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推薦
装修
日本印象
心靈語錄
影視新聞
娛樂明星
育兒分享
動漫影音
熱點新聞
设计
奇聞趣事
插畫趣聞
情感百態
生活常識
健康養生
創業職場
美食菜譜
生活小妙招
明星
健身達人
奇趣
生肖解析
搞笑貼圖
歐洲王室
沒人陪的孩子,到底有多可怕?
2022/11/29

我們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卻不知道孩子最需要的只是父母的陪伴;

我們總以為未來還有很多時間陪孩子慢慢長大,卻忽略了孩子的成長總共就那麼幾年。

前段時間,我聽說了一件讓人心里五味雜陳的事情:

我老家有個親戚的孩子,名叫姍姍。

在家里排行老大,她2歲那年起,父母就帶著年幼的弟弟去城里打工,她則留在村里,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

一直以來,姍姍給人的印象都是乖巧、懂事、安靜。

但就是這樣一個女孩,不久前卻驚動了全家。

某天大課間時,姍姍悄無聲息爬上了走廊的窗口,兩條腿搭在半空中晃蕩。

周圍的同學見狀頓時亂作一團,幾個老師更是嚇得面色慘白。

幸虧救援及時,才沒出什麼大事。

姍姍的爸媽得知了事情的經過后,匆忙趕回了老家。

可無論是媽媽的眼淚還是爸爸的訓斥,都打動不了姍姍,她始終一言不發,村里甚至有人說她是腦子壞掉了。

直到后來,我在姍姍的空間里看到了這樣一則動態:

「為什麼只有在我要自盡時,你們才肯回來陪陪我?」

這句話看得我格外心酸。

原來,犯錯和叛逆,只是孩子的手段,獲得關注和陪伴,才是他們最終的目的。

不禁想起董卿在《朗讀者》中說的一句話:

「陪伴是一種力量。

在這個世界上,失去了陪伴,就失去了生存的意義。」

很多時候,決定一個孩子未來能否過好、奠定他往后人生基調的,不是別的,正是父母的陪伴。

從小缺少陪伴的孩子

大腦受損嚴重

曾在網上看過一張扎心的照片:

小男孩的父母平時在外務工,很久才能回家一次。

一次,小男孩好不容易盼到了父母回家,便早早就收拾好了行李,希望爸爸媽媽再出發時能帶自己一起。

可沒想到,第二天等他一睜眼,爸爸媽媽又偷偷離開了。

于是,男孩只能提著行李,望著父母離開的方向,嚎啕大哭。

想來男孩的父母也不是故意騙孩子,多半是覺得在外打拼不易,何苦要孩子小小年紀也跟著遭罪。

但生活安逸卻缺少陪伴的孩子要受多少傷?很多人根本想象不到。

20世紀60年代,由于種種原因,羅馬尼亞出現了巨大的嬰兒出生潮。

然而,由于很多家庭無力撫養,大量棄兒被送往了孤兒院。

這是一個極其龐大的群體,大約有50萬人左右,統一被稱為「羅馬尼亞孤兒」。

這些孤兒雖然在孤兒院內得到了最基本的照顧,但因為缺少父母的愛和陪伴,很多孩子的大腦都出現了損傷。

研究人員掃描了他們的大腦后發現, 這些孩子大腦中的白質纖維束出現了異常。

而這種異常對一個人的注意力、記憶力、計劃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都會產生諸多不良的影響。

所以,后來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患上了心理疾病,變得異常敏感。

而在中國也有類似的研究:

有研究者對比了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的大腦,發現留守兒童大腦中負責調控和處理情緒的腦區灰質體積更大。

從而導致了留守兒童成年后更容易出現社交焦慮、情感障礙等問題。

一個孩子的童年沒有父母的陪伴,便猶如小樹沒有了陽光和雨露, 不僅會讓孩子丟失寶貴的安全感和歸屬感,嚴重的還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哪怕再多的金錢和物質,都彌補不了這種傷痛。

父母會不會陪伴

孩子二十年后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長期從事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的李玫瑾教授在《心理撫養》一書中提到過一個案例:

有這樣一位爸爸,兒子出生后,他高興極了,說:「我一定要出去掙錢,給我兒子蓋三間大瓦房,好讓他以后娶媳婦。」

所以,兒子出生沒多久,他就外出打工去了。

時間一眨眼到了十多年后,那時候,兒子已經輟學了。

這些年里,父親在哪打工,兒子就在哪作案。

兒子第一次偷竊,才12歲,警察只能打電話給父親,讓他把孩子領回家教育。

父親見到兒子,語重心長地教育道:

「兒子,你要爭氣呀!老子在外邊掙錢,你在家要好好讀書。」

說完后,就又回去打工了。

可沒過多久,父親就再次接到了警察打來的電話。

當他走進派出所后,兒子瞥了他一眼,轉頭告訴警察自己一共做了幾次案、偷了多少錢,按照法律規定,可以被送進管教所。

看到這一幕時,警察納悶極了:

「一般的小偷被抓后都會百般狡辯,說自己是第一次;

可這孩子看到父親來了,怎麼反而把偷竊金額都交代了,還主動讓警察判自己刑,他是什麼意思呢?」

對此,李玫瑾教授解釋說,這孩子其實是在向父親挑釁,他的潛台詞就是:

「你能掙錢,我也能掙錢。

你不是不陪我嗎?那我就犯罪給你看!」

生活中,不少父母都像這位爸爸一樣,以為給孩子掙錢就是對孩子好。

可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他不在乎家里有錢還是沒錢,只希望父母能陪在身邊。

所以,在孩子生命的頭幾年,哪怕父母給不了他富足的物質條件,也一定要給予他足夠的陪伴。

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不會掉入自傷自毀的黑洞中,才能成長為一個快樂、溫暖、人格健全的人。

而「寒門貴子」龐眾望的故事則截然相反。

他的原生家庭比絕大多數家庭都要糟糕:

父親患有精神病,母親常年癱瘓在床,自己深受心臟病的折磨,家里還有年邁多病的姥姥姥爺……

但他卻以744分的高分考上了清華,一舉奪得了當年的市理科狀元。

更讓人佩服的是,面對鏡頭時,這個家境貧寒、歷經挫折的男孩臉上總是掛著笑容。

回憶起自己的童年時,他說:

母親陪在自己身邊時,總是特別愛笑,很少把壓力傳遞給自己;

他寫作業時,母親就在一旁做刺繡補貼家用;

當他遇到困難時,母親總會耐心地安慰他:你面對什麼,就要去解決什麼,因為你總是要走下去的。

正因如此,當記者問他:「你會不會羨慕別的同學,被父母照顧得特別安逸的那種?」

龐眾望才會堅定地搖搖頭,說:

「媽媽對我特別好,其實我感覺我比有的孩子還要幸運,(因為)我的媽媽,我隨時都可以見到。」

的確,被愛和陪伴滋養長大的孩子,內心才會有足夠的安全感。

也正是這份安全感,讓一個孩子不會被困難輕易地打倒,讓他能夠樂觀、堅強地走向更廣闊的天空。

那麼,該如何陪伴孩子呢?

教育界曾提出過一個理論,那就是創造 「精心時刻」

它的意思是給予孩子全身心的關注,并向孩子傳達一個信息:「你很重要,我喜歡跟你在一起。」

從而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正在被愛著。

對此,虎媽建議大家從以下幾點入手——

1. 同在一起

被評為「全國推動讀書十大人物」的李振村提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寡婦,獨自撫養兩個剛上小學的雙胞胎兄弟。

每天晚上,孩子做作業,她就捧本書在邊上看,直到兄弟倆都考上了北京有名的大學。

但實際上,她一個字也不認識,只是為了陪孩子,才堅持了一個又一個日夜。

「精心時刻」不一定是要做什麼特別的事情,去哪個特殊的地方。

只要跟孩子同在一起做事,就是最好的時刻。

2. 抓住黃金時段

現在很多家長忙于工作,即使想陪孩子,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

所以,不妨利用一些黃金時段事半功倍地陪伴孩子:

比如,清晨,孩子睜開眼睛的那一刻,微笑著親吻孩子的額頭,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用贊許的目光鼓勵孩子起床、穿衣;

下班回家后,聽孩子講講白天發生的趣事,或是輕輕告訴他你很想念他;

晚上睡覺前,拿出睡前讀物,和孩子一起看書,并互道晚安……

3. 保持正面的眼神接觸

有位心理咨詢師曾分享過一個故事:

他的來訪者是一家企業的高管,事業有成,但是只要在公開的場合說話,就容易緊張,總覺得別人都對他說的話不感興趣。

在咨詢師的引導下,他才漸漸吐露心聲:

原來,從他記事起,媽媽陪伴他、與他聊天時永遠給他一個側臉,忙碌著自己的事情,很少正眼看他。

這讓他經常懷疑,是不是自己講的事很無聊。

還是說,媽媽根本不在乎他。

這個案例提醒我們:

陪伴孩子時,一定記得要保持目光的接觸。

既可以防止自己心不在焉,也可以向孩子傳達一種信息: 這一刻,我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你身上。

4. 把傾聽的重點放在「感覺」上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哪一刻,你忽然感受到了一個小孩子的孤獨?」

一則高贊回答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網友的外甥是個6歲的小男孩,他有朵塑料做的小黃花,每天沒事的時候就會跟小黃花嘀嘀咕咕說悄悄話。

一開始家里人覺得很好笑,后來覺得有點瘆人便偷偷把小黃花丟掉了。

小外甥發現后瘋了似的又跑又跳又鬧。

后來,網友才知道:

原來,小外甥的爸爸媽媽總是不認真聽他說話,他無聊了就只能跟小黃花說話。

很多時候,孩子需要的陪伴,就是有個人能認真傾聽他說的話。

所以,當我們陪孩子時,不要打斷,不要批判,也不要否定,就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體會他的感受。

比如可以說:

「這件事讓你很難過是嗎?」

「聽上去你好像……,需要我做些什麼嗎?」

這樣的陪伴才是充實的、收獲滿滿的和有價值的。

教育家夏洛特說:

「很多父母終日奔忙,從來無暇顧及孩子。

當他們終于有一天想要好好關心孩子時,卻發現已經無法與孩子進行溝通了,這時父母對孩子來說已經變得無足輕重了。」

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本質上就是一場漸行漸遠的告別。

別等遠到我們想擁抱他們時,才發現夠不著了;想和他們做朋友時,已經喪失資格了;想重新當一回父母時,已經沒有機會了。

就趁著孩子羽翼未豐,我們還未老去,珍惜現在的每一天,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

別讓「陪伴」這兩個字,成為我們日后的遺憾,和孩子心頭永久的傷。

與所有父母共勉。

精選推薦
七位女護士完美詮釋「人間精靈」,這部劇必看!
2023/11/04
甜蜜結婚or遺憾收場?揭秘日本娛樂圈5對情侶的悲喜人生
2023/11/04
平成30年的廣告界,她是唯一能與木村拓哉相提并論的人
2023/11/04
9歲替父還債2千萬,25歲被丈夫背叛,負債6百萬,今終遇良人,網贊:否極泰來
2023/07/05
張柏芝三兒子正臉照曝光!長子高大粗獷次子帥氣,小兒子「混血臉」太像她
2023/07/05
小小彬「推掉巨額酬勞」回歸校園變身資優班學霸,10年後近照曝光,肉臉全消「成小鮮肉帥哥」網友直呼:認不出
2023/07/04
「身家過百億」20年不變「不老童顏」林志穎台北豪宅曝光,里面竟全是這種高科技,羨慕了!
2023/07/04
消失17年!八點檔女星嫁美國「45歲產下雙胞胎」 「甜曬三男人背影」頂金髮身材辣到爆
2023/07/04
賈靜雯與黃聖依罕「同框」!同是失去美顏和濾鏡後,網友:一個是真美一個卻不可言喻
2023/07/04
謝金燕替父還完2億債,45歲終活出自己!買上億豪宅只為躲避狗仔,鄰居都是名人,「走到大門得搭接駁車」網友:好想和你做鄰居
2023/07/04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