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本是一場孤獨的旅行,因為有了血脈的傳承,點燃了生命的光,兒女承歡膝下是人一生中最大的幸福。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這一份幸福卻比登天還難。養育兒女幾十年,最后卻落得個晚年孤苦無依的下場,這才明白,原來養兒并不防老。
木村久一說過:「家庭應該是愛、歡樂和笑的殿堂。」
對于一個年邁的老人來說,晚年最大的悲哀就是兒女不孝順。其實,這世間的事,大多都有因果關系。兒女不孝順,從你對他做三件事開始,就注定了。
子女與父母之間關系緊張,大多是因為父母在兒女成長的路上,對親子之間的關系經營不善。
兒女雖然小,但是,他需要被尊重,需要被理解。如果,父母對子女長期過度管控,則會讓兒女離他越來越遠。
在電視劇《向風而行》中,程霄有個飛行員的夢想,程霄的母親是個律師,她希望程霄能夠繼承自己的衣缽。
從小到大,程母對程瀟的管控已經習以為常,竟然直接私自做主修改了程瀟的大學聯考志愿。
之后,程霄雖然如愿做了飛行員,但是與母親的關系一直很緊張,程母時不時就逼迫程霄辭職。
為了躲避母親,程霄在外租了房子,很少再回家去了,不愿與她有任何交集。
父母的過度管控,會讓兒女產生逆反心理。
等到他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思想,更不愿意服從家里的管教,親子關系也就越來越遠了。自然,也就不愿意和父母親近,不愿意孝順父母。
這個世界上,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但是,這份愛,也是需要有分寸感的。
宋慶齡說過:「孩子長大成人以后,社會成了磨練他們的環境,學校對年輕人的進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個人的身上留下不曾磨滅的印記的卻是家庭。
」為人父母,心疼自己的孩子是情理之中,但是過度溺愛會把子女培養成「巨嬰」,以至于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形成了不正確的價值觀。
踏入社會之后,沒有責任心,也無法獨立。等到父母年紀大了,無法再庇護他們的時候,他們反而會嫌棄父母的無能。
過度的溺愛,只會導致子女不懂得靠自己的能力去生活,不懂得感恩,更不懂得獨立。
對子女的教育,父母過度溺愛,晚年只能自食惡果。不但經濟會被子女消耗,而且,還會得不到子女的尊重與善待。
有些父母,生活上有一絲不如意,找不到情緒的發泄口,就會在兒女面前哭訴。
偶爾幾次,還能得到子女的安慰關心,但是總是情緒失控,子女心里的壓力、負面情緒也會變大。
父母發生了爭吵,要在兒女面前哭訴;生了病,也要哭訴,自己命苦;出去和朋友玩,被朋友看不起,反復哭訴……
當父母的情緒不穩定,反復地哭訴,只會讓子女覺得父母的內心有一個小孩。 兒女需要消耗自己大量的精力,去安撫父母。
久而久之也就受不了了,恨不得離開父母,去外面才能真正自由呼吸。
培根說過:「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
父母本是子女的精神支柱,而不是累贅,健康的家庭氛圍中,父母一定是可以給子女提供正向的情緒價值。
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管住自己的嘴,不要對兒女一味地哭訴,別讓兒女離你越來越遠。親子之間的關系,也是需要吸引力的。
經營好自己,更有利于彼此感情的經營。
孝順的人,一定出生于愛和管教適當結合的家庭中。對父母尊敬,對兄弟姐妹仁愛,一家人和和氣氣,有商有量。
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果,兒女不孝順,一定是有原因的。
在親子關系中,當下的你控制欲強,溺愛子女,又容易情緒失控,那麼你的子女在這樣的家庭中,把你的言行、情緒看在心里,仇恨的種子會在兒女的心中萌芽。
愛是傳遞,不是管控,也不是溺愛。人,都需要為自己的言行付出相應的代價。
人到晚年,為了避免兒女對自己不孝順,晚景凄涼,請用心經營好親子關系,讓「養兒防老」不成為一句空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