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人說過,每隔一段時間,婚姻的矛盾就會爆發。
毫無血緣關系的男女雙方,因為相互喜歡,各自都有一定的需求,所以就喜結連理,結婚生子,進而建立小家庭。
這夫妻兩人,真的就能和好一輩子嗎?肯定不會。有矛盾,鬧別扭,或者經常吵架,那是婚姻生活的常態。不然,也不會有「夫妻床頭打架床尾和」的說法。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越是親密的雙方,越容易放大對方的缺點,造成心理上的厭惡和嫌棄。這些感覺,到了最后,就會割裂婚姻。
結婚十幾二十年的夫妻,每天一回家,就跟另一半冷戰,或者抱怨另一半不好,比不上別人家的妻子/丈夫。抱怨多了,家庭的爭吵,就不可避免了。
當下,失婚的夫妻越來越多,人們不再將就了,也不再湊合了,都希望離開婚姻這個牢籠。這種情況愈發普及,就會造成一個惡果:夫妻兩人,再無感情,只剩怨氣。
02
難道說,結婚時間越久,夫妻兩人的感情,就能越來越深厚嗎?這是不一定的。因為家庭不同,遭遇不同,不同夫妻的感情,就不一樣。
但是,絕大多數夫妻的關系,都是有跡可循的。
剛結婚的1到3年,夫妻雙方恩恩【愛☆愛】,你儂我儂。不是這個月去度蜜月,就是下個月就旅行,反正在一起的時間會比較長。
結婚的4到7年,七年之癢來了,矛盾出現了。一方會嫌棄另一方,還感慨,要是結婚前知道你是這樣的人,早就不跟你在一起了。但為了孩子,依舊要繼續。
當然,在婚姻的第七年,有些人扛不住了,該出軌的出軌,該失婚的失婚。反正各走各路的人,還是有很多的。
結婚的8到10年,開始分房睡,你不干預我的生活,我也不干預你的生活,雙方保持一定的距離。但由于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感情只會越來越淡。
結婚的11到15年,孩子也讀中學了。為了孩子能夠順利地成長,有的夫妻妥協了,選擇「忍」下去。只是,火藥桶,終究有爆發的那一天。
從結婚的第十五年開始,真正的問題,才顯露苗頭。
03
有人統計過,每一年的六七八月,都是失婚的小高峰。這些失婚的夫妻,多半已經結婚了十五年以上了。
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什麼六七八月,是這些結婚超過十五年的夫妻的失婚高峰呢?因為大學聯考結束了,孩子人生的第一關,順利地度過了。
夫妻倆之所以會妥協,就是因為孩子需要大學聯考。如果影響了孩子的大學聯考,就等于影響了他們的一生。所以說,為了孩子而妥協,是必然的。
當大學聯考過去之后,夫妻倆心中的那塊石頭就落地了,后續做事,也沒有什麼顧忌了。該爭吵的,繼續爭吵。該搬出去住的,會搬出去住。而該失婚的,也會失婚。
這,就說明了一個道理,比七年之癢更難過的,是十五年的這個婚姻關卡。不少夫妻,都活成了「仇人」的樣子。不然,為什麼當下的男女矛盾會頻頻出現呢?
我們只要留意有關男女的網絡問題,就會發現一個現象,只要是男的,都在抱怨女的。只要是女的,都要抱怨男的。以至于,仇男,仇女,成為了常態。
在今時今日,不論夫妻關系處得怎樣,我們都需要多留幾個心眼。
04
一、在錢財問題上,要有一定的防備心理。
親兄弟,尚且需要明算賬,何況是夫妻呢?當下新聞報道的夫妻悲劇,都跟「錢財利益」有關。不是丈夫做了偏激之事兒,就是妻子做出了不當的行為。
這夫妻倆都睡在同一張床上十幾二十年了,為什麼還是會為了「錢財利益」而反目成仇呢?因為受到物欲橫流的影響,人們只重視利益,而不重視感情。稍微不小心,凈身出戶都有可能。
二、要給對方留余地,不要過分咄咄逼人,容易釀成悲劇。
上一年,有這麼一個新聞,說的是丈夫嫌棄妻子吵來吵去,就傷害了妻子。到最后,這兩人都去了派出所。協商未果,進而對薄公堂。
現在的人,多了暴躁和戾氣,少了包容和諒解。過分咄咄逼人,也許被逼到墻角的兔子,就會反咬你一口。如此,才是真正的得不償失。你給我余地,我也給你空間,才是相處之道。
05
三、除了對孩子的事兒上心,其他的事兒,就不要有太多的期待了。
男人也好,女人也罷,都需要重視這兩樣東西,首先是自己的經濟實力,其次是孩子的問題。除此之外,其余的事兒,就不用想太多了。
有錢了,就不怕對方背叛。孩子更好地成長了,那我們的任務也就完成了,神經就不再緊張了。至于婚姻,能夠處下去,那就處下去。無法處下去,就到此為止,各自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