墻下種植了很多綠植,屋主可以隨手翻翻土。
▲客廳
此處連接著別墅大門,設計上相當隨意輕松,連屋頂都是裸露的水泥肌理,工業風的硬裝搭配復古風的藤編實木家具,兩種元素的碰撞,讓這個家極具藝術氣息。
▲樓梯細節
整個樓梯采用了鋼結構,涂刷了黑色的耐磨防銹漆。
▲臥室
臥室的地面采用了實木地板鋪貼,舒適度更高。床尾的衣柜也是典型的東南亞款式,非常復古且質樸。屋外就是一個露台,每一處露台都做了雨水收集和澆灌系統,加之當地多雨,所以完全不必擔心植物的照料問題。落地窗關上,打開空調,屋內就非常清爽,這樣簡約的設計,也能降低炎熱氣候帶來的內心浮躁。
▲浴室
一邊洗澡,一邊欣賞屋外綠植,就像在熱帶雨林中沐浴一般,太棒了。
▲工業風洗手池設計
非常個性,把排水管道預埋在左側墻壁里,中間是一個懸掛式的水龍頭,左側墻壁上有龍頭開關。整個洗手台凌駕在兩個墻壁中間,有一定細微的坡度,排水時,積水會自動隨坡度流向左側。
▲露台
本案就分享到這里了,這樣的赤貧風別墅,你喜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