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電器,作為家庭中的標配,它們所帶來的價值是不容小覷的。特別是在多樣化需求的現在,實用、智能、性價比高的家電,很值得投入。因為在付出成本之后,換來的不僅僅是家居生活的快感,更是一種幸福感。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家電市場的蓬勃發展,也在推動無數 家庭走向更高質量的生活。
不過以我做了十多年的家電銷售經驗來看,并不是每一個家庭都能夠理性地選購電器。「跟風」、「錯誤認知」等等,都是大家選購家電的「誤區」。比如下面這4個「誤區」,就是真實存在的,而且個個扎心。
如果再買家電,你會選擇網購,還是去實體店買?如果回到十年前,相信很多人會首先考慮實體店。因為那個時候的電商行業遠不如現在規范,所以網上的家電產質量量無法得到保證。
但是現在這個時代,電商帶給我們的「便捷性」和「規范性」已經越來越高。盡管家電屬于大件,投入比較多,但是網購的電器未必質量比實體店差。
實際上,很多人之所以認為實體店的家電質量更好,是與「價格」畫了等號。其實在很多人的潛意識里有「貴=質量高」的思想。而線下實體店的家電,往往又比電商昂貴,所以自然就讓大家對網購家電產生了偏見。
然而干過賣場的人知道,線下實體店的家電,之所以價格高,有相當一部分原因是加盟商、經銷商要有利潤空間。再加上店面的租金、水電等等,都是硬性的支出。所以實體店的家電更貴一些。
然而網購家電,即使有運營推廣的成本,但是這些也遠低于實體店的支出。所以網購家電有時候會便宜一些。特別是在廠家和平台方同時搞活動的時候,網購家電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不過網購家電,一定要認準廠家品牌的直營店,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產品正規的渠道和售后的服務。
有不少家庭在選購家電的時候,希望越高端越好。實際上并不是如此。尤其是一些大品牌的家電,其價格當中廣告費的水分更高。
比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電視機、冰箱、洗衣機等家電,以過來人的經驗來看,沒必要投入太多。只要能夠滿足日常的需求,選擇普通款就足夠了。拿電視機來說,很多人選擇75寸以上的大屏幕電視,甚至是激光電視。結果真正安裝上之后發現觀看的時間并不長,甚至一個月開機次數不超過五次。
當這些家電的使用頻率降低,那麼就意味著越高的投入就越不值得。再加上現在家電更新迭代快,所以沒必要過分追求高端。換句話說,有的人花3萬就能搞定全屋家電,有的人花3萬或許只夠買下一台冰箱。而到最后發現,3萬元的冰箱,用到的也僅僅是它的冷藏和冷凍而已。
在選家電的時候,每個人都希望買最新款,因為在大家的潛意識中,一些「老式家電」在功能和質量上肯定不如新式家電。雖然這種思路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需要清楚的一點是,并不是所有的老款家電都不實用。
甚至有一些老款式的家電比新式家電更加耐用。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過去八九十年代掛在房頂上的扇葉風扇,其耐用程度和吹風效果,遠遠超過現如今的各種無葉風扇和循環扇。我的老家至今還在掛著老式吊扇,三四十年了,電機一點毛病沒出現過。
還有很多一直在用的波輪洗衣機,甚至用了六七年了,依舊不舍得換新,其實并不是沒錢,而是老式的波輪洗衣機不僅洗衣效果好,而且拿取衣服也不用彎腰,非常人性化。
或許是因為現在的小家電太多了,所以總給人一種智商稅的感覺。實際上并不是如此,小家電作為家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們是有一定存在價值的。
不過在我看來,小家電沒必要買太多,更不要隨意跟風,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比如能夠解放雙手的掃地機器人、能夠制作美食又不占空的空氣炸鍋、能夠讓褶皺的衣服變得更加板正的手持掛燙機……
類似于這種小家電,只有體驗過,才會知道有多實用。
家電這東西,作為提升家居質量的一部分,在選購的時候,一定要以「實用」和「耐用」為核心,只有這樣才能夠挑選的合適的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