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心理學教授曾表明:媽媽的性格影響著孩子未來的心理是否健康、生活是否幸福。
確實如此,母親是孩子幼年時期接觸最多的人,更是孩子成長歷程中的第一個老師。
所以,母親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孩子都有巨大的影響,甚至決定著孩子一生的走向。
媽媽什麼性格,孩子就什麼命。
生活中,這三種媽媽最不利于孩子的身心發展。
心理學家李雪曾在《當我遇見一個人》中寫道:
「父母控制欲的手伸向哪裡,孩子一生都將在哪裡體會到痛苦。」
事實的確如此,父母的愛一旦密不透風,孩子必定渾身是傷。
被千萬家長稱頌的韓國校長李柳南,也曾是一個控制欲十足的媽媽,甚至被一雙兒女視若仇敵。
最開始,她給孩子制定了一條家訓,那就是「父母說什麼就做什麼」。
因此,她總是打著為了孩子發展的口號,顧自地為孩子制定人生規劃路線,而孩子只需要執行她的計畫即可。
小到孩子看了多久的電視,大到孩子上什麼專業,她都「關心」得面面俱到。
為了讓兒子成功競選學生會,她費盡心力,一早就拉著丈夫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演講稿。
在得知兒子社團選擇了街舞社時,她大發雷霆,不惜欺騙班主任,也要將兒子調進讀書會。
兒子想將打鼓作為興趣培養,她更是一口回絕。
每次外出回家,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摸一下電視劇的溫度,以此推算兩個孩子看電視的時間。
兩個孩子在她的管控下,徹底沒有自我。
讓她萬萬沒想到的是,她的安排非但沒能讓子女成功成才,反而逼傷了兩個孩子。
一雙兒女恨她怨她,陸續從名校退學,兒子開始叛逆,日日在家裡打遊戲,小女兒更是崩潰自殘、整日以淚洗面。
在《積極心理學期刊》裡有一項研究表明:
家長的控制欲過強,對孩子幸福感造成的負面影響,竟然與痛失至親,對人們產生的負面影響程度相近。
可見,媽媽的控制欲有多強,孩子就過得有多苦。
母親的控制欲,對孩子來說,更像一種淩遲。
因為,每個身體裡,都只能容納一個靈魂,一旦母親強行介入,最終只會讓孩子變得壓抑痛苦。
母親之于孩子,應如燈盞,而非拐杖。
真正對孩子好的愛,是周到而不控制,是得體的退出。
學會放手,把孩子的人生交給孩子,是每個媽媽一生的教育課題。
因為,獨立健全的人格,便是孩子過好一生最大的底氣!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尤其是情緒的影響,將伴隨其一生。」
母親的脾氣性情,直接決定了孩子幸福與否。
作家毛冷瞪在書籍《重新長大》中分享了一個故事:
馬莉的媽媽是個很暴躁的人,常常因為一點小事就對馬莉亂發脾氣。
馬莉端著滾燙的開水壺,不小心把自己燙傷了。
媽媽看她燙了一個大水泡,便覺得她是存心想讓自己難堪,于是打罵了整整一夜。
馬莉誇了一句阿姨的裙子真好看,回到家被媽媽說是白眼狼,不知親疏,只顧著討好別的大人。
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
她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母親的壞脾氣,成了她揮之不去的噩夢。
長大後的她,同樣復製了母親的壞脾氣。
和男友吵架的時候,她會無所不用其極地咒駡、摔打,甚至會說難聽的話攻擊男友的父母。
不僅如此,她還很自卑,無底線地討好別人,以為這樣就會獲得喜歡。
對別人的要求,她從不拒絕,就算不是她的錯,她也總是先道歉。
母親的壞脾氣脾氣帶來的後遺症,讓她受盡苦楚。
她的暴躁,讓忍無可忍的男友提出了分手;她的討好,也從未換來任何真心的喜歡。
心理學上有個「胡蝶效應」是這樣說的:一隻胡蝶,在巴西偶爾扇動了一下翅膀,導致了一個月後美國德克薩斯的一場龍捲風。
應用到情緒中來說也是如此,母親亂發脾氣,經年累月過後,會將孩子的世界攪得面目全非。
母親對孩子說的每一句「狠話」,都會在孩子心中留下清晰的傷痕。
媽媽的脾氣,不僅會影響孩子的性格養成,還會對其今後的人生產生影響。
脾氣差的媽媽,其孩子或暴躁無常,或自卑懦弱,或缺乏安全感。
脾氣好的媽媽,其孩子多自信大氣,內心充盈,有能力愛自己、也有餘力愛別人。
在孩子的人生中,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是不可磨滅的。
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克制自己的脾氣。
因為只有當母親學會收斂脾氣,用平和的性情去滋養孩子,孩子才能健康向上、朝氣蓬勃地去成長!
心理諮商師賴佩霞在《幸福為什麼那麼難》演講中曾說道:
當你的母親一輩子生活在哀傷痛苦當中,你敢快樂嗎?
答案是很難。
的確,媽媽愛抱怨,最先遭殃的總是孩子。
知乎上,有人問了這樣一個問題:「有一個愛抱怨的媽媽是什麼體驗?」
在下面,一位網友匿名分享了自己的真實經歷以及感受。
自網友記事以來,母親生氣就沒有斷過,幾乎每天都在生氣抱怨。
即使是做一頓飯那種的小事,母親也能抱怨半天。
母親的抱怨,給她造成了極大的困擾,但同時也影響著她的性格。
結婚以後的她,也變得像母親一樣,變得暴躁、整日抱怨。
丈夫受不了她的性格,提出了失婚。
童年母親抱怨的場景在她的腦海裡揮之不去,導致她整個人變得很憂鬱、消極。
母親的的抱怨,帶給她的後遺症還有很多:
比如沒有自信、做事搶著付出,做什麼都怕自己做錯,說什麼都怕自己說錯。
整個人玻璃心,膽小,甚至到了不敢接觸群體的地步。
心疼之餘,卻又不得不承認:一個隻知道抱怨的母親,是孩子一生的噩夢。
正是母親的抱怨,一點點啃食掉她的幸福,親手為她的人生籠罩上陰霾。
很多時候,母親的一時抱怨,帶給孩子的卻是一生的隱痛。
因為,情緒是可以傳染的。
當母親不斷給孩子抱怨,母親的壞情緒就會傳給孩子,孩子很難健康成長,甚至很難快樂。
那些幸福的孩子,不是因為他們擁有得多,而是因為母親抱怨得少!
媽媽的嘴,就是孩子的世界。
媽媽不抱怨,孩子的世界就能一生明媚!
心理學家布魯德斯指出:
兒童的心理發展會受到父母行為、態度的影響,其中母親的性格常常會對兒童的心理與性格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說得多麼鞭辟入裡,媽媽對孩子的影響,刻在性格裡,印在靈魂裡,決定著孩子一生的命途。
媽媽的性格怎樣,孩子的人生結局就怎樣。
媽媽控制欲強,孩子一生痛苦、甚至沒有自我,
媽媽脾氣暴躁,孩子沒有安全感、不會愛自己,
媽媽總愛抱怨,孩子的世界裡充滿陰霾、難以幸福。
母親的性格,不僅僅是影響孩子的情緒,還影響孩子的人生走向。
對待孩子,不妨少一些控制,多一點尊重;少一點發怒,少一點克制;少一點抱怨,多一點感激。
唯有如此,方能給孩子的人生奠定溫暖的底色,讓他們有底氣去抵禦人生路上的變幻無常,擁抱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