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間刷到寶藏博主「麻省理工暢老師」,他和弟弟都考上美國名校麻省理工,按他的話來說,這和父母以身作則「立規矩」是密不可分的。
說起「立規矩」,相信很多人會跟我一樣,覺得這不是平常事嗎?我們不是經常給孩子立規矩嗎?
但是,當我們靜下心來細細回想,我們給孩子立的這些「規矩」,是否都收到好的效果?
1、規矩是立了一堆,但沒有真正實施過;
2、立的規矩,實行了幾天,就不湊效放棄了;
3、立了規矩,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強了。
仔細想想,我們又是屬于以上的哪一種。我看了后,怎麼感覺條條坑都踩過?
為什麼我們給孩子立的規矩會經常不湊效?今天看了「麻省理工暢老師」的視訊,我瞬間找到了答案。
我舉個具體的例子:
你跟孩子說:「不準玩手機游戲!」
可接著,你卻躺在沙發上玩手機游戲。
你覺得,你給孩子立的這個規矩,權威嗎?孩子會聽你的嗎?孩子最后,大機率學著你,繼續玩手機游戲!
所以說,要讓你立得規矩有權威,有效果,首先你要先做到以身作則。
暢老師解釋到:
「權威式教育」,不是指吼孩子,罵孩子,打孩子,也不是用物質誘惑,給孩子零食、玩具等。
而說起「權威式教育」,相信我們大部分家長都覺得:父母就是權威!父母的話你就是要聽!
如此,父母就會不知不覺間,用自己的強勢去壓迫孩子。
而通過強勢的逼迫,是不平等的交流。孩子可能會一時怕你,但在他心里,是不能接受的,久而久之,是逆反的!
真正的「權威式教育」,應該是父母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平等跟孩子交流,讓孩子打開心扉,能夠真正把你的話聽進心里。
暢老師提到,他爸爸就是他的榜樣。
有一次,孩童時期的暢老師想要一幅精美的畫,而他爸爸知道后,即便在工作很忙的情況下,還是熬夜認認真真給他畫了一幅,絕不忽悠,第二天便放在他的床邊。
父親這種做事一絲不茍的態度,讓小時候的暢老師肅然起敬,他以父親為榜樣,在他今后學習和做人生重大決定時,父親的人品魅力,都給他產生深遠的影響。
因此,真正的「權威式教育」,應該是給孩子立好榜樣,讓你成為孩子的領路人,這就是「權威」。
自身不能自律,不能給孩子樹好榜樣的家長,立的規矩是很難有任何約束力的,也即是形同虛設的。
這句話就像醍醐灌頂,讓人清醒。
我們作為家長,在給孩子立規矩時,請別再強勢地跟孩子說:
你要怎麼怎麼樣。。。
你必須要怎麼怎麼樣。。。
你馬上要給我怎麼樣。
。。
這種威脅型的規矩,一不明確,二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只會逐漸降低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我們要做到跟孩子平等交流地立規矩。
不哄,不騙,不威脅,真誠地面對孩子。
有話直說,但務必,不要帶著情緒,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暢老師說:
父母立的規矩,不是在要求我,而是在帶領我。
如此可見,父母先樹榜樣,后立規矩,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這種情況立下的規矩,才是有效的。
播下行為,收獲習慣;
播下習慣,收獲性格;
播下性格,收獲命運。
感謝「麻省理工暢老師」給我們帶來的個人成長經歷分享,給我們家長一個良好的指引,愿我們想要給孩子「立規矩」的家長,今天看了這篇文章后,都能有所思,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