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優秀的孩子,父母有共同點嗎?答案是肯定的。近日,美國等發達國家通過一些最新研究,發現優秀家長的共性特點,其中包括:從小讓孩子做家務事、鼓勵孩子社交、遠離數碼產品等。讓我們一一闡述這些特點,希冀給我們的新晉爸爸媽媽帶來啟發。
1、別把孩子和廚房隔離
斯坦福大學前新生教務主任、暢銷著作《如何撫養成人》的作者海姆斯認為,「如果你的孩子們不洗碗,那就意味著你要替他們洗碗。」
一項數據足以支撐。哈佛大學花費20年追蹤一批兒童,發現刻意培養孩子做家務、下廚房的孩子,與不做家務的孩子比,就業率為15:1,收入是后者的4倍,且更容易擁有高質量的婚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調研了全國兩萬個小學生家庭,數據表明,做家務的孩子,成績好的比例比成績一般的高出27倍。看來,早早地讓孩子承擔必要的家庭責任,對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愛心更有益處。
2、鼓勵孩子多社交
哈佛大學的一項調查研究發現了人之所以成功,其背后的秘訣不在于智商, 80%取決于這個人的情商。情商何來?主要是與人交往能力的體現。正如卡耐基的經典名言: 「一個成功的管理者,專業知識所起的作用占15%,而交際能力占85%。」
教育家蔡笑晚被譽為「人才魔術師」,因為他培養的6個孩子有5個考上博士,1個成為碩士。有人非常好奇他的育兒心得,他同樣強調「 人的智力是太多差異」的,真正起到決定作用的,是那些非智力因素,比如意志、健康、社會交往能力等……他說:「我的6個孩子,之所以個個成才,而不是成為書呆子,關鍵在此。」
3、讓孩子擁有一個開心快樂的家庭氛圍
父母和睦相處是給孩子最好的家庭財富。擁有成功未來的孩子,都是在一個和睦、愉悅的家庭氛圍中長大,而他們的父母也深深懂得,給孩子多少愛,孩子就會擁有多少自信。美國一個調查表明,只要家庭氛圍好,哪怕是單親家庭,孩子也一樣會發展得好。反之,如果家庭氛圍不好,就算父母沒有離異,常常在爭吵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心靈深處也會受到影響,比如自卑、易挫敗等。
4. 父母熱愛學習,通常具有較高的教育水平
心理學家桑德拉在2014年展開的一項研究中發現,高中或大學畢業的母親,有較大機率培養出同樣教育水平甚至獲得更高學歷的孩子。這項研究從1997年開始,2008年結束,1.5萬名幼兒園的兒童參與研究。研究發現,少女媽媽(18歲或以下)所生的孩子,完成高中學業或上大學的可能性較低。雖然不是全部孩子是這樣,至少是部分原因。
有學者表示,孩子在6-8歲時受到的教育非常重要,這決定了他們在未來30年后,能否獲得成功。
5、注重啟蒙孩子的理科興趣
大多數的父母覺得理工學習如數學的加減法學習,反正孩子上了小學自然能懂。但是聰明的父母會走在前面。他們在培養學齡前的孩子時,就會潛移默化地教孩子感知結構變化、幾何空間等數學素養。
西北大學的研究也支持了這一觀點——更早培養數學能力,不僅對孩子之后學數學有利,同樣對孩子的邏輯思維、閱讀能力發展也有積極作用。
6、和孩子們建立良好的關系
把握親子間的依戀關系是一門藝術。陪伴孩子要高質量,高質量意味著沒有必要24小時一直陪伴,但只要陪伴,就要把握處相處的良好氛圍。有的家長在職場上受氣,回到家中也把無名火撒在孩子身上,這些焦慮、煩躁、惱怒等壞情緒,會「傳染」給孩子。因此,聰明的父母哪怕是忙碌的打工人,也會收拾好自己的情緒,把開心、快樂的情緒帶給孩子們。
7、家長通常不讓孩子看太多電視
根據國外某大學2011年的一項研究,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在看電視的過程中,往往會抑制溝通能力,用看電視來逃避和父母的溝通,而電視也會減少親子交流的次數。研究表明,閱讀更有利于親子溝通。研究者認為,一同看電視為幼兒創造了一個相對有害的交流環境,而共同閱讀則增加了親子有效的交流,且實用。
8、肯定孩子努力的價值
國外一項研究表明,如果一個孩子經常被夸講很聰明,他/她便會選擇更加容易的事情,這樣能一直保持被夸講。而常被夸努力的孩子,他/她便會更加努力挑戰困難,因為他們很享受努力獲得成功后。這提示我們,夸獎孩子,要夸獎他「努力」,而別說「你真聰明」。前者是奮斗的過程,后者是天賦,會讓小孩子得意忘形的。
9、重視閱讀的力量,喜歡給孩子讀書
讀書不僅能啟發孩子智力,還可以培養樂觀積極的個性。大量研究表明,家長從小堅持每天給孩子讀書,可以提高孩子的認字能力、認知能力,在自信上也大為加分。比如,孩子故事聽得多,更容易把輸入轉化為輸出。一個5歲左右的孩子,就可以簡單地大聲講出較為流利的故事,他會從聽眾的正向反饋中收獲更多的自信。和你的孩子一起讀書吧,不僅可以增進孩子閱讀的興趣,在今后的學習中都會派上用場。正所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10、父母有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
在這個社會中,經濟地位的高低也直接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方向。經濟條件好的家庭,會給孩子創造更多受教育的環境和機會,比如每年去欣賞音樂會、有條件的到其他國家進行文化交流與學習等,在孩子年幼時開闊眼界,培養獨立樂觀的個性,樹立遠大理想和目標,有助于孩子的健康茁壯成長。
你有哪些共同特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