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候生病的老人,這是子女應盡的本分,但有時候不得不承認,再深的感情也是會被現實打敗的,一天天的消耗換來的可能不是感激,反而是撕破臉皮。
身體健康的時候,大家尚且能夠體面地相親相愛,一旦妳的付出無法得到回應,時間久了總歸會疲倦。「妳養我小,我養妳老「這句話說起來容易,但實現的時候才知道并不輕松。
本文配圖均源于網絡,圖文均無關
前段時間四處全面放開,曉珍阿姨時隔兩年回家,準備好好照顧生病的母親。
之前因為疫情,她擔心回家被隔離,所以總是拜托兄長照顧母親,自己多掏一點錢。可經常能聽到兄長的抱怨,母親也時不時向阿姨告狀。
這些情況讓曉珍阿姨一度放心不下,心里想著「兒子可能確實沒女兒細心」,于是剛開放的時候,就主動請纓要回老家照顧。兄長提前囑咐妹妹做好心理準備,老人家因為生病,脾氣可能不是很好。
起初,她并沒有把這句話放在心上,結果不到一個月,兄長的話就應驗了。
阿姨剛回家的頭一天,母親喜出望外,一切活動都很配合,照顧起來十分輕松,可好臉色維持不過三天,她又開始恢復原樣,變得作天作地。
一天四頓飯,N遍廁所,每天凌晨五點鬧著要起床,晚上卻不睡覺已經算是小事,更可怕的事情是,她的脾氣喜怒無常,一言不合就陰陽怪氣,抱怨兒女不孝順,全是白眼狼。
例如,某天曉珍阿姨剛忙完手頭上的事情,準備跟孩子們通一下電話,畢竟第一次離開這麼久,有點想念。還沒打到三分鐘,原本在打瞌睡的母親就醒了過來,一直指揮著女兒倒水、戴帽子、脫衣服……
只要稍微慢了一點點,她便開始哭叫,責怪女兒不耐煩,態度不好,是不是嫌棄老太婆麻煩,電話那頭的孩子們都察覺到了異常。
更可怕的是:只要來一個外人探望,她就要對著別人「倒苦水」
,抱怨自己的日子過得不舒坦,還不如早點被老天爺收走。「她天天對著外人這樣說,別人心里該怎麼想我,我真是受夠了……」
照顧母親不到一個月,曉珍阿姨便異常心累,她終于體會到了兄長這幾年的不易,原來「盡孝」這兩個字,做起來真的不容易。
俗話說得好:「久病床前無孝子。」其實像曉珍阿姨那樣的家庭還有很多,有些老人因為各種原因,例如身體上的疼痛,或者內心的孤寂,往往脾氣會變得「古怪」。
她們一邊希望子女能夠關心自己,一邊又忍不住陰陽怪氣,行為舉止都在把子女推得越來越遠,或許她們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試圖博得孩子們全部的關注,以求來尋求個人價值感。
但無論如何,最終換來的可能只是讓子女們變得疲倦,最終只想尋求一個解脫。
就拿朋友來說,她原本跟奶奶的感情十分深厚,可自從奶奶生病以后,朋友便感覺她像變了一個人,伺候了幾個月以后,表示再不快點解脫,自己馬上也要被折磨成病人了。
一個人的精神能量是有限的,如果經常被消耗,最后只會油盡燈枯,再加上照顧生病的老人,還會造成時間損耗以及經濟損耗,這些都會慢慢消磨掉大家的情感,使他們慢慢向現實屈服。
特別是遇上一些偏心的「吸血」父母,平日里對妳態度冷淡,可輪到需要的時候,就立馬換了一副嘴臉,讓妳過去伺候。看著妳忙前忙后,他們嘴上說著辛苦,心里卻并不領情,轉頭就把自己的存款都留給偏愛的孩子。
妳付出了時間和精力,最終得到的是「滿地雞毛」,父母的這種態度,無疑都會消耗子女們的感情,導致他們最后再也不愿對妳投入感情。
1、擺正心態
首先,我們都要做好將來可能「老無可養」的心理準備,即使子女現在特別孝順,我們也不要把期待值放得太高。畢竟誰也無法預測未來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人都是現實的,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萬一到時候我們久臥在床,確實可能存在被拋棄的準備。
2、握住底牌
無論出現什麼情況,有積蓄才是自己最大的底氣。這樣即使晚年生活生病,也可以拿這筆錢救急,關鍵時刻救自己一命,或者給子女減輕一點負擔,花錢請個護工,不至于過得太狼狽。
所以年輕的時候,要盡量多存一點錢,合理規劃自己的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