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枚家居小編,日式住宅的設計曾經一直在我心中占據第一的位置。
其實我欣賞的主要是其中的簡約美學,重在打造溫馨自然的氛圍,而不是去講究要把房子裝修的多華麗多大氣,日式住宅設計總能讓人感受到一種返璞歸真的家居之美。
不過,自從看了這位韓國主婦的家之后,日式住宅在我心里的排名就再也不是第一了!
她的家以日式風格為基調,但更在意實用細節,乍一看有自然樸實之美,但仔細看檔次感絲毫不差,還有些小精致呢!
對比傳統的日式風格裝修,這位韓國主婦的家反倒更適合我們國內很多普通家庭做參考,一起看看,相信本期的案例分享一定會讓你有所收獲!
▲入戶第一視角
相比日式住宅的下沉式玄關,這樣單獨隔開的玄關門廳更吸引人。
相當于是室內外的一個完美「緩沖區」,有了一扇門隔開,空間劃分更完美,當打開大門取外賣、取快遞的時候,有一扇內門擋住外人視線可以保護隱私。
而且還起到了額外的消音、保溫效果。一些廢舊快遞箱、孩子的腳踏車,不想放在屋內顯得凌亂,就可以擺在這里,關上門后,人在室內看不見,干凈清爽。
兩側分別做了換鞋凳和彈開器隱形壁柜,儲物功能強大。底部鏤空加上燈帶,顯得溫馨精致,還能踢入常穿的鞋子。
玄關大門也很精致,有方形線框和拱形玻璃鏤空,搭配金色門把手,精致又大方。
▲客廳
戶型雖然不是南北通透,但整個房屋的通透感也還不錯。
屋頂直接采用了無主燈設計,整個頂面平整、干凈,沒有絲毫復雜的造型和多余的設計。均勻分布嵌入筒燈,讓室內采光更柔和,在暖光源的烘托下,整個空間顯得極簡又溫馨。
提到儲物,日式住宅普遍會用到各種收納盒輔助存放物品。看上去理念很棒,但實際真的不太適合我們,樣子幾乎一模一樣的收納盒,即便貼上標簽,找東西也會費勁,除非養成習慣。各種盒子堆砌起來也很容易落灰。倒不如學這套房子的電視墻設計,我覺得很實用!
整個電墻打滿了柜子,屋主把收納分成兩類。
80%的備用物品,直接藏在柜門里,不擾亂視線。 20%的常用物品,存放在流出來的鏤空區,取物方便一目了然。
這樣設計,整體不僅更有層次感,適當的雜物裸露,也能讓家更有生活氣息。畢竟80%的雜物都在柜子里,所以少量露出一些雜物即便落灰也能接受,面積不大打掃方便。
家里有小孩子,活潑好動的,有時候會跑來跑去。
為了避免磕碰舍棄大茶幾,盡量留出更多空地。
沙發選擇淺咖色,搭配跳色抱枕,耐看又不失活力,家里有小孩建議選擇這種軟包邊的沙發,坐感舒適,即便不小心撞上去也不會受傷。
臥室門口的小玄關區域,這里其實是一個靈活的收納區。
因為孩子的各種刊物太多了,所以擺放了一組成品的開放式書架,方便隨手存取。未來孩子大了,不需要這麼多書了,可以把這些撤掉。女主人也很聰明,考慮到灰塵難以打掃的問題,特地在旁邊常備了一台空氣凈化器,能起到良好的吸灰效果。
▲陽台
客廳外的陽台封了窗戶,除了作為休閑區,也可以作為一個小型花房。
陽台和客廳直接安裝了折疊門,天氣好的時候方便敞開通風。
女主人很喜歡日式風格的裝修,那種樸實清爽的家居搭配,讓人感到溫馨且解壓,所以她「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陽台一盞藤編燈罩的點綴,呼應日式基調自然樸實的氣息,呈現一種簡約原生態之美。
▲餐廳
用收納推車代替餐邊柜,更方便在餐廳移動,木片拼接的造型燈打造了一種編織效果,也呼應了陽台的草帽燈具。
整體設計關聯性更強。
不愛規規矩矩的裝飾畫框,偏愛沒有束縛感的裝飾掛布,一束向日葵,呼應燈具和餐桌椅的色調,顯得格外充滿活力。
▲廚房
區別于日式廚房的「雜亂之美」,這種干凈清爽的廚房顯然更符合我們的審美。封閉式的廚房也完全不必擔心油煙的問題。
這個廚房比較大,功能設計最大化利用。
盡可能的多裝櫥柜,滿足儲物需求。延續了室內一貫的無拉手柜門設計,打掃方便,整潔干凈。
超大單槽搭配可抽拉龍頭,清潔物品十分方便,一口大鍋也能整個放進去。
左邊洗菜、切菜、炒菜,右側則是各種電器收納區,日常的廚房操作步驟可以一氣呵成。
左右邊集中收納各種大型電器,喜歡囤積食材的女主人給家里安裝了三台冰箱。也為烤箱、榨汁機等常用電器留出了推拉抽屜,方便用時取物。
▲主臥
把柜子設置在常用視線的角度背后,滿足了強大儲物功能,又能讓兒童房顯得視野開闊。
旁邊有個較大的空地,方便放嬰兒床,也方便孩子玩耍。
可以看出屋主真的很聰明。
每個房間的柜子都會適當留出一點鏤空區,不僅增加視覺層次,收納常用的物品也很方便呢。
▲兒童房
目前這是一個客房,等孩子大了再讓她單獨睡這個房間。
兒童房幾乎就沒有什麼設計可言了,主要是擔心等孩子大了,提前設計的效果她不喜歡。所以未來可以重新布置軟裝,按照她的需求來,我覺得這個理念很好。
▲公衛
區別于傳統日式住宅的三分離衛生間設計,直接擁有主衛、公衛兩個以上的衛生間顯然更符合我們的使用習慣。
一個公衛做淋浴房,方便打理做衛生。馬桶上方的垂直空間可以利用起來,安裝一點柜子,收納備用雜物。
▲主衛
主臥衛生間則安裝浴缸,浴缸是后期可以拆卸的,以后覺得用不上了也可以直接拆掉,改成淋浴房,留有可以「后悔」的余地。
屋主喜歡台上盆,但也知道台上盆水池容易藏污納垢,所以做了一個「假懸空」設計。不僅看上去很高級,打掃縫隙也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