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選擇權」和「沒選擇權」的孩子,將過著不同的人生
2023/03/10

孩子從小到大會遇到很多選擇,父母要做的不是告訴他選擇,而是教他如何選擇。

尊重孩子,是培養孩子的健全人格,讓他在自己的選擇下快樂健康地成長。

近日,演員孫儷的「小作文」登上了微博熱搜。

她發布了一組女兒參加拉丁舞比賽的照片,只見她穿著紅裙在舞池翩翩起舞。看著眼前這個光芒四射的「小精靈」,孫儷感慨萬千。

回想起女兒第一次提出學跳舞,她給女兒選的是芭蕾舞。學著學著,女兒有了自己的想法,告訴她今后要學拉丁舞。

孫儷以為是孩子對拉丁舞情有獨鐘,沒想到竟是因為她的好朋友在學,她也要一起學。

這件事要是放到其他父母身上,大機率會被大刀闊斧地「糾正」,生拉硬拽也要把孩子送回到芭蕾班。

但孫儷沒有強求女兒,她依舊給孩子安排學習時間和課程。

因為她不懂拉丁舞,所以并沒有參與孩子的學習過程,也沒有特別地關注學習效果。

然而出乎她意料的是,女兒不僅自己學得非常好,還在各個比賽中拿了不少獎。

這讓孫儷不禁感嘆:唯有熱愛才能堅持,堅持才能成功。她也很慶幸,自己當年沒有用有限的認知,去改變孩子的選擇。

美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曾經指出:

每一個孩子都有活力無比的生命之火,驅動著他們存活下來并不斷發展。

有的父母珍惜孩子的生命之火,點燃它,讓孩子熠熠生輝;

有的父母無視甚至試圖撲滅這團火,孩子將變得暗淡無光,在失落和遺憾中虛度光陰。

孩子會走向哪條路,全在于父母的選擇。

我女兒也學過舞蹈,在她的班里有一個特別的女孩。

她留著一頭短髮,站在滿是梳著發髻的孩子中格外顯眼。

上課時,其它孩子都能跟著音樂的節奏,舞出純真、活潑的感覺,可她無論表情還是動作都很僵硬,即便老師反復指導,還是不得要領。

中途下課,其它孩子都在蹦蹦跳跳地玩,她卻坐在地毯上若有所思。

我一度以為她是個性格內向、拘謹的孩子,直到那天我發現了她的另外一面。

那天我在廣場看到了她的媽媽,我問:「怎麼沒帶女兒一起出來玩?」她指了指遠處說:「她在那兒。」

只見她頭帶發箍,在爸爸身后興奮地打拳。那堅毅的眼神、利落的動作與舞蹈班的樣子簡直判若兩人。

我不禁夸贊:「你女兒很適合練武啊。」

她卻嘆了一口氣:「這孩子從小就愛跟著爸爸練武術,但一個女孩子成天打拳踢腿怎麼行?我讓她學跳舞提升氣質,剛開始每次上課前都又哭又鬧,後來見拗不過我,也就不再‘掙扎’了。」

不可否認,父母的人生經驗更豐富、眼光更長遠。但孩子有自己的喜好,如果父母忽略孩子的特質,剝奪他們的選擇權,那麼孩子將很難體驗到發自內心的快樂,甚至影響到人格的發展。

心理學研究表明, 被剝奪選擇權的孩子容易產生兩種極端的性格,一種是順從型,一種是叛逆型。

順從型的孩子事事依賴父母,他沒有自己的判斷力,將來很難獨立于社會。

叛逆型的孩子做事不計后果,他所有的行為都為了證明一件事:自己是個有獨立意識的人。

在綜藝節目《少年煩惱研究所》中,兒童青少年心理教育專家陳默講過這樣一個叛逆型的孩子:

他從小就愛寫小說,寫出的作品在同學中反響很好,他夢想著自己將來考取華師大中文系。

可是上了高中,父母考慮到家里在金融行業有人脈,要求他今后考金融專業。這和孩子的志向背道而馳,也直接導致他大學聯考成績慘不忍睹。

父母不明就里,要求孩子來年再戰,陳默老師卻犀利地指出問題所在:

孩子認為父母剝奪了他的人生選擇權,他會跟父母戰斗到底。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杰斯在《論人的成長》一書中說:

生命的過程就是做自己,成為自己的過程,而「自己」是一個人過去所有生命體驗的總和。

如果孩子對自己的生活沒有選擇權,他會覺得自己的一切都是別人操縱的結果,將感受不到自我的存在感和價值感。

相反,如果孩子的生命體驗都是自己的選擇,那麼不管過程是快樂還是悲傷,都會讓他體會到生命的意義。

教育學博士陳美齡的三個兒子都畢業于斯坦福大學,她從小就很注重培養和尊重孩子的選擇權。

孩子小時候吃冰淇淋,她會問他們選擇什麼口味;準備晚餐,她也會參考孩子們的意見。

她的大兒子高中時提出要去美國留學,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要選哪所學校。

他的成績很好,媽媽想讓他選擇排名第一的學校,但是孩子卻想選另一所排名第七的學校,因為這個學校會給每位學生配一匹馬去養。

雖然媽媽覺得放棄排名第一的學校很可惜,但還是以開放的心態接受了兒子的選擇。

後來,兒子的功課不但沒有受到影響,還因為每天需要照顧馬,變得更有責任感。他用事實證明了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內在動機》一書中說:

人們對于自主感和自我決定感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內在需要,它是激發出人們內在動機的第一個心理條件。

內在動機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內驅力」。

父母允許孩子為自己做主,他們的內在動機便會被激發,從而會自覺地采取各種積極的行動,力求把事情做好。

美國堪薩斯大學心理學者Pamela J. Mendonca 和Sharon Brehm在1983年曾做過一項研究:

他們把一些超重兒童分成A、B兩組。

A組執行減肥專家制定的減肥計劃,B組參考專家的建議,制定出自己的減肥方案。

在減肥期間,實驗人員不斷提醒B組的孩子,他們的減肥方案是自己制定的。

2-3個月后,實驗人員驚喜地發現,自己制定方案的B組孩子,普遍比A組孩子減掉了更多的體重。

實驗表明, 自主選擇有助于我們做出自己所選擇的行為。

投入到自己決定的事情會讓孩子沉浸其中,大機率會得到令人滿意的結果。

歌手大張偉參加過多個綜藝節目,他的發言通透又三觀極正,被網友譽為「人間精品」。

他多次在節目中表示,自己的自信和成功離不開媽媽對自己的支持。

上中學時他的成績很好,完全可以考上重點高中,可他喜歡上了搖滾樂,成天彈琴。

媽媽問他:「你想彈琴還是考重點高中?」他選擇了前者,媽媽再次確認:「你決定好了嗎?」他點頭。

媽媽沒有再多說,支持他走音樂道路。

從此他完全投入到音樂中,組建樂隊、創作歌曲、拼勁全力做音樂,最終實現了自己的音樂夢想。

父母尊重孩子的選擇,會讓他們迸發出更多的靈感和熱情,更有信心去創造屬于自己的人生。

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能夠為自己做選擇、做決定、把握自我人生的方向,是一個人獲得長期幸福的重要因素。

會選擇是一種能力,那麼父母如何在生活中逐步培養出孩子的這種能力呢?

1.給孩子提供選項,讓他們感到自己被賦予權力

正面管教的創始人簡·尼爾森說:

大人們最大的錯誤之一就是只向孩子提要求,而不給孩子提供選擇。

她還特別提醒父母,在提供選項時,父母要確保每種選擇都是我們能接受的,而且在最后強調一句「你來決定」,效果會更好。

比如,對于年齡小的孩子,可以問:「你是現在上床還是五分鐘后?你來決定。」

對于年齡大的孩子,可以完全讓他們自由選擇上床的時間,因為他們能夠對自己第二天早上按時起床去上學負責。

選擇和責任直接相關。

給孩子選擇的權力的同時,也是讓他們明白,這個選項意味著要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和后果。

這種日常的鍛煉可以讓他們形成正向的思維,有助于今后做出更加明智的決定。

2. 從小事著手,逐步培養孩子的能力

《卡爾·威特的教育全書》一書中指出:

在家庭教育中,培養孩子掌握選擇、判斷和取舍的能力尤為重要。

在沒有原則性沖突的情況下,可以盡量按照孩子的安排來處理他自己的生活。

培養孩子選擇的能力需要循序漸進,當孩子小的時候,可以讓他自己選擇穿什麼衣服、去游樂場玩哪個項目;

到了小學,可以和孩子商量要不要上特長班,學些什麼;

國中時可以問問孩子對未來有什麼計劃,想競選哪個班干部。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不是不會選擇,而是沒有機會選擇。

父母要逐步放手,讓孩子去思考這件事。

也許剛開始他們的想法不成熟,但通過一次次鍛煉,他們會思考得越來越縝密。

3. 當孩子對選擇迷茫時,父母要做孩子的指導師

孩子在做決定時,很可能會遇到困惑,這時父母要引導孩子,給他們啟迪。

哈佛心理學博士劉軒在「劉軒給孩子的心理課」中,現場指導了一個孩子如何去選擇。

小男孩很喜歡漫威和海賊王的手辦,他經常會對多個手辦心動,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劉軒問:「你以往是如何選擇的?」

男孩說:「我會去看網上大佬的評價。」

劉軒接著引導:「對于你喜歡的手辦,它最吸引你的是什麼?」

孩子若有所思:「他們像真人一樣靈活逼真,好像能和我交流,這讓我著迷。

從孩子的回答中,劉軒提煉出了孩子最在意的方面,給他提出了建議:可以將「逼真度」「生命力」「靈活度」這三個選項從0-100打分,根據總體得分來做出選擇。

他還告訴孩子:

「學會了這個方法,今后你就擁有了一套屬于自己的選擇標準,你會明確地知道自己為什麼選擇它,而不是別的,今后也不會后悔。」

生活中的事情阡陌交錯,孩子學會如何合理取舍非常重要。

只有這樣他們才能不被外界迷惑,做出真正令自己滿意的決定。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 選擇構成了人生。

孩子這一生會面對無數次大大小小的選擇,父母只有盡早把這項本領教給孩子,他們將來獨自一人面對人生的抉擇時,才能不迷茫、不畏懼,做出遵從自己內心的、明智的選擇。

精選推薦
七位女護士完美詮釋「人間精靈」,這部劇必看!
2023/11/04
甜蜜結婚or遺憾收場?揭秘日本娛樂圈5對情侶的悲喜人生
2023/11/04
平成30年的廣告界,她是唯一能與木村拓哉相提并論的人
2023/11/04
9歲替父還債2千萬,25歲被丈夫背叛,負債6百萬,今終遇良人,網贊:否極泰來
2023/07/05
張柏芝三兒子正臉照曝光!長子高大粗獷次子帥氣,小兒子「混血臉」太像她
2023/07/05
小小彬「推掉巨額酬勞」回歸校園變身資優班學霸,10年後近照曝光,肉臉全消「成小鮮肉帥哥」網友直呼:認不出
2023/07/04
「身家過百億」20年不變「不老童顏」林志穎台北豪宅曝光,里面竟全是這種高科技,羨慕了!
2023/07/04
消失17年!八點檔女星嫁美國「45歲產下雙胞胎」 「甜曬三男人背影」頂金髮身材辣到爆
2023/07/04
賈靜雯與黃聖依罕「同框」!同是失去美顏和濾鏡後,網友:一個是真美一個卻不可言喻
2023/07/04
謝金燕替父還完2億債,45歲終活出自己!買上億豪宅只為躲避狗仔,鄰居都是名人,「走到大門得搭接駁車」網友:好想和你做鄰居
2023/07/04
娛樂圈六大容顏不老的明星,趙雅芝僅排6名,第一名看得心都醉了!
2023/07/04
59歲的張學友帥氣不減當年,私底下做人很低調,19歲的女兒出鏡真美,樣子格外的清純可愛,網友:基因好
2023/07/04
一代女神繆騫人近況,曾紅極一時迷倒周潤發謝賢,63歲氣質仍出眾網贊:知性、靈動
2023/07/04
「恐龍哥」林偉亮,從型男變身方丈,身材高大六塊腹肌,33歲時忽然大徹大悟,出家11年容貌大變,網友:要學會放下
2023/07/04
「愛家好老公」人設大翻車!宥勝爆外遇2年,妻曾認「他過偽單身生活」 潰堤哭喊:為什麼又是我
2023/07/04
44歲陳怡蓉與友懟臉拍合照曝光,顏值「斷崖式」變化讓人認不出:昔日女神竟成路人臉!
2023/07/04
陳喬恩早年出席電影節紅毯,禮服穿的凹凸有致,美得一點不像70后
2023/07/04
自以為很紅的他,堅持要在鳥巢開演唱會,卻無人捧場「賠千萬豪宅」
2023/07/04
Apple發長文解答跟陳建州關系「沒不正常」:你們抹黑的是一個女生清白
2023/07/04
黑人買網軍沒付錢?「臉書遭反攻洗版」網見1句話笑出來:實錘了
2023/07/04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