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家長投票,選出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最能把人逼瘋的問題,那麼孩子「磨蹭愛拖延」的問題,一定榜上有名。
就比如我家二寶,平常就是典型的「拖延專業戶」。
每天早上起床,必須是三催四請,開著0.5倍速起床穿衣洗漱,有時候都快當媽的急死了,再看小祖宗,依舊優哉游哉。
尤其是寫作業的時候,一會兒擺弄一下這個,一會兒去上個廁所,只要天不黑、沒人催,就一直能拖延到半夜三更。
可能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這些問題,甚至現在不少孩子,在家長的催促下,都變成了「老油條」,拖延磨蹭的毛病沒改不說,還有愈演愈烈的態勢。
後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就開始不斷地學習一些更加科學的心理學方法,經過反復推敲和實踐,我在教育我們家二寶的過程中,實實在在看到了一些改變。
而這種改變,其實說到底,跟3種心理學效應有分不開的關系,接下來就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各種家長有所幫助。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總會用一系列的方法,來促使孩子變成期待的樣子。
比如說寫作業,我們先是催促,後來就變成吼,但是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家長越是介入,孩子就越是拖延墨跡。
心理專家胡慎之對于這樣的情況說過一段話,他說:媽媽越催促,孩子動作越慢,系鞋帶、吃飯、寫字都越來越慢。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孩子面對媽媽的催促,所呈現出的一種情緒反抗,雖然損人不利己,但是也是一種情緒的表達。
這種情況其實跟心理學上的超限效應非常一致。
所謂超限效應,指的是刺激過多、過強,或者作用時間太久,從而引起心理極度不耐煩或者逆反的心理現象。
所以往往在我們不斷催促孩子的過程中,孩子的心理和情緒會有一定的反抗,從而行為就會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明白這一層,我們應該盡可能控制住自己,讓孩子自己主動承擔責任,意識一件事情的重要性,而不是我們過度介入。
如果你家孩子也是越催促越拖延,不妨試試這個方法,或許能收獲不一樣的驚喜哦。
不得不說,現在的孩子學業壓力很多,各個科目的作業也是五花八門、壓力山大。
前兩天就有寶媽叫苦不迭,說孩子在家上網課,結果老師布置的作業,比平常還多,都半夜十一點多了,孩子還沒寫完。
其實,現在各個科目都會留有作業,每天孩子回家,各種細碎的科目作業安排,別說孩子,自己看見都會壓力很大。
所以,有時候并不是說孩子磨蹭拖延,而是看見手里這麼多的「目標」,孩子壓根不知道從哪里開始。
心理學家羅西和亨利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也就是定位速效實驗,證明了這種現象。
他們把學生分為三組,分別前往10公里外的村莊。
第一組學生,不知道村莊在哪里,也不知道有多遠,跟著向導更走沒多遠,就開始叫苦不迭,越到后面,負面情緒蔓延的就越多。
而第二組學生,知道目的地在10公里以外,但是中途沒有路標,也是跟著向導走,他們根本不知道還需要多久才能到,從而也有人開始抱怨,行走的速度也越來越慢。
而第三組,知道目的地在哪里,也能看見路標,明顯更積極,整個過程也很順利。
通過這個實驗,其實我們能清楚地知道,一些孩子的磨蹭拖延,其實并非是性格上的短板,而是跟目標不明確有很大的關系。
所以,在我陪伴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會協同孩子一起,把作業先進行分類,從簡單、壓力小的科目開始寫起,先鍛煉孩子的積極性和自信度,然后孩子完成了,給予一些積極正向的反饋,讓孩子更加積極的去完成。
這樣一來,孩子完成作業所需要的時間,比之前要少很多,而且孩子的情緒也更加穩定積極。
什麼是自然懲罰法則,用在孩子的日常習慣和學習上,就是你自己的行為,你要學會承擔責任。
之前有一次,我們全家準備周末一起出去玩,結果二寶在床上磨磨唧唧不起床,折騰了一兩個小時,後來我對于這種行為就很生氣,于是當即決定周末全家游的活動取消。
二寶就很不理解,我就對孩子說:「你自己起床晚了,就必須為賴床的后果負責任。 」
後來,盡管二寶怎麼哭鬧,我也是用這一套理論對付他,再到後來每一次出去玩的時候,二寶都再也沒有賴過床。
在學習上也是一樣,如果家長總是催促孩子,去輔導孩子,孩子就會把作業、學習當成很多人一起完成的樣子,從而降低了自己主動擔責任的機率,想著我媽媽會提醒我的,不用著急。
這樣的心理往往會讓孩子越來越拖延、磨蹭,與其這樣,還不如讓孩子自己去體驗拖延、磨蹭之后所需要承擔的東西。
我們必須告訴孩子,這是你自己的作業,不是我的,也不是老師的,所以你一旦無法完成,就必須承擔相應的后果。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把這些任務擔在自己的肩上,有計劃、有條理、有積極性地去完成。
其實,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就像很多人說的那樣,教育孩子,就像是牽著蝸牛在散步,我們一定不要著急,給他更多的耐心,給他更多的時間,讓他緩慢地成長。
而作為家長,其實要做的,就是用正確科學的引導方式,告訴他們,找到自己的節奏,綻放屬于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