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聰明,就是不努力」,這句話毀了多少孩子
2023/03/01

開學之際,兒子興奮地像脫了韁繩的野馬,想要逃離我這個老母親的管束。

但作為媽媽,我卻因孩子返校變得十分焦慮。

兒子今年面臨小升初,寒假期間我一直是「陪伴式輔導」。

可看到他做題時居高不下的錯誤率,我還是會忍不住怒火,朝他大吼:

「你能不能用點心啊?成績不行,升學怎麼進重點中學?」

他總是一臉茫然地看著我,好像這事與他無關,甚至漫不經心地說「沒必要」。

這樣的場景,總是在長假過后上演,這次開學也不例外。

我要老公管管兒子,他反而告訴我說:「孩子還小,得慢慢來。」

是啊,兒子才12歲,可這個年齡段正是智力發展的關鍵期,怎麼可以由著他的性子來呢?

在我的觀念中,兒子是個聰明的孩子,只是不夠努力。

可他好像陷入了「嘴上說著這題簡單,但一做就不會」的尷尬局面。

我不得而知是哪里出了問題,直到看到教育專家錢志亮教授的一個觀點,他說:

「孩子會因被夸‘聰明’產生的優越感而沾沾自喜,但不會因‘不努力‘感到羞愧。」

我才明白,孩子不愿努力的消極情緒,是在父母強化「天賦」 的鼓勵下產生的。

而「你很聰明,就是不努力」這句話,正在讓孩子陷入「自我妨礙」的絕境。

被誤解的「聰明論」,會讓孩子越努力越被動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 「標簽效應」。

講的是當一個人被貼上某個標簽時,就會使自己的行為與標簽形象一致。

而對于價值觀尚未成熟的孩子而言,被外界貼上「聰明但不努力」的標簽時,他們會誤以為:

聰明大于努力,要是努力了還學不好,那「聰明」的標簽就會被「笨」取代。

這一點,在韓國的一部獨幕劇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女主丹菲是個自以為是、消極度日的高三學生。

因為數學不好,她直接破罐子破摔放棄了學習。

甚至到了大學聯考那天,因無法承受重壓而選擇缺考。

看到這里,有網友會覺得她太過無理取鬧:

為什麼一個有無限可能的孩子,會逃避現實,而不愿接受挑戰呢?

劇中,丹菲的回答戳中無數家長痛點:

「我活到現在還沒有拼命努力過,我害怕全力以赴后還是失敗。」

孩子的心聲不被聽見,外界的各種贊許就成了一種鐐銬。

有很多孩子,都有過和「丹菲」

相似的經歷。

他們風輕云淡地說著過往,卻在身上留下了自卑的烙印。

有孩子會為了可笑的驕傲,故意偷懶,掩飾「努力卻依然不能取得好成績」的真相;

也有孩子沉浸在「我很聰明」的錯誤認知中,不敢邁出挑戰新事物的第一步。

就像有人說的:

「一種思想如果進入心中,就會盤踞成長。」

父母越是鼓吹「聰明論」,孩子在被要求努力時會越不主動。

讓孩子懂得努力的必要性,遠比讓他們接受「標簽式」夸獎更重要。

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是思維模式

拉開孩子差距的,到底是什麼?

為了找到答案,著名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教授做了一場實驗。

她讓一群孩子進行智力拼圖,難度逐漸遞增。

隨著實驗的推進,最初看不出差異的孩子逐漸形成兩種類型。

第一類孩子,在拼圖失敗后,會責怪自己,并且用「記性不好」 、「越來越迷惑」作為理由,選擇放棄。

第二類孩子,則與之相反。他們會在挑戰失敗后,坦然面對,并且用「喜歡接受挑戰」、「可以再成功一次」,對自己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

在之后的40年中,她一直在追蹤這些孩子的成就,研究思維模式與成敗之間的關系。

最終得到結論:

那些具備「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會越挫越勇,更容易成功;而陷入「固定型思維」的孩子,會拿「能力不足」或「運氣不好」當借口,趨于平庸。

《人世間》這部劇中的周家兄弟,就很好地印證了這一點。

小兒子周秉昆,國中輟學后就留在光字片當了普通工人,收入微薄。

成家之后,也只能一家老小待在擁擠的老房子里。

後來還因打傷他人坐過牢,出獄后找工作又屢屢碰壁。

而他的哥哥周秉義,是北大高材生,品學兼優。

畢業后,就和相愛之人結了婚,事業也一帆風順。

有人感慨兄弟兩人差距太大,可這種命運落差其實早就有跡可循。

年少時周秉昆思維固化,只顧當下;周秉義卻目光長遠,放眼未來。

在同樣的環境中長大,不同的思維模式才是拉開兩人差距的主要原因。

由此可見,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既不是貫徹「題海戰術」,也不是灌輸「你很聰明」的觀念,而是讓他們不再「作繭自縛」。

那些思維固化的孩子,會用借口逃避失敗;而思維發散的孩子,會思考如何獲得成功。

孩子的未來,與他們的思維模式密切相關。

培養成長型思維

才是鼓勵和引導孩子的正確方式

成長型思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在一個題為 「The Power of Yet」的TED演講中,我們可以找到答案。

演講中提到,專注過程而不是結果,會讓孩子知道:

學習是隨著時間而變化的,而當前的挫折和失敗只是學習。

這也印證了成長性思維的 「Yet 」對孩子能起到促進作用的事實。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成長性思維呢?三個方法,分享給大家。

1. 用「積極對話」代替「貼標簽」

「你很聰明,就是學習不用心。」

「這道題做錯了,不是不會,就是粗心。」

「平時測試都挺好,一到考試就掉鏈子……」

這樣的「刻意引導」,經常出現在父母教育孩子的場景中。

最后換來的,卻不是孩子認真學習的改變,反而會讓他們認為自己不努力也能變優秀。

而孩子的自我認知,大多以父母的評價作為參考。

當父母給他們貼上「聰明」的標簽時,孩子也會逐漸停止對未知的探索。

那麼,如何在孩子犯錯時進行正確地溝通呢?

心理學上的「皮格馬利翁效應」給父母指明了方向:

用具有積極能量的贊美與孩子對話,會讓他們獲得社會支持,更加自信,從而努力達成期待。

因此,比起給孩子貼上「聰明」的標簽,告訴孩子「只要努力你也能行」,更能讓他們取得進步。

2. 用「暫時不行」代替「就是不行」

在網上看到芝加哥一所高中的畢業考核,很有意思。

那里的學生在畢業時,如果有成績沒達到標準,就會顯示「暫未通過」,而不是「不及格」。

這麼做的絕妙之處在于:

學生不會用全盤否定的方式面對失敗,而會繼續努力爭取下次通過。

同樣的道理,父母在孩子考砸后,告訴他們「困難只是暫時的」,遠比指責孩子「不用功」更能產生積極影響。

而積極地對話,也會讓孩子在曲折的經歷中獲得成長。

3. 用「夸獎付出」代替「強調天賦」

上周去表姐家做客,她給我講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她說,以前侄子上小學時,學好加減乘除都費力。如今上了國中,成績是直線上升,學習都很少讓她操心。

我向她討教經驗,這是怎麼做到的。

表姐滿臉笑容地說:

「轉變一下鼓勵方式就行了。」

原來,之前侄子表現不佳,她都是鼓勵侄子說「你是天賦型選手」;後來學習了育兒知識,才開始把這種夸獎放到努力過程上。

她現在會夸侄子「你今天又掌握了一個公式」、「你這次考試又進步了一名」,而侄子也會在得到正面反饋后,更加享受努力的過程。

可見,夸孩子聰明,并不能激勵孩子上進。

有智慧的父母,一定是注重夸獎孩子努力的過程,如此才能讓他們用成長性思維面對失敗。

誠然,天賦固然重要,但如果父母借此去鼓勵孩子,只會讓孩子忽略努力在成長中的分量。

為人父母,最大的期待就是子女將來能成才。

但方式不對,好意也會成為約束。

只有懂得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讓他們把眼光聚焦在努力上面,「聰明」和「天賦」才是錦上添花。

與所有父母共勉!

精選推薦
七位女護士完美詮釋「人間精靈」,這部劇必看!
2023/11/04
甜蜜結婚or遺憾收場?揭秘日本娛樂圈5對情侶的悲喜人生
2023/11/04
平成30年的廣告界,她是唯一能與木村拓哉相提并論的人
2023/11/04
9歲替父還債2千萬,25歲被丈夫背叛,負債6百萬,今終遇良人,網贊:否極泰來
2023/07/05
張柏芝三兒子正臉照曝光!長子高大粗獷次子帥氣,小兒子「混血臉」太像她
2023/07/05
小小彬「推掉巨額酬勞」回歸校園變身資優班學霸,10年後近照曝光,肉臉全消「成小鮮肉帥哥」網友直呼:認不出
2023/07/04
「身家過百億」20年不變「不老童顏」林志穎台北豪宅曝光,里面竟全是這種高科技,羨慕了!
2023/07/04
消失17年!八點檔女星嫁美國「45歲產下雙胞胎」 「甜曬三男人背影」頂金髮身材辣到爆
2023/07/04
賈靜雯與黃聖依罕「同框」!同是失去美顏和濾鏡後,網友:一個是真美一個卻不可言喻
2023/07/04
謝金燕替父還完2億債,45歲終活出自己!買上億豪宅只為躲避狗仔,鄰居都是名人,「走到大門得搭接駁車」網友:好想和你做鄰居
2023/07/04
吳京兒子叫「吳所謂」,看到趙麗穎兒子名字后,網友:在下輸了
2023/07/04
娛樂圈六大容顏不老的明星,趙雅芝僅排6名,第一名看得心都醉了!
2023/07/04
59歲的張學友帥氣不減當年,私底下做人很低調,19歲的女兒出鏡真美,樣子格外的清純可愛,網友:基因好
2023/07/04
一代女神繆騫人近況,曾紅極一時迷倒周潤發謝賢,63歲氣質仍出眾網贊:知性、靈動
2023/07/04
「恐龍哥」林偉亮,從型男變身方丈,身材高大六塊腹肌,33歲時忽然大徹大悟,出家11年容貌大變,網友:要學會放下
2023/07/04
「愛家好老公」人設大翻車!宥勝爆外遇2年,妻曾認「他過偽單身生活」 潰堤哭喊:為什麼又是我
2023/07/04
44歲陳怡蓉與友懟臉拍合照曝光,顏值「斷崖式」變化讓人認不出:昔日女神竟成路人臉!
2023/07/04
陳喬恩早年出席電影節紅毯,禮服穿的凹凸有致,美得一點不像70后
2023/07/04
自以為很紅的他,堅持要在鳥巢開演唱會,卻無人捧場「賠千萬豪宅」
2023/07/04
Apple發長文解答跟陳建州關系「沒不正常」:你們抹黑的是一個女生清白
2023/07/04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