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一個女人對婚姻的態度,我們多少能推斷出她未來婚姻的幸福程度;
有些女人覺得,有情飲水飽,其他都不需要考慮和計較,馬馬虎虎地湊合就可以,這樣回避潛在麻煩的女人,她們的婚姻往往是悲劇多于喜劇;
有些女人則認為,婚姻不是兒戲,不應該抱著「鴕鳥心態」,而應該自己主動出擊,把必要的問題弄清楚,和男人坦誠地溝通,才能提前避免隱藏的危機,換來高質量的婚姻生活。
其實,現實的婚姻,是一場「價值交換」,男男女女,都希望能盡可能展現自己的優勢和長處,并以此為條件,挑選匹配自己的另一半;
這樣當然沒錯,可是,婚姻不容易的原因就在于,它不是一場完全理性的交易,幸福的愛情,一定和愛有關;
走進了婚姻與家庭,就意味著,一對男女,更多的是去承受生活里的瑣碎,接納對方的小怪癖和負面情緒,快樂和幸福是短暫的,付出和責任是長久的;
所以,結婚前,聰明女人會認真對待重要的婚姻問題,不是看男人的錢,而是這3樣。
《無法直面的人生:魯迅傳》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魯迅為了盡孝道,答應了母親要求的「包辦婚姻」,和一個叫朱安的女人結了婚;
但是事前,他提出了條件,就是要求朱安進學校讀書,學認字;
即便妻子不是自己選的,魯迅也希望對方盡量符合自己的期待;
可是,他的想法沒有實現,在婚后的生活中,魯迅曾向母親抱怨過和朱安沒有共同語言;
他要經常和一個連話都不愿意說的女人在一起,深感受折磨,于是,魯迅就選擇了離家獨住,這一住就是多年;
可見,婚姻中的兩個人,有共同語言多麼重要;
日子過得久了,一個人就容易在封閉的空間里呆膩了,與人能說得上話,聊天很舒服很愉快,是一種莫大的慰藉,說明兩個人在精神上是門當戶對的;
如果話不投機,兩個人都將面臨寂寞和掙扎,婚姻里的那些責任和誓言,很容易被拋之腦后,也更容易發生分歧和不滿,這對婚姻無疑是一種沉重的打擊;
所以,找一個能說的上話的人,既是不耽誤對方,又是不辜負自己;
《愛的進化論》里說:合適不是前提,能夠互相容忍多少才是;
有人對待婚姻,常常有一種錯誤的判斷:就是結婚前要適當地隱瞞和偽裝,不透實話,多展現自己美好的一面;
等到婚后,矛盾積累多了,就索性爆發,再去解決問題;
這所謂的聰明,其實是一種愚昧;
感情的世界里,很怕「落差」兩個字;
不然就不會有人宣傳,婚姻需要的是「經營」了;
結婚前,體貼入微,山盟海誓,結婚后,更需要彼此的磨合和體諒,努力不是終止在結婚前;
事實是,把問題坦露在結婚前,遠比在結婚后爭吵打斗,涕淚成河強;
兩個人搭伙過日子,難免有意見不和的時候,這時候努力去克服和解決,要比回避問題,裝幸福,要好太多;
如果真是什麼涉及到原則和觀念的大問題,恰說明你們不合適,不必浪費精力走下去,及時止損,再找適合的男人結婚才是明智的;
如果什麼都不敞開說,等到婚后發生沖突時再解決,怕是悔之晚矣;
不要指望一個男人在結婚后,會為女人改變;
不要想著去改造男人,而是學會找適合自己的男人;
一個人交往的圈子,可以暴露出他的為人和性格;
如果男人總是狐朋狗友一大堆,每天游手好閑,不求上進,那麼婚后這些問題將會成為摧毀婚姻的利器;
如果男人的朋友,在女人看來,性格好,三觀正,那麼婚后在老公的人際圈子里,應該不會出現什麼因為利益而導致自己與朋友翻臉、被道德綁架、被忽悠的糟心事;
有些男人,你看不起他們的朋友,或者和他的朋友們「不對付」,簡直比否定他本人還要讓他難受;
因為他長久地這些朋友在一起,可能把對方看成自己的一部分,遇到獨立思考能力欠缺的男人,則會因為女人不滿他的朋友,而惱羞成怒,對你大發脾氣;
所以,女人在結婚前,應該考察下男人的朋友圈子,看看是什麼樣的人,畢竟只有一路的人,才能保持長久的友誼;
很多事實證明,女人嫁給誰,真的不一樣,所以請婚前慎重選擇,與合適恩愛的人走進幸福的婚姻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