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都挺好》自開播以來,就引起了網友的廣泛熱議,其中最扎心的部分是姚晨扮演的蘇明玉一角。
父母偏心她的兩個哥哥,作為女兒,她從小就不被待見。
飯桌上,媽媽給哥哥夾菜,從來都當明玉不存在;
有好吃的總是留給兩個哥哥,明玉只能將就著吃,她還要承擔各種家務活;
為了供大哥去美國上學,父母將明玉的房間賣了,她向父母討說法,卻挨了一頓罵:「我們的房子,賣了還需要征求你的建議?」
二哥大學聯考分數線都沒過,父母花錢也要給他上二本;
畢業后找不到工作,父母花錢托關系幫他,可是他們連一本輔導資料都不舍得給明玉買。
明玉為了考上清華,廢寢忘食地復習,母親卻說「咱家哪有那麼多錢,你一個女孩,上那麼好的學校有什麼用?
女兒被欺負,父親雖然看在眼里,但性格懦弱,沒有擔當,一遇到事情,他不是往廁所跑就是假裝看報紙,讓明玉有苦難言。
這個家,對她而言,沒半點溫暖,甚至是孤立無援。
對孩子來說,比不愛更傷人的,是偏心。因為他們見過什麼是愛,才更懂得不被愛的心酸。
前幾天,在微博熱搜上看到一個話題:「父母可以偏心到什麼程度?」
「爸爸不許我上大學,讓我出去工作補貼家里,培養弟弟,說以后他結婚,我和姐姐一人最少拿五萬塊給他作彩禮錢。」
「爸爸說女孩讀書沒用,說什麼都不同意我讀高中,還說有這錢不如給我弟買點吃的。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一個人的存在感,來自于他的感受被另一個人看到。」
對多子女家庭來說,孩子越多,父母平均付出的精力越少,分給每個孩子的時間和陪伴越有限,因此孩子互相之間爭寵奪愛很普遍。
要時時刻刻做到「一碗水端平」,并非易事,但長久以來的偏心,會給孩子留下一生的陰影,甚至在將來的生活中都困擾著他們。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被過于寵愛和被人忽視的孩子是很容易被誤導的,他們經常形成錯誤的人生觀。」
父母偏心,毀掉的往往是兩個孩子。
電影《一念無明》講的也是一個原生家庭的悲劇。
男主角阿東有一個不幸的童年,父母偏愛弟弟阿俊,在這個家里,他沒有多少存在感,也沒有感受過親情的溫暖。
讀書的時候,阿東和阿俊的學校在同一天舉行校外活動,需要父母參加,而父親還是去了已經有母親陪伴的弟弟身邊,只留下他一個人孤獨絕望的身影。
母親癱瘓后,性情大變,整日散發負能量,趕跑了丈夫,嚇走了阿俊,只有阿東對她不離不棄。
在父母偏心的家庭里,那個被忽視的孩子總是特別令人心疼。
他們往往更孝順,他們的懂事和忍讓不過是為了討好父母,換來本該屬于他們的愛和在乎。
即使這樣,每次阿東回到家,母親都會不停地斥責他:「都是因為你,我現在才過得這麼落魄。」
母親求阿東幫他打電話給阿俊,希望他能回來看望自己。
受盡折磨的阿東吼道:你的丈夫不會回來,阿俊也不會回來,只有我工作也辭掉,每日幫你擦屎抹尿。
長久以來的壓抑,讓阿東的情緒瀕臨崩潰,患上了躁郁癥。
作家吳文君說:「往往越是得到更多關注的孩子,越難有獨立的人格和照顧自己的能力。」
被偏愛的孩子,容易變得自私自利、毫無擔當,長大了成為「啃老」的巨嬰。
就像《都挺好》里的二哥明成,從小在母親的溺愛下長大,對他而言,母親是精神支柱,為他遮風擋雨。
母親去世后,他的生活徹底失控。
因為溺愛,剝奪了孩子犯錯和改正錯誤的機會,也讓孩子無法真正的成熟,有所擔當。
美國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說:「明智、成熟、有愛心的父母所持有的觀念會考慮到家庭中每位成員的感受和需求。」
在多子女家庭中,父母要如何做,才能更有利于每個孩子健康成長呢?
● 不介入孩子之間的矛盾
在《媽媽是超人》上,安吉拿著掃帚追打小魚兒,小魚兒哭著找媽媽,胡可知道小孩之間打打鬧鬧很平常,沒有馬上介入,而是說自己要干活沒時間。
不一會兒,兩個孩子就和好如初,又玩到了一起。
當孩子之間發生矛盾,父母的介入,如果處理不當,有失公平,往往會激化矛盾。
在可控范圍內,試著讓他們學會自己協調矛盾,解決問題,才是明智之舉。
● 對事不對人
有的父母在孩子發生矛盾時,習慣以年齡、性別論對錯。
《少年說》上的一位小女孩說,妹妹常常「招惹」她,每當她想教育妹妹時,爸爸總是不管是非黑白,直接教訓她。
爸爸一直堅持,「妹妹小不懂事,你要讓讓她。」
這種對人不對事的做法,往往會惡化孩子之間的關系。
真正聰明的父母,更該懂得「一碗水端平」。在多子女家庭中,父母要放下性別歧視,建立家庭秩序。
父母精力的轉移會使大孩子出現愛的饑渴和匱乏,以為是弟弟妹妹奪走了父母的愛,遷怒到弟弟妹妹身上,甚至通過制造事端來吸引父母的關注。
● 好好陪伴孩子
在多子女家庭,父母要與每個孩子分別建立相互獨立的鐵三角關系,這樣才能有利于每個孩子健康成長。
例如,每晚用睡前半小時給3-6歲的孩子講故事;每天抽出半小時與青春期的孩子單獨散步和溝通。
讓每個孩子各歸其位,父母用不同的經驗陪伴不同的生命。
只有每個孩子都得到父母用心的陪伴和關注,愛才會傳遞給弟弟妹妹,孩子之間的關系才會融洽、和諧。
● 不比較,鼓勵分享
不在孩子之間做比較,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多子女家庭中,父母需要學習欣賞和愛護每個孩子,接受每個孩子的獨特和唯一。
不鼓勵一方一味付出,無條件幫襯另一方。
孩子的能力有高有低是很正常的事情,要培養他們之間的感情,互相照應,而不是讓能力高的人一味奉獻。
英國評論家戴維·弗羅斯特曾經說過,「當你只有一個孩子時,你是一個家長。當你有兩個孩子,你就是一個裁判。」
不偏心,是給孩子最好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