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家長私信我:「我的兒子最近剛滿八歲,可是脾氣卻異常暴躁。平日里犯了錯,也不讓我們說他,從來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沒大沒小的總喜歡跟父母頂嘴。道理都說盡了,但孩子仍然聽不進半句,沒辦法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只能動粗,但是剛開始有效,時間長了孩子都被打出免疫力了,哎,到底該怎麼辦才好呢?」
孩子脾氣差,是很多家庭正在面臨的問題,那麼作為父母的我們究竟應該怎麼做才能幫孩子糾正這些壞脾氣呢?下面這幾個小技巧,或許會讓你茅塞頓開!
01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深入了解孩子的內心
很多父母,在孩子面前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作為成年人的父母往往也喜歡用大人的標準去衡量一個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時間長了,孩子自然就會產生排斥的心理,而長期在這種模式下相處的家長和孩子,是很難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系的,更別說深入的了解孩子的內心了。
教育孩子,最大的悲哀莫過于,你說一千句、一萬句,但孩子一句也不肯聽。想要幫孩子改正脾氣暴躁這一特點,家長首先應該做的就是放低姿態,學會和孩子以朋友的方式相處。當你和孩子站在同一高度的時候,孩子才愿意聽取你的見解和引導,這樣你就有機會深入的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了。
02
給正值氣頭上的孩子,足夠冷靜的時間
很多父母正值氣頭的時候,孩子一般都會察言觀色悄悄的不說話,等父母情緒平緩了,孩子再給父母解釋自己為什麼會犯錯或者調皮。為什麼作為父母的我們,就不能換一個角度,當孩子正值氣頭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先讓孩子冷靜一段時間后再進行處理呀!
當孩子正值氣頭的時候,如果父母不「服軟」,和孩子互懟,那麼只能讓你們的親子關系變得更加緊張。做父母,要學會以退為進,先給孩子足夠的冷靜時間,等孩子的情緒平復之后,再耐心的給孩子溝通和引導,我相信孩子一定會把你話聽進去。
03
學會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正處于脾氣暴躁的狀態,家長卻被孩子的壞脾氣所傳染,不僅不想辦法如何平息孩子的怒氣,反而怒火沖天的跟孩子大吼大叫,那麼孩子勢必會變得越發不可理喻。比如:孩子想要買某個玩具,但是家長覺得家里已經有類似的玩具,所以沒有必要重復購買。如果這個時候孩子大哭大鬧,家長也跟著火冒三丈的話,孩子可能就會變本加厲的躺在地上打滾等等。
面對這樣的孩子,建議家長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前方不遠處有比較好玩的兒童樂園或者有比較有趣的畫畫比賽等。
04
讓家里比較有威信的人過來鎮場子
我女兒有時候被爺爺奶奶接回老家玩,她經常就喜歡在奶奶面前撒嬌,不管怎麼哄都不聽。這個時候只要奶奶請爺爺出面,爺爺稍微說一兩句,孩子就乖乖聽話了。一個家庭,孩子喜歡在誰面前撒嬌淘氣,就說明這個人平日里比較將就孩子的一切行為,所以才給了孩子撒嬌淘氣的機會。在孩子無理取鬧的過程中,如果讓家里比較有權威、有原則的人過來鎮場子,孩子勢必會乖乖就范。
05
獎懲并用真的很重要
有的家長,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特別擅長懲罰孩子;但當孩子有進步的時候,家長卻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是可以不得到任何獎勵和鼓舞的。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能僅僅只有批評責罵和懲罰,還應該有適當具體及時的鼓勵和表揚。有時候孩子脾氣暴躁,不是因為自己想無理取鬧,反而是因為自己的努力沒有得到父母的認可而表示出的一種反抗。所以,教育孩子,一定要懂得獎懲并用。
06
以身作則,做一個好好說話的父母
如果父母的脾氣比較暴躁,那麼孩子勢必也會受其影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最為重要的老師,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榜樣。如果父母不能以身作則做一個好好說話的人,那麼即便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費盡口舌,孩子可能也不會有一丁點的進步和改變。言傳身教,身教才是首要,各位家長一定要明白這些簡單且有效的道理!
沒有天生脾氣暴躁的孩子,孩子脾氣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家庭成員之間是否和睦相處。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作為父母的我們都很有必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有愛的家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