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上有個「不和父母住」的小組,有很多人分享了和父母同住的困擾:
因為代溝,一點小摩擦都是爭吵的導火線,和父母一起生活真的太累了;
和父母一起住,生活上是方便了,卻感覺自己沒有成長的空間了。
父母喜歡管控自己,住在一起真的特別壓抑,沒有自由;
……
因為代溝,一點小摩擦都是爭吵的導火線,和父母一起生活真的太累了;
和父母一起住,生活上是方便了,卻感覺自己沒有成長的空間了。
父母喜歡管控自己,住在一起真的特別壓抑,沒有自由;
……
因為代溝,一點小摩擦都是爭吵的導火線,和父母一起生活真的太累了;
和父母一起住,生活上是方便了,卻感覺自己沒有成長的空間了。
父母喜歡管控自己,住在一起真的特別壓抑,沒有自由;
……
因為代溝,一點小摩擦都是爭吵的導火線,和父母一起生活真的太累了;
和父母一起住,生活上是方便了,卻感覺自己沒有成長的空間了。
父母喜歡管控自己,住在一起真的特別壓抑,沒有自由;
……
因為代溝,一點小摩擦都是爭吵的導火線,和父母一起生活真的太累了;
和父母一起住,生活上是方便了,卻感覺自己沒有成長的空間了。
父母喜歡管控自己,住在一起真的特別壓抑,沒有自由;
……
因為代溝,一點小摩擦都是爭吵的導火線,和父母一起生活真的太累了;
和父母一起住,生活上是方便了,卻感覺自己沒有成長的空間了。
父母喜歡管控自己,住在一起真的特別壓抑,沒有自由;
……
因為代溝,一點小摩擦都是爭吵的導火線,和父母一起生活真的太累了;
和父母一起住,生活上是方便了,卻感覺自己沒有成長的空間了。
父母喜歡管控自己,住在一起真的特別壓抑,沒有自由;
……
因為代溝,一點小摩擦都是爭吵的導火線,和父母一起生活真的太累了;
和父母一起住,生活上是方便了,卻感覺自己沒有成長的空間了。
父母喜歡管控自己,住在一起真的特別壓抑,沒有自由;
……
想起一句俗語,樹大會分丫,兒大要分家。長大,其實就是和父母越來越遠的過程。
心理學家武志紅也說:「分離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原生家庭是父母創造的,孩子天然會有離開原生、創造自己世界的動力。」
成年之后,和父母之間最好的相處之道,是父母有父母的世界,子女有子女的生活。
在《金牌調解》節目中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女兒大學畢業后,稱自己要考研,回到家里和父母一起住。
父母很支持女兒上進,飲食起居上都照顧得很仔細,只想讓她專心復習。
三年過去了,她依舊沒有考上研,反而養成了好吃懶做、凡事依賴父母的壞習慣。
看著女兒整天宅在家里,父母擔心她會和社會脫節,于是勸女兒先出去找個工作。
女兒卻不愿意,甚至以喝農藥相逼,要求父母繼續供著自己。毫無辦法的父母只好上節目尋找幫助。
這讓我想起了前一段時間流行的一個新詞:新型啃老。
已經成年的孩子拿捏著父母的愛子之心,以「考研」「考公」「創業」等體面的理由,行啃老之實。
他們享受著父母的照顧,卻沒有付出相應的努力,斬斷了自我提升的路。
他們吃不了生活的苦,更無法抵抗社會的壓力,只想躲在父母背后躺平。
躲在港灣里當然會很有安全感,可是時間長了,我們就會無意識地依賴父母,變得懶惰、逃避、頹廢,甚至喪失生活自理能力。
這時候的家,不是港灣,反而成了困住我們腳步的牢籠。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成長的主要動力,來自和父母的分離。」
一個人的真正成長,是從離開父母開始的。
走出父母的家,去見識更廣闊的世界,去觸摸生活的真相。
和原生家庭分離,你會發現自己的成長是突飛猛進的。
因為有了更多的機會在柴米油鹽中修煉生存技能,在獨自解決問題中培養獨當一面的能力。
和父母的生活劃清界限,理清各自的人生課題,才能學會獨立,才能從容地應對人生道路上的風風雨雨。
有時候讓孩子無奈的是,并不是孩子不愿意離巢,而是父母不愿意退出子女的生活。
他們喜歡掌控孩子的生活,這種掌控感會給他們帶來成就感,卻忽略了孩子成長的需求。
有位網友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他擺脫父母控制欲的故事:
住在家里,什麼時候洗澡、什麼時候喝水,穿什麼樣的衣服,他媽媽都喜歡管一管。
這樣的生活讓他覺得很窒息。
思慮再三后,他和媽媽來了一場心平氣和的談話。
他認真地告訴媽媽,自己已經是個成年人,有很強的生活自理能力,對未來發展都有很清晰的規劃。
談完話后,他就租房搬出去了,并給了父母一把鑰匙,邀請他們隨時上來。
媽媽雖然不樂意,卻無可奈何。
她三天兩頭跑到兒子的家,想幫忙做做家務,可是每一次打開門,都發現兒子把家里收拾得整整有條。
媽媽終于意識到當年那個幼稚的小孩早已經是獨當一面的大人了,她放下了擔心。
而兒子時常和她分享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遇到困難也會主動尋找幫助,讓她覺得有參與感和被需要。
慢慢地,她把原本拴在兒子身上的心收了回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身上,旅游、拍照、享受久違的二人世界……
很多時候,父母的控制欲都是出于擔心和愛的本能。
讓父母看到自己的獨立,哪怕不在一起住,也要時不時向父母釋放「被需要」的信號,他們才能放下控制欲。
父母前半生都在為子女操勞,后半生應該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安享晚年,而不是被子女的瑣事捆綁住他們丈量生活的腳步。
離父母遠一點,過好自己的生活,幫助他們從控制欲和無底線的溺愛中抽離出來。
少讓父母操心,讓他們從無私奉獻的狀態中解放出來,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跳舞、健身、看書、養花、結交新的圈子……
人生最大的孝順不是和父母朝夕相對,而是把生活的主場歸還給父母,讓他們自由自在地去尋找生活的趣味,經營好自己的晚年生活。
人與人之間守好各自的邊界,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各自安好。
和父母相處更是如此,因為有血緣托底,我們更容易肆無忌憚。一不小心就失了分寸,傷了感情。
想起有位朋友,貪圖生活上的方便,把父母接過來一起住。
本以為可以享受天倫之樂,誰知道自從爸媽來了之后,家里的硝煙不斷。
兩代人的作息時間不一致,朋友習慣晚睡晚起,父母六點就起床洗漱、做早餐、出門晨練。
父母指責朋友作息混亂,朋友卻抱怨父母一大早擾人清夢。
朋友喜歡重口味,吃不習慣父母做的飯菜,時不時點個外賣,也會被指責浪費錢。
父母永遠舍不得倒剩飯剩菜,朋友自然看不慣這種不健康的節約。
……
教育理念的差異,生活習慣的不同,注定水火不容,爭吵就越來越多。
時間長了,父母覺得委屈和傷心,朋友也添堵。
後來他和父母分開住。
不在一起的日子,雙方彼此牽掛,每天保持電話視訊聯系,放長假就往父母家跑,關系反而比住在一起時更融洽。
汪曾祺老先生在《人間草木》里說,梔子花極香,香氣簡直叫人有點受不了,他的家鄉人稱「碰鼻子香」 。
一朵花,恰到好處的香味令人心情愉悅,超過一定的濃度反而令人不適了。
太過親密的距離,互相干擾,侵犯彼此的心理邊界,總會讓人覺得喘不過氣來。
空間的距離遠一點,心的距離才會近一些。
與其在雞毛蒜皮的小事中消耗親情,倒不如分開住,有空常回家看看。
細水長流,感情才會更親密。
有句話說:「世間所有的愛都指向團聚,惟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指向分離。」
從和媽媽身體的分離,到和媽媽心理的分離,再到和家的分離,分離是我們一生必修的課題。
在父母尚有余力的時候,要早一點完成和家的分離,各自經營好彼此的生活,保持高質量的陪伴。
和父母分開住,擺脫依賴才能活得漂亮,跳出舒適圈,才會遇見更獨立的自己;
離得遠一點點,讓父母掌控自己的生活主場,開出不一樣的夕陽紅,晚年無憂;
保持合適的距離,舒服又不失體面,留白又并不疏遠,關系才能更融洽和甜蜜。
愿父母和子女都能活出各自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