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孩子的未來。
一個充滿溫暖與愛的家庭,才能養出自信陽光的孩子。
最近,植物園里的芍藥花開了,周末我和幾個朋友帶孩子去玩。
朋友里正好有一位專業攝影師,幫大家拍了好多美美的照片,還整理了一些照片洗了出來,結果卻惹得朋友曉菲不太開心。
原來孩子們的照片里,曉菲的兒子沒有一張照的好看:
別的孩子都神采奕奕,笑容滿面,可曉菲的兒子卻總是神情憂郁,板著個臉,好不容易有張帶笑容的照片,卻笑得比哭還難看。
曉菲生氣地跟我抱怨:
其實,我翻翻手機里隨意拍的照片才發現,問題并不在孩子,而在曉菲兩口子身上。
因為在那天大家聊天和野餐的照片中,不經意照到的曉菲夫妻,也都是眉頭緊蹙、毫無悅色。
記得那次聚會,大家說起近幾個月的疫情,曉菲的老公一直在講自己的生意有多不好做,賠了多少錢,而曉菲也一直在抱怨老公天天沒時間管孩子,還掙不到幾個錢。
原本開開心心的一天,大家不是在聽他們夫妻抱怨,就是在勸慰兩人,讓他們放寬心。
所以我毫不意外在照片上看不到孩子的笑臉。
有人說,孩子的臉,就像一面鏡子,可以照出一個家庭最真實的狀態。
深以為然。
孩子是父母最直接的觀察者,也是家庭氛圍最敏銳的感受者。
孩子的臉上,寫盡了一個家庭的悲歡。
夫妻恩愛的家庭
孩子嘴角帶著笑意
前兩天在手機上刷到一段《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的演講視訊,其中一個叫楊元兮的8歲女孩讓人印象深刻。
在現場表演中,她不但發音純正,演講流利,而且目光炯炯,神采飛揚。
小元兮用輕松詼諧的口氣,以自己的家庭為例,講述了自己所理解的法律的意義:
隨后,她向臺下的爸爸拋去一句sorry,dad,嘴角卻是掩飾不住的笑意。
小元兮的父母并肩坐在臺下一臉幸福地看著女兒,眼神中充滿了寵溺。
從元兮的演講中也能看得出來,她的父母一定很恩愛。
生長在這樣溫暖有愛的家庭中,怪不得小元兮滿臉笑容,渾身上下都洋溢著幸福的光芒。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家長教育學》中寫道:
在《爸爸去哪兒第五季》中,陳小春和應采兒的兒子Jasper也是這樣的小孩。
陳小春和應采兒夫妻二人的恩愛,大家可以說是有目共睹。
應采兒曾在一個節目中說,因為自己小時候對父母吵架有陰影,所以從來不會在Jasper面前和陳小春爭執。
不僅如此,他們還經常在兒子面前秀恩愛。
從小被爸媽「狗糧」喂大的Jasper在這樣的感染下,擁有著超級無敵的可愛笑臉,被廣大網友戲稱為「小甜椒」。
周國平說:
而家庭中無處不在的愛意流動,也會讓孩子由內而外地得到浸染與滋養,在他們臉上留下燦爛的笑容。
情緒穩定的家庭
孩子眼里充滿陽光
有次中午,我在樓下的小飯店吃飯,看到一個媽媽因為孩子不小心打翻飯碗,大聲訓斥著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
孩子驚慌失措地低著頭站在桌邊,眼中滿是委屈和恐懼。
想起曾經看到的一個視訊,一位爸爸看到女兒端著可樂一不小心摔了一跤。
雖然可樂灑得滿地都是,女兒衣服也弄臟了;
但一旁的爸爸沒有責罵,也沒有安慰,而是淡定地問女兒:
女孩也不哭不鬧,自己爬起來說:
父親微笑著點點頭,不一會兒,換好衣服、拖好地的女孩對爸爸說:
看著小女孩兒稚嫩歡快的笑臉,亮晶晶的雙眼,不禁讓人想為這個溫和淡定的爸爸點贊。
心理學家認為,在一個家庭中,情緒具有很強的傳播性和感召性。
父母的情緒對于孩子來說更是如此。
作家六六曾說過,孩子對父母的情緒變化,簡直像風濕病人對天氣的變化一樣敏感。
父母平穩柔和,孩子臉上就會充滿陽光;父母脾氣暴躁,孩子的臉上也會充滿戾氣。
就像從來沒有跟兒子發過脾氣的霍思燕,養出了嗯哼這樣陽光帥氣的小暖男;
而曾經火爆全網,滿臉戾氣的「殺魚弟」,有著性情暴虐,動不動就和別人打架的父親一樣。
其實,情緒穩定的父母能帶給孩子的,遠不止溫和的氣質和陽光的心態。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小視訊。
一位來自敘利亞交戰地區的父親為了不讓女兒心理留下陰影,騙女兒說炸彈聲是在放煙花。
于是,每次聽到「轟隆」的響聲,小女孩兒就開心地大笑。
視訊中,父親溫柔地和女兒輕聲細語。
即使身處最殘酷的戰爭之中,即將面臨著家破人亡的遭遇,他始終保持著淡定從容的微笑,沒有惶恐不安,也沒有憤怒抱怨。
他小心地守護著孩子幼小的心靈,讓孩子純真的眼眸里充滿了希望的陽光,簡直就是現實版的「美麗人生」。
在這對讓人感動的父女身上,我感受到了那些擁有穩定平和情緒的父母,所迸發出的強大力量。
它猶如堅實的鎧甲,給孩子營造了一個寧靜的港灣。
哪怕他們遇到再困難的處境,也能從容面對,內心充滿陽光。
積極上進的家庭
孩子臉上寫滿自信
2022年1月12日,央視綜藝節目《越戰越勇》的舞臺上迎來了一個三歲的小選手菲兒。
雖然這是小菲兒第一次登上舞臺,但她可愛的小臉上卻滿是自信,大大方方地唱了一首兒歌《小白兔》。
其實,她就是曾經在網上爆火,出生僅六個月就跟著爸爸送外賣的「外賣寶寶」。
2019年冬天,出生才五個月的菲兒因為一場嚴重的肺炎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積蓄。
為了掙錢,媽媽不得不在菜市場找了一份賣豬肉的工作,身為外賣員的爸爸李園園為了不讓女兒成為留守兒童,選擇了帶她一起送外賣。
如今,兩年過去,外賣箱里的小寶寶已經長成可愛的小女孩兒,她已經會幫父母洗碗、做家務了。
她會對著鏡頭大方地告訴大家:
每次看到菲兒的視訊,大家都會被她樂觀自信,充滿治愈的笑容感動。
其實,在這背后,離不開菲兒父母積極上進的生活態度的熏染。
即使經濟不富裕,但爸爸媽媽都盡自己所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努力認真工作;
即使條件艱苦,他們依然克服各種困難把女兒帶在身邊,給她最好的愛和陪伴。
所以,菲兒的陽光自信完全有跡可循。
有人說,教育的本質是影響而不是灌輸,父母如何對待自己的生活,孩子就會有樣學樣。
2019年4月,一位畢業于上海大學的小伙子考研成功,收到了來自復旦大學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書。
但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他49歲的媽媽也和他一同考研成功,收到了廣西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從上海交大一名普通的宿管阿姨到陪兒子一起考研成功,這位偉大的母親一直用自己熱愛學習,積極上進的態度感染著兒子。
董卿說: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親身示范,給孩子樹立一個鮮活的榜樣。
消極墮落的父母會讓孩子臉上寫滿自卑;而積極向上的父母卻讓孩子臉上寫滿自信,擁有一往無前的勇氣。
我有一個從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朋友曾說:
見過了那麼多孩子,她甚至能從每個孩子的臉上讀出他所接受的家庭教育。
消極冷漠的家庭,孩子往往眉宇輕蹙,自帶「憂郁氣質」,而在溫暖有愛的家庭氛圍中走出來的孩子,連見面時的一句問候都顯得陽光、自信。
孩子們的「臉」上,刻畫了他們每天耳濡目染的家庭氛圍。
作家畢淑敏說:
而父母相愛,情緒穩定,積極上進則是對一個孩子最好的營養品。
它會在點滴中滋養著孩子的內心,培養著孩子的風度、修養與氣質,從內而外地流露。
希望所有父母都能給孩子營造一個溫暖有愛,積極健康的家庭氛圍,讓他們嘴角有笑,眼里有光,心中有愛,充滿自信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