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不想讀書,請給他看這部紀錄片:沒有選擇的人生只剩下悔恨孩子,別抱怨讀書苦,總有一天你會明白,每一本書鋪的都是你看世界的路
2022/06/04

這部簡短而真實的紀錄片《十八歲的流水線》,展示了那些不讀書,早早出去打工的孩子,后來都過上了什麼生活。

比起磨破嘴皮地講大道理,不如讓孩子看看社會的殘酷面目,世界的真實模樣,聽聽那些沒有學歷、不讀書的人后悔成什麼樣。

........................................

沒文憑的90后,成為工廠主力:

不愿吃讀書的苦,就吃不盡生活的苦

《18歲的流水線》的導演跟拍了3年,走訪了東莞、惠州等珠三角地區的數家工廠,揭開了流水線上隱秘的一幕。

現如今,90后已經成了工廠的主力,更年輕的95后也不少。

「三樓車間一共有52人,其中有30多人都是90后。

」電子廠主管說,國中畢業,甚至是沒畢業,就來到這里打工的孩子,數不勝數。

97年出生的黑來拉夫已經是工廠十年的老員工了,剛來那會,他才十四、五歲。打工的原因是覺得讀書太苦了,以為打工自由、輕松,就主動輟學來上班。

他對著鏡頭說:「讀書太無聊了。」「我問他們這里好不好玩,他們說好玩,我就來了。」「不想讀書,想出來耍。」「工作了、賺錢了,再拿錢出去耍,沒錢怎麼耍?」

類似這樣的「無知青年」,在工廠里舉目皆是。

他們厭倦了讀書,急于跳出學習的坑。待到進了流水線,才發現打工不僅無聊,更是辛苦、勞累乃至危險的代名詞。

沒有一技之長的人,踏進社會,要想生存下去,就只能靠出賣體力。

在工廠陰暗臟亂的環境下,每天8-12小時,不斷地做著重復的體力勞動,就像沒感情的機器,日日夜夜,單調乏味,看不到未來。

珠三角的工廠,支撐起了全球制造業的半壁江山,但輝煌的戰績背后,是無數個灰頭土臉的廠哥、廠妹的青春和汗水。

一不小心戳傷了、燙傷了、流血了,擦點藥水纏個繃帶,回到崗位繼續干活。

請假會扣錢,遲到會扣錢,曠工會扣錢,每一步都得小心謹慎,否則原本微薄的工資,再被重罰,就所剩無幾了。

加班是常態,只要主管一聲令下,哪怕你精疲力竭,眼睛困得睜不開,肚子餓得咕咕叫,也只能繼續咬牙干多三、四個小時。

你當然也可以拒絕,但在你離開崗位的下一秒,就會有新的勞動力頂替你的崗位。低門檻的流水線工作,永遠不缺工人,但你沒了這個飯碗,卻可能朝不保夕,露宿街頭。

你也沒有任性的資格。沒有人呵護你的小情緒,沒有人照顧你的冷暖,即便無法言說的酸楚幾近泛濫,但為了工資單上的數字,為了活下去,也只能咬緊牙關,繼續堅持。

「富士康詩人」曾經這樣描述流水線上的生活:

這是渺小如螻蟻的流水線工人每日工作的寫照。

從前上學時,覺得學習好累,做題好苦,題目好難。殊不知,再難的數學題都不會比生活這道難題更難。

放棄了學習,也就放棄了對人生的選擇權。

有個廠哥說,自己不肯好好學習,父母總說「書讀不好,就去打工。

」當時覺得不以為然,以為打工代表著沒有作業、考試的壓力,擁有時間和金錢的自由。

但只有當真正獨立面對這個世界時,經歷沒有文化在社會中的碰得遍體鱗傷,體會生活的種種無奈和殘酷,才會知道讀書的苦,已經是最好吃的苦了。

同類型的還有一部紀錄片《打工》,記錄了低學歷流水線工人的心路歷程。這些早早輟學進廠打工的年輕人,在回首往事時都回忍不住后悔:

「上學的時候覺得讀書沒有什麼用,認為現在還不是有大把本科生找不到工作,不如早點輟學掙點錢。結果發現還是掙不到錢,如果可以選擇的話,還是想讀書。」

「后悔」幾乎是所有廠哥、廠妹的共同感觸。后悔沒有好好讀書,后悔沒把書讀下去,后悔放棄了改變人生最好的墊腳石。

當記者問道——「還想不想繼續上學?」

回答幾乎都是肯定的——「如果再給一次機會選擇的話,無論如何也要讀下去。」

后悔,是他們的人生底色

與《18歲的流水線》截然不同的另一個世界里,有這樣一條新聞上了熱搜: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數據,今年全國考研報考人數高達457萬,較去年增加80萬,同比增長21.22%,再創歷史新高。

一年比一年多的考研的人數,只增不減的考試難度,卻依舊有著大批熱血學子甘愿前仆后繼,拼了命往里沖。

2021年12月18日,上海財經大學圖書館內一位難求,全是考研學子

盡管「學歷貶值」、「讀書無用」的論調喧囂于紙上,但當踏入社會后,你卻會發現最殘酷的現實是:你的學歷,無時無刻不影響你的人生走向。

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就曾用經濟學的方法研究過——「多讀一年書到底能帶來多少收入?」

「多上一年學,對一個人日后的收入水平有正向影響,這一影響純粹是由教育帶來的回報。

接受12年教育的人比接受11年教育的人的收入增加12%,接受16年教育的人比接受11年教育的人收入高出65%。」

來看看2018年深圳市公布的《學歷工資指導價位》:

研究生(含博士、碩士)學歷工資指導價位平均值為12389元/月;本科學歷工資指導價位平均值為10122元/月;專科學歷工資指導價位平均值為8059元/月;高中學歷工資指導價位平均值為5620元/月;國中及以下學歷工資指導價位平均值為4501元/月。

收入和學歷的關系是正相關。

研究生的工資指導價幾乎是國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3倍,本科生的工資指導價是國中生的2倍。

可有人偏偏不信「邪」。

2008年的大學聯考,安徽考生徐孟南在大學聯考卷上胡亂寫一通,以0分抗議大學聯考制度。那時年少氣盛的他并不理解,這種自我放棄的行為,會為后來的人生埋下怎樣的惡果。

沒文憑,沒文化,讓驕傲自滿的徐孟南,在社會上屢屢碰壁。做過服務員,進過工廠,流落過街頭,結婚又失婚,最后只能回到農村。

十年后,徐孟南幡然醒悟,又重新拿起了書本,自學參加成人大學聯考。

用他自己的話說:「自己沒有學歷,在工廠把最累最苦的日子都熬過去了,上班已經上夠了,自己想換一個新環境工作,這次提高學歷是為以后找工作做的萬全準備。」

最后通過努力,最終在2017年,他以270分(滿分300)的成績考上了一所大專院校。

提起過往種種,徐孟南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我真的很后悔,如果當時有人勸我,自己也許不會交白卷」。

網上關于「人生十大憾事」的投票中,得票最多的選項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未能珍惜年少,考入好大學,以致此生碌碌無為。」

考研名師張雪峰在一次演講時講到:

這段演講的評論中,點贊最高的評論是:「我現在32歲,看這段話,我根本笑不出來。」

「笑不出」的背后,是困在生活的泥潭里,無力自拔的無奈。

《18歲的流水線》影片中,有一句扎心卻現實的旁白:因為沒有一紙文憑,他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回到這里。

沒讀過多少書,也沒有什麼技能,除了基層的流水線工作外,他們找不到更好的出路。更絕望的是,想走不敢走,想留不甘心,只能陷在這個死循環的困境里,苦苦掙扎。

所有學習上偷過的懶,最后都會變成人生中打臉的巴掌。

讀書不一定可以改變命運,但不讀書一定改變不了命運。

讀書,鋪的是你看世界的路

還記得那個北大畢業卻去賣豬肉的陸步軒嗎?

戴著頂尖學府光環的天之驕子,卻淪為一屆屠夫。巨大的反差成為了眾多媒體爭相報道的「讀書無用」典型代表。

但頂住流言蜚語的陸步軒,堅守著豬肉生意,憑借知識產生財富的《豬肉營銷學》,深耕豬肉行業。

如今,作為「壹號土豬」的聯合創始人,他早已身價過億。「壹號土豬」已經進軍30多個城市,光2018年一年就創下銷售額高達18億元,2019年他更是捐了9億元給母校。

他用親身經歷讓那些堅稱「讀書無用論」的人瞠目結舌,向全世界闡釋了一個道理:不讀書的人賣豬肉,只是買賣。而讀書人賣豬肉,則是學問。

2020年,有媒體做了一張關于00后就業觀的圖解,有一半以上的人向往的職業是網紅、主播。

仿佛這是一件簡單輕松,無需付出太多,就會天上掉餡餅的賺快錢列車,隨隨便便就能坐擁千百萬粉絲,日進斗金,一呼百應。

當他們看到李雪琴靠短視訊在全網爆紅時,以為拍視訊就能火,卻不知道,她是北京大學的高材生,每個搞笑段子背后都離不開知識和思維的助力。

當他們看到李佳琪靠直播賣貨賺得盆缽滿盈時,卻不知道他沒出名前當柜臺服務員辛苦熬了多久,出名后更是365日全年不敢休,只因「怕一休息大家就去看別人的直播間了。」

當他們看到頂級富豪比爾蓋茨輟學后創業成功時,卻不知道他當初考上的是哈佛大學,他的媽媽是IBM的副總裁,他的人生從一開始就是站在金字塔上看世界了。

命是弱者借口,運乃強者謙辭。

沒有隨隨便便成功的人生,每一份成功的背后,都需要付出比常人多千百倍的努力,把某一件事做到了極致,才能達到眾人所看到的「體面而不費力」。

讀書不僅僅是為了一紙文憑,更是在儲備知識的過程中,鍛煉思維,突圍認知,開拓眼界,拓展人脈,積累能量。

孩子,別抱怨讀書苦,總有一天你會明白,每一本書鋪的都是你看世界的路。

精選推薦
七位女護士完美詮釋「人間精靈」,這部劇必看!
2023/11/04
甜蜜結婚or遺憾收場?揭秘日本娛樂圈5對情侶的悲喜人生
2023/11/04
平成30年的廣告界,她是唯一能與木村拓哉相提并論的人
2023/11/04
9歲替父還債2千萬,25歲被丈夫背叛,負債6百萬,今終遇良人,網贊:否極泰來
2023/07/05
張柏芝三兒子正臉照曝光!長子高大粗獷次子帥氣,小兒子「混血臉」太像她
2023/07/05
小小彬「推掉巨額酬勞」回歸校園變身資優班學霸,10年後近照曝光,肉臉全消「成小鮮肉帥哥」網友直呼:認不出
2023/07/04
「身家過百億」20年不變「不老童顏」林志穎台北豪宅曝光,里面竟全是這種高科技,羨慕了!
2023/07/04
消失17年!八點檔女星嫁美國「45歲產下雙胞胎」 「甜曬三男人背影」頂金髮身材辣到爆
2023/07/04
賈靜雯與黃聖依罕「同框」!同是失去美顏和濾鏡後,網友:一個是真美一個卻不可言喻
2023/07/04
謝金燕替父還完2億債,45歲終活出自己!買上億豪宅只為躲避狗仔,鄰居都是名人,「走到大門得搭接駁車」網友:好想和你做鄰居
2023/07/04
娛樂圈六大容顏不老的明星,趙雅芝僅排6名,第一名看得心都醉了!
2023/07/04
59歲的張學友帥氣不減當年,私底下做人很低調,19歲的女兒出鏡真美,樣子格外的清純可愛,網友:基因好
2023/07/04
一代女神繆騫人近況,曾紅極一時迷倒周潤發謝賢,63歲氣質仍出眾網贊:知性、靈動
2023/07/04
「恐龍哥」林偉亮,從型男變身方丈,身材高大六塊腹肌,33歲時忽然大徹大悟,出家11年容貌大變,網友:要學會放下
2023/07/04
「愛家好老公」人設大翻車!宥勝爆外遇2年,妻曾認「他過偽單身生活」 潰堤哭喊:為什麼又是我
2023/07/04
44歲陳怡蓉與友懟臉拍合照曝光,顏值「斷崖式」變化讓人認不出:昔日女神竟成路人臉!
2023/07/04
陳喬恩早年出席電影節紅毯,禮服穿的凹凸有致,美得一點不像70后
2023/07/04
自以為很紅的他,堅持要在鳥巢開演唱會,卻無人捧場「賠千萬豪宅」
2023/07/04
Apple發長文解答跟陳建州關系「沒不正常」:你們抹黑的是一個女生清白
2023/07/04
黑人買網軍沒付錢?「臉書遭反攻洗版」網見1句話笑出來:實錘了
2023/07/04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