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爾斯泰說: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一個幸福的家庭,才能培養出幸福的孩子。
那麼,幸福的家庭有哪些地方相似?
我想,一個幸福的家庭應該是這樣:媽媽被寵愛,爸爸成榜樣,孩子被接納。
1
爸爸愛媽媽
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那就是爸爸愛媽媽>爸爸的愛+媽媽的愛。
國民爸爸黃磊在節目中說過:「窮養富養,都不如用愛養」。而給孩子最好的教育,那就是讓孩子看到爸爸愛媽媽。
記得在《爸爸去哪兒5》六個孩子中,最讓觀眾喜歡的兩個孩子就是Jasper和嗯哼,Jasper和嗯哼乖巧、又暖又甜,還懂得照顧別人的感受。
為什麼Jasper和嗯哼這麼好?原因是他們都擁有一個喜歡秀恩愛的爸爸媽媽。
陳小春和應采兒,杜江和霍思燕,在日常生活中,動不動就擁抱,親親,他們互相愛著彼此,在愛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慢慢的孩子也會變得會表達愛。
心理學家說:「父母的相處關系,是孩子與他人建立關系的模板。因為孩子會本能地模仿父母,形成自己與他人的相處方式。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他們都會在父母的相處模式中,學到如何跟其他人相處,學到如何與周圍世界融洽,因為這是TA最早看到的相處關系。」
簡而言之:
爸爸愛媽媽,就是給孩子最大的安全感,也是最完美最成功的教育。
2
每個爸爸
都應該成為孩子的榜樣
江蘇徐州一對21歲雙胞胎兄弟被保送北大。
如此優秀的高材生,讓無數個家庭羨慕。
兩兄弟成績優異,重點是還特別疼愛自己的父母,為了減少家里的經濟壓力,假期會外出打工掙錢補貼家用。
最讓他們佩服的是父親,父親為了這個家,操勞了大半輩子,他們立志,后半輩子一定要讓父親擺脫生活的負擔。
學習好,懂得感恩,有責任心的孩子,真的太優秀了。
父親因為家貧放棄了復讀軍校,沒讀過什麼書,每日只能靠出租車養家,但父親卻成為孩子的偶像。
即便家貧,父親也硬著頭皮供孩子讀書,常給孩子買書,努力鼓勵孩子要勇敢面對生活的困境。
這樣的父親,是了不起的,應該值得崇拜。
托爾斯泰說:
「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父母是孩子終身效仿的對象,特別是爸爸,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榜樣。
大多數孩子認識世界、人生,都是從認識爸爸開始的。
由此可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父親的榜樣太重要了,想要有一個好的孩子,那麼就先要有個好爸爸。
爸爸的格局,一定藏著孩子的未來,爸爸的格局會直接影響著孩子的高度。
3
接納孩子的不完美
是天下父母的必修課
常聽到家長說這樣的話:
你智商是遺傳了誰的,咋這麼笨,你到底是不是我親生的?
你再鬧,媽媽就不要你了。
你看看別人家的小孩,你再看看你自己,蠢死了。
哭有什麼用,又不能解決問題。
……
父母不懂得接納孩子的不完美,輕則教訓一番,重則會將孩子活活打死。
記得之前有過一個真實案例,小韓非常愛學習,但是,他反感回家,因為每次回家,爸爸都會翻看他的書包,檢查作業,做錯一道題就會用皮筋抽他一次。
就這樣,原本愛學習的小韓,每次見到爸爸都會膽戰心驚,出錯率就越高。
小韓從小被爸爸抽打到高中畢業,如今已經5年沒被挨打過了,身上的傷痕雖痊愈了,但心理的陰影卻一直在。
小韓出來工作后,變得自卑、膽小、懦弱、沒有安全感。
可想而知,原生家庭對他的影響真的太大了。
其實,這世界上沒有100分的父母,也沒有100分的孩子。只有懂得承認孩子的差異,接受不完美的孩子,他才能成長。
之前有一對夫妻,兩人都是碩士畢業,兩個人的智商算是挺高的,但女兒卻沒那麼聰明,面對不聰明的孩子,這對夫妻的做法讓人大吃一驚。
這對父母說:
女兒再笨也是我的女兒,自從她出生后,我們就是希望他健康快樂的生活,既然她成不了萬眾矚目的舞台中心,那就做個坐在台下為別人鼓掌的普通人吧。
這世界上,有一種教養,是原諒父母的不完美。其實,還存在另外一種教養,那便是接受不完美的孩子。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但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作為父母,我們就是要接納孩子的不完美,發現孩子的優點,幫助孩子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
斯賓塞曾經說:「家庭環境對于一個孩子的心智和才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是非常重要的。
而一個幸福的家庭那便是:父母恩愛,爸爸的榜樣,孩子快樂自信。
這應該就是一個幸福家庭的模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