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現在很流行「斷舍離」式的生活方式,并且很多人在裝修時,也會秉持極簡主義,從而讓空間和生活更有質量。可事實上,若在生活中做不到高度的自律,只會讓生活越來越亂。關于這一點,相信有過「斷舍離」生活的朋友,都能感受到。
因此,足夠多的儲物空間規劃,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像本案中的屋主就深知這一點,所以在裝修時,就給新家規劃了大量的儲物空間。雖說在完工后,處處都能看到柜子,但也沒有出現想象中的擁擠,反而十分合理。
本案面積90㎡,三室兩廳一廚一衛的格局,屋主一家為三代同堂的成員結構,有一位老人和一位孩子。對于空間的需求,希望所有的設計都能以老人為主,讓生活更加人性化。同時,考慮到孩子正在成長,也需要足夠多的儲物空間。
而從原戶型來看,雖說整體都比較工整,但空間動線卻比較局促。尤其是廚房與餐廳之間,更是占據了入戶區的動線。所以空間改造這塊,也是圍繞廚房來優化的。
空間布局改造如下1、將廚房與旁邊的小房間對調,并做墻體內退處理,以起到優化空間動線的作用。
2、餐廳采用卡座設計,充分提高空間的儲物能力。
3、陽臺一分為二,一部分納入次臥,一部分納入客廳,讓面積得到充分利用。
4、次臥墻體內退,并擴大衛生間,讓內部滿足干濕分離的空間需求,并為主臥延伸出一組內嵌式的大衣柜。
考慮到原玄關區間距十分緊湊,直接給廚房墻體做內退處理,立馬就讓空間感得到了拓展。鞋柜則設計在了進門左手邊,通體到頂的柜體結構,并做功能性設計,不僅完善了入戶的功能性,也讓柜體收納能力最大化了。
Ps:有一個小細節處理,很值得大家來借鑒,就是給柜體門板背面,做磁吸收納處理,可以讓柜體收納能力再次翻倍,以方便雨傘、鑰匙等小物品的收納。
通過玄關就是餐廳,餐邊柜與鞋柜、卡座連接,除了在視覺上做到了工整、統一,也解決了日常的收納需求。同時,柜體鏤空位置安裝直飲水機,也讓生活做到了便捷。
L形的卡座設計,雖說很常見,但實用性也真的很強。再搭配上一張1.6米長的餐桌后,哪怕8個人同時用餐,也不會感到擁擠。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增加了空間的收納能力,從而減少雜物堆砌,讓空間保持整潔。
餐廳看向廚房的視角,當原有的小房間改成廚房之后,為了提高生活的互動性,以及優化采光、通風環境,則在沙發旁邊做了墻體開窗處理,非常巧妙。
來到客廳,頂面拉平并做無主燈設計,除了在視覺上營造出了簡約、清爽的基調之外,也可以讓空間氛圍更有層次。而在家里有老人和孩子的情況下,舍棄常規的茶幾設計,既能間接性拓展了活動空間,也能避開了復雜,減少了磕碰情況的發生。
電視背景墻用柜子設計很常見,不過在柜體結構的處理上,采用懸掛柜加地臺的方式來組合,卻也巧妙弱化了視覺上的厚重感。
而暗藏在頂部的投影幕布,也在生活中做到了收放自如,并有了一個極致的觀影體驗。
當陽臺一分為二之后,雖說一部分納入了客廳,但還是安裝上了折疊門,以提高室內的隔音隔熱效果,讓生活居住更加舒適。當然,打開折疊門后,也可以帶來通透的視野。所以這個處理,還是挺細節的。
為了減少空間的復雜性,陽臺柜并沒有內嵌洗衣機,而是以家政收納需求為主的。同時,給柜體預留洗衣盆,也再次為生活提供了便捷。
當小房間改成廚房之后,則有效縮短了與餐廳之間的動線。雖說相較于之前的廚房,使用面積并沒有提升太多。但由于空間比較方正,所以做了很多細節化的處理,大家也可以來參考一下。
首先是U形櫥柜加高柜組合,既讓空間面積得到了充分利用,也預留出了舒適的轉身空間。同時,還讓一些小電器及冰箱實現了內嵌,從而使空間更加整潔、干凈。當然,櫥柜做高低臺,也是人性化的體現。
其次是各種拉籃配置,比如轉角處的飛碟拉籃,就巧妙地讓夾角空間得到了利用,并且在使用時也特別方便,再也不用彎腰趴著來使用了。
比如灶臺下方的碗碟拉籃,上淺下深的雙層結構設計,除了在收納時方便了分類,也可以提高物品的收納率。
再比如高柜上方的抽拉式拉籃,拉開后就宛如一個變形金剛似的,并且儲物能力超強。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讓不太好使用的上柜面積,實現了靈活使用,而不是變成一個雜物堆集地。
考慮到原衛生間比較小,就給墻體做了外移處理。雖說在布局上,放棄了獨立的臺盆區設計,但也還是做到了干濕分離,從而優化了使用體驗。
與臺盆區一墻之隔的淋浴間,看似面積很小,但細節處理卻很人性化。比如地面抬高并做泄水坡,就避開了積水外溢的問題。
比如折疊凳配置,就方便了老人使用。再比如利用墻體空間設計的壁龕,也解決了洗浴用品的收納需求。
衛生間的另一部分空間,則承擔了家政功能。同時,墻面上的加熱毛巾架、智能小便斗、以及壁掛洗衣機配置,也凸顯了屋主對質量生活的追求。
主臥是老人的房間,墻面大面積留白,再通過原木元素點綴,簡約又不失溫度。床刻意地靠近窗戶擺放,除了更接近采光之外,也預留出了一塊擺放單人床的空間,以便在需要時照顧老人。
當小過道整體向次臥偏移之后,則讓主臥實現了內嵌式的大衣柜配置。所有柜門做折疊結構,既方便了內部結構規劃,在拿取衣物時也會更加方便。
次臥是屋主的房間,由于部分陽臺面積納進來了,所以不管是采光,還是空間體驗,也都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而榻榻米式的布局,以及側面整面墻的衣柜設計,也帶來了大量的儲物能力。
小陽臺的設計也十分人性化,比如在臨窗增加書桌的情況下,將原有的玻璃窗更換成玻璃磚,既遮擋了外面的空調設備平臺,也帶來了一抹朦朧的美感。
同時,在閱讀、辦公時,也不會受到強烈陽光的干擾。
原廚房及外面的小陽臺,則改成了一間兒童房。整體以灰藍色為主基調,營造出了一個安寧、靜謐的生活學習環境。同時,一面黑色攀巖墻的設計,也凸顯出了活力的氣息。而空間布局依然以榻榻米結構為主,非常實用。
整個案例看下來,最讓人佩服的就是儲物空間規劃了,幾乎每塊空間都設計了大量的柜子。真的就像我們常說的那樣,只有日子過久了,才會知道儲物空間越多越好。
所以也提醒大家在裝修時,要格外重視儲物空間規劃這塊,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