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之際,兒子興奮地像脫了韁繩的野馬,想要逃離我這個老母親的管束。
但作為媽媽,我卻因孩子返校變得十分焦慮。
兒子今年面臨小升初,寒假期間我一直是「陪伴式輔導」。
可看到他做題時居高不下的錯誤率,我還是會忍不住怒火,朝他大吼:
「你能不能用點心啊?成績不行,升學怎麼進重點中學?」
他總是一臉茫然地看著我,好像這事與他無關,甚至漫不經心地說「沒必要」。
這樣的場景,總是在長假過后上演,這次開學也不例外。
我要老公管管兒子,他反而告訴我說:「孩子還小,得慢慢來。」
是啊,兒子才12歲,可這個年齡段正是智力發展的關鍵期,怎麼可以由著他的性子來呢?
在我的觀念中,兒子是個聰明的孩子,只是不夠努力。
可他好像陷入了「嘴上說著這題簡單,但一做就不會」的尷尬局面。
我不得而知是哪里出了問題,直到看到教育專家錢志亮教授的一個觀點,他說:
「孩子會因被夸‘聰明’產生的優越感而沾沾自喜,但不會因‘不努力‘感到羞愧。」
我才明白,孩子不愿努力的消極情緒,是在父母強化「天賦」 的鼓勵下產生的。
而「你很聰明,就是不努力」這句話,正在讓孩子陷入「自我妨礙」的絕境。
被誤解的「聰明論」,會讓孩子越努力越被動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標簽效應」。
講的是當一個人被貼上某個標簽時,就會使自己的行為與標簽形象一致。
而對于價值觀尚未成熟的孩子而言,被外界貼上「聰明但不努力」的標簽時,他們會誤以為:
聰明大于努力,要是努力了還學不好,那「聰明」的標簽就會被「笨」取代。
這一點,在韓國的一部獨幕劇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女主丹菲是個自以為是、消極度日的高三學生。
因為數學不好,她直接破罐子破摔放棄了學習。
甚至到了大學聯考那天,因無法承受重壓而選擇缺考。
看到這里,有網友會覺得她太過無理取鬧:
為什麼一個有無限可能的孩子,會逃避現實,而不愿接受挑戰呢?
劇中,丹菲的回答戳中無數家長痛點:
「我活到現在還沒有拼命努力過,我害怕全力以赴后還是失敗。」
孩子的心聲不被聽見,外界的各種贊許就成了一種鐐銬。
有很多孩子,都有過和「丹菲」
相似的經歷。他們風輕云淡地說著過往,卻在身上留下了自卑的烙印。
有孩子會為了可笑的驕傲,故意偷懶,掩飾「努力卻依然不能取得好成績」的真相;
也有孩子沉浸在「我很聰明」的錯誤認知中,不敢邁出挑戰新事物的第一步。
就像有人說的:
「一種思想如果進入心中,就會盤踞成長。」
父母越是鼓吹「聰明論」,孩子在被要求努力時會越不主動。
讓孩子懂得努力的必要性,遠比讓他們接受「標簽式」夸獎更重要。
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是思維模式
拉開孩子差距的,到底是什麼?
為了找到答案,著名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教授做了一場實驗。
她讓一群孩子進行智力拼圖,難度逐漸遞增。
隨著實驗的推進,最初看不出差異的孩子逐漸形成兩種類型。
第一類孩子,在拼圖失敗后,會責怪自己,并且用「記性不好」 、「越來越迷惑」作為理由,選擇放棄。
第二類孩子,則與之相反。他們會在挑戰失敗后,坦然面對,并且用「喜歡接受挑戰」、「可以再成功一次」,對自己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
在之后的40年中,她一直在追蹤這些孩子的成就,研究思維模式與成敗之間的關系。
最終得到結論:
那些具備「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會越挫越勇,更容易成功;而陷入「固定型思維」的孩子,會拿「能力不足」或「運氣不好」當借口,趨于平庸。
《人世間》這部劇中的周家兄弟,就很好地印證了這一點。
小兒子周秉昆,國中輟學后就留在光字片當了普通工人,收入微薄。
成家之后,也只能一家老小待在擁擠的老房子里。
後來還因打傷他人坐過牢,出獄后找工作又屢屢碰壁。
而他的哥哥周秉義,是北大高材生,品學兼優。
畢業后,就和相愛之人結了婚,事業也一帆風順。
有人感慨兄弟兩人差距太大,可這種命運落差其實早就有跡可循。
年少時周秉昆思維固化,只顧當下;周秉義卻目光長遠,放眼未來。
在同樣的環境中長大,不同的思維模式才是拉開兩人差距的主要原因。
由此可見,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既不是貫徹「題海戰術」,也不是灌輸「你很聰明」的觀念,而是讓他們不再「作繭自縛」。
那些思維固化的孩子,會用借口逃避失敗;而思維發散的孩子,會思考如何獲得成功。
孩子的未來,與他們的思維模式密切相關。
培養成長型思維
才是鼓勵和引導孩子的正確方式
成長型思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在一個題為「The Power of Yet」的TED演講中,我們可以找到答案。
演講中提到,專注過程而不是結果,會讓孩子知道:
學習是隨著時間而變化的,而當前的挫折和失敗只是學習。
這也印證了成長性思維的 「Yet 」對孩子能起到促進作用的事實。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成長性思維呢?三個方法,分享給大家。
1. 用「積極對話」代替「貼標簽」
「你很聰明,就是學習不用心。」
「這道題做錯了,不是不會,就是粗心。」
「平時測試都挺好,一到考試就掉鏈子……」
這樣的「刻意引導」,經常出現在父母教育孩子的場景中。
最后換來的,卻不是孩子認真學習的改變,反而會讓他們認為自己不努力也能變優秀。
而孩子的自我認知,大多以父母的評價作為參考。
當父母給他們貼上「聰明」的標簽時,孩子也會逐漸停止對未知的探索。
那麼,如何在孩子犯錯時進行正確地溝通呢?
心理學上的「皮格馬利翁效應」給父母指明了方向:
用具有積極能量的贊美與孩子對話,會讓他們獲得社會支持,更加自信,從而努力達成期待。
因此,比起給孩子貼上「聰明」的標簽,告訴孩子「只要努力你也能行」,更能讓他們取得進步。
2. 用「暫時不行」代替「就是不行」
在網上看到芝加哥一所高中的畢業考核,很有意思。
那里的學生在畢業時,如果有成績沒達到標準,就會顯示「暫未通過」,而不是「不及格」。
這麼做的絕妙之處在于:
學生不會用全盤否定的方式面對失敗,而會繼續努力爭取下次通過。
同樣的道理,父母在孩子考砸后,告訴他們「困難只是暫時的」,遠比指責孩子「不用功」更能產生積極影響。
而積極地對話,也會讓孩子在曲折的經歷中獲得成長。
3. 用「夸獎付出」代替「強調天賦」
上周去表姐家做客,她給我講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她說,以前侄子上小學時,學好加減乘除都費力。如今上了國中,成績是直線上升,學習都很少讓她操心。
我向她討教經驗,這是怎麼做到的。
表姐滿臉笑容地說:
「轉變一下鼓勵方式就行了。」
原來,之前侄子表現不佳,她都是鼓勵侄子說「你是天賦型選手」;後來學習了育兒知識,才開始把這種夸獎放到努力過程上。
她現在會夸侄子「你今天又掌握了一個公式」、「你這次考試又進步了一名」,而侄子也會在得到正面反饋后,更加享受努力的過程。
可見,夸孩子聰明,并不能激勵孩子上進。
有智慧的父母,一定是注重夸獎孩子努力的過程,如此才能讓他們用成長性思維面對失敗。
誠然,天賦固然重要,但如果父母借此去鼓勵孩子,只會讓孩子忽略努力在成長中的分量。
為人父母,最大的期待就是子女將來能成才。
但方式不對,好意也會成為約束。
只有懂得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讓他們把眼光聚焦在努力上面,「聰明」和「天賦」才是錦上添花。
與所有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