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專注里,人生很慢。
或許因為這樣,那些憑手藝吃飯的人,才能一輩子只做一件事。
初見藤野さち子
初見藤野さち子(Fujino Sachiko)老師本人的印象像極了她的陶藝作品,富有女性優雅的特質,溫柔中又方方面面透露著堅定。
工作中的藤野老師
「從服裝設計師到陶藝家,完成一場華麗的轉身」
原本學的是服裝設計的她,過了30歲才突然轉換了人生跑道。當時正苦惱于覺得服裝的表現力不夠強烈,無意間參觀的一場陶藝的展覽會,成了她人生的轉折點。
「終于找到適合自己的表現方式——黏土的可塑性,比起其他材料都更容易呈現、表達方式也更直接。」她還搭訕當時參展的藝術家,轉而去到陶藝學校,確認了這的確是她心中最理想的素材。
接受采訪的藤野老師
從中心向外一層一層疊加的造型,很多人會將藤野さち子這一系列的作品與花瓣連結在一起,藤野老師自己卻是語帶保留。她說:「作品并沒有刻意以任何東西為原型,我也盡量不要留下既定的想法在上面。」
這樣的解釋也反映在她對作品的命名之上,作品多是以抽象的概念為名,如上圖的作品「變化」,或是其他作品的「連接」「崩壞/重生」等名字,呈現出她在創作時的心境,又不讓觀者有先入為主的想法。
藤野老師的工作室一角
「從不畫草稿,也沒想過作品到底該是什麼樣子」
早期的作品呈現的多是幾何學的線條,注重物件的結構性,「而且做起來也容易一點」藤野老師笑著補充。而后的作品更多的顯現了個人的情緒和想法,創作的三十余年間,她從不使用草稿,腦海里也沒有設定過作品最后該成為什麼樣子。
「每一次的作品都是一場與黏土間的對話」,她說。每件作品都是在對話的過程中不斷改變,末尾才收斂成為最終的樣子。「黏土是一種既有支撐力又脆弱的素材,在這之中,有一種內在的堅定力量。」藤野老師的作品就如同她的話語一樣,穩重又充滿了自然蓬勃的生命力。
另一個她在意的重點在于作品表面的顏色,為了呈現出細微的質地變化,她使用的上色工具是噴槍而非畫筆。
為了找到理想的顏色藤野さち子也是費盡心思,工作室里各色的顏料已經堆滿了一整面墻;看見照相機鏡頭,藤野老師突然又回到了家中女主人的身份,連道了好幾次這里實在太亂了。
藤野老師的工作室一角
最初她的住家和工作室并不在同一個地方,但由于藤野老師每天都大清早的時間就急著出發到工作室,晚上又常在深夜才踏上歸途,最后才因為被家人以安全理由「勸服」,和丈夫兩人搬進了工作室的二樓。「我真的很喜歡這份工作。」在訪談中藤野さち子不只一次對我們說。
接受采訪的藤野老師
「因為很喜歡這份工作,所以即便過程中也有迷惘過,但是從來沒有想過放棄的事。」面對藝術家最懼怕的低潮,藤野さち子的回答相當坦然。
現在的她已將創作視為生活的一部分,在生活上遇見的人事物,都能投射到創作之中;創作過程中發現的感觸與體悟,也都成為生活的調劑。和同樣是陶藝家的丈夫一起,一樓是二人的工作區域,二樓是起居室,這樣的生活方式,一過就是幾十年。
藤野老師的工作室一角
藤野老師的作品陳列室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除了自己的創作外,藤野さち子也在陶藝教室班擔任老師。談起學生們,雖然人數不多,但每一個都是已經跟她上了十幾年課的「老同學」。
在教導上,藤野さち子說她只教會學生美術上的技法,至于作品的主題或是該怎麼呈現她則從來不會去限制學生們。如同她自己一般,在創作這件事上,她希望每個人都是照著自己喜歡的樣子來作。
采訪結束后,藤野老師帶我們去她家附近欣賞紅葉
不僅是在日本國內,藤野さち子的作品在海外也相當受到歡迎,有過多次巡回展覽,作為新一代日本女性陶藝家的代表受到許多注目,曾有海外評論她的作品有著「令人屏息的美麗」。
面對這些評價,藤野老師卻說自己沒有太放在心上。
作品不屬于任何一種傳統范疇的她,覺得自我突破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采訪這天她正巧在為下一個新作品塑形,當手遇上作品的時候,藤野さち子的表情一下子嚴肅了起來。
如前所述,這是藝術家和作品雙方所需的對話時間。她說她每一次只會進行一件作品,沒辦法多個同時進行,單一作品最少都要花上兩個月的時間。
看著她靜靜一筆一畫的琢磨,工作室里的時間好像真的慢了下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