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推薦
装修
日本印象
心靈語錄
影視新聞
娛樂明星
育兒分享
動漫影音
熱點新聞
设计
奇聞趣事
插畫趣聞
情感百態
生活常識
健康養生
美食菜譜
創業職場
生活小妙招
明星
健身達人
奇趣
生肖解析
搞笑貼圖
歐洲王室
父母常掛在嘴邊的這5句話,傷孩子最深,尤其第2句!
2022/06/14

昨天早上出門扔垃圾,碰見隔壁樂樂蹲在門口,低著頭,兩只小手在地上不停的畫圈圈,實在沒忍住叫了他一聲。

孩子突然「騰」的站起來,小聲說了一句「阿姨好!」轉身就進屋了,「這孩子怎麼了?」心里犯嘀咕。

中午吃飯的時候提起這件事,婆婆說:「估計是媽媽訓的吧,唉,你王姐(樂樂媽媽)最近給孩子輔導作業,一直在罵,我在家都能聽到。」

一想到樂樂蹲在那里,想哭又不敢哭的樣子,就心疼。我小時候也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

父母是做生意的,小時候只知道他們很忙,每次央求媽媽陪我玩,她都會說:

「自己去玩,我現在沒時間,已經夠忙了,你還在這添亂,都這麼大了,怎麼還是一點都不懂事,還有啊,你作業寫完了嗎?整天就知道玩。」

可能我媽媽沒有意識到,她的無心之話讓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變得不愛跟別人交往,我怕他們嫌我煩。

每天躲在房間,和自己的布娃娃說話,唱歌給她聽,告訴她我今天在學校學了什麼,一直到國中,開始住校生活,接觸更多的小伙伴,自己的性格才慢慢打開。

還記得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父母對你傷害最大的一件事是什麼?有一萬多條回答,最高贊的幾個答案都是跟父母說的話有關。

父母的有些言語,就像一把隱形刀,雖然看不見,卻可能傷孩子很深,那些扭曲的語言,一點點滲透在孩子內心深處,成為孩子心底揮之不去的陰霾。

下面這5句話,看似關愛或鼓勵,其實對孩子傷害巨大,你有對孩子說過嗎?

1、「你看別人家的孩子。」

之前,中國新聞網發起一次投票:這些話,你最討厭聽到哪句?參與投票的人中有將近一半選擇了「你看別人家的孩子」。

我有一個表哥,就是那種「別人家的孩子」,全校第一的優等生,爸媽每次看到我的分數時,總是要加上一句:「你看你表哥,你再看看你,年齡差不多,怎麼差別那麼大?」

一直到現在,我都不喜歡這個表哥,也不喜歡去舅舅家玩。

父母在聊天的時候,避免不了對比孩子,回到家只要看見自己家孩子哪里做錯了,脫口而出就是:「你看看XXX,就不像你這樣。」

這就是父母的虛榮心和攀比心在作祟,整個對比的過程中,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不自信。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要做的就是接納他本真的樣子。

看到別人家孩子閃光點的同時,也要看到自家孩子身上的優點。告訴孩子:「你做的很棒,媽媽為你驕傲,堅持,下次一定會比這次做得更好!」

2、「你再這樣,我就不要(愛)你了!」

我們對孩子的愛,本應該是無條件的。但事實上,我們卻往往不自覺地附加條件。

常會看到有些父母,為了在孩子面前立威,往往恐嚇孩子說:

這些話,就是赤裸裸的威脅,一次兩次孩子聽話了,長此以往,只會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讓他們誤以為,如果他們做不好事情,不聽話,就會被父母厭惡。

做父母最大的職責是給孩子愛和安全感,當孩子做了不合適的事情,我們可以去了解他們的需求,為什麼這樣做,以及堅持這樣做的后果或者不良影響。

可以這樣跟孩子說:「XXX,媽媽可以問問你為什麼這樣做嗎?如果你堅持這樣,后果可能是XXX,這樣的結局相信你也不愿意看到。」

3、「不許哭。」

如果問家長在哪一刻最煩孩子,我想哭鬧應該是排在首位的。

特別是在我們的傳統觀念里,女孩子的哭很容易被接納,但是看到男孩子哭,我們就有點忍受不了。

其實,孩子和成年人一樣,他們的情緒也需要宣泄,而哭恰恰是表達內心需求、發泄情緒最直接的一種表現方式。

事實上,哭鬧,就是孩子表達情感的一種最直接的方式,這個情緒出口一旦被阻塞,不良情緒就會換種形式發泄出來。

對于男孩子而言,最直接的發泄方式就是「暴力」,比如打架、摔東西等,這對孩子成年后的人生傷害很大。

德國教育專家麥克說過這樣的話: 「我們不喜歡看到孩子難過哭泣,不僅是哭泣讓我們覺得麻煩,而且也懷疑自己的價值。」

是的,哭鬧的孩子經常會讓父母不知所措,尤其在公共場合哭泣的孩子,別人會覺得我們沒有教好孩子。

但,只有在淚水里徜徉過的孩子,才是個情緒飽滿的人,面對逆境和壓力,才能張弛有度,能屈能伸。

當孩子想哭時,讓他哭,我們可以跟他說:「你覺得不開心想哭就哭,爸爸媽媽會陪在你身邊的。」

4、「你真笨。」

當孩子犯錯時,父母忍不住會說孩子笨、蠢、懶、頑皮、不聽話、沒出息……這就是典型的貼標簽。

美國著名兒童學家阿黛爾·法伯說:「永遠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話對一個孩子一生的影響力。」

對于一個如紙潔白的孩子,一旦被貼上標簽,恐怕要掙扎一輩子也很難甩掉這個標簽。

身為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一定不要隨便給孩子下定義,否則很可能會讓孩子的幼小心靈受創。

孩子犯錯時,就事論事,不做質量和能力的貶低。

日常生活中,家長發現孩子經常做錯自己教了好幾次的那道題,往往會不耐煩說:「你真笨」,看似不經意的話,實際上對孩子自尊、自信傷害很深。

這時可以說:「媽媽希望你可以記住這個出錯的地方,你不會我可以再教你,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批評孩子的科學方法,應當「就事論事」,用具體指導代替盲目指責,用提出希望代替嚴厲批評。

5、「我都是為你好。」

「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耳熟能詳的話里,看似藏著父母對孩子深深的愛,但也會傷害孩子。

我們總是一廂情愿的覺得,你是我的孩子,就要聽我的,然后「自以為是」的干預孩子的生活。

著名家庭教育專家宗春山說,「我都是為你好」向孩子傳遞了兩層含義,一個是 「我是為你活著」,另外一個是 「我為你好,你就要為我負責,否則你就不是我的好孩子」。

其實,這樣的教育已經不是真正的愛了,它已經演變成一種控制。

這種被控制長大的孩子,長大后很容易失去自我,性格上有點偏向于「討好型人格」。

一個不知道自我是什麼的人,是永遠不能擁有真正的幸福和快樂的。

我們都是愛孩子的,請讓孩子做自己,不要橫加干預,如果這件事你真的很想參與,請這樣對孩子說:「XXX,關于這件事,爸爸有幾個可行的建議可以給到你參考。」

《請回答1988》中有這樣一段話: 「在這冷酷的世界中,讓人維持生存的體溫,能夠活下去的,不是了不起的名言,也不是有學識的一語中的,而是你帶有體溫的,溫暖的一句話。」

很多父母不會意識到, 語言,也是一種暴力。其實孩子是情感上最脆弱,最經不起打擊的人。父母隨口說出來的話,會給他們帶來不可估量的傷痛。

教育專家李玫瑾曾經做過一項調查,分析結果發現: 在家里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幾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郁」,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經常「暴躁」。

世間沒有完美的小孩,但每個孩子都值得被溫柔以待。

父母說的每一句話,都在形成孩子的人生觀。你看向他的眼睛里,折射著他對自我的評價。

「好好說話」,也好好「聽孩子的話」,越是面對孩子,越需要小心翼翼,三緘其口。

不把自己的情緒發泄在孩子身上,讓孩子嘗試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放下我們的焦慮,選擇信任和祝福孩子,我們將收獲更加美好與和諧的親子關系。

這些話都是軒媽小時候經常聽到的,導致我小時候一直覺得自己不夠好,現在做了媽媽,不希望同樣的事情在軒軒身上重演。

很多父母會以為小孩子沒有心,不會受到傷害,殊不知多少傷害是以愛之名。

父母的每一句話,都在幫孩子形成價值觀,世上沒有「壞小孩」,愿我們的孩子都能被溫柔以待~

這些話,你有對孩子說過嗎?我們留言區說說。

精選推薦
9歲替父還債2千萬,25歲被丈夫背叛,負債6百萬,今終遇良人,網贊:否極泰來
2023/07/05
張柏芝三兒子正臉照曝光!長子高大粗獷次子帥氣,小兒子「混血臉」太像她
2023/07/05
小小彬「推掉巨額酬勞」回歸校園變身資優班學霸,10年後近照曝光,肉臉全消「成小鮮肉帥哥」網友直呼:認不出
2023/07/04
「身家過百億」20年不變「不老童顏」林志穎台北豪宅曝光,里面竟全是這種高科技,羨慕了!
2023/07/04
消失17年!八點檔女星嫁美國「45歲產下雙胞胎」 「甜曬三男人背影」頂金髮身材辣到爆
2023/07/04
賈靜雯與黃聖依罕「同框」!同是失去美顏和濾鏡後,網友:一個是真美一個卻不可言喻
2023/07/04
謝金燕替父還完2億債,45歲終活出自己!買上億豪宅只為躲避狗仔,鄰居都是名人,「走到大門得搭接駁車」網友:好想和你做鄰居
2023/07/04
吳京兒子叫「吳所謂」,看到趙麗穎兒子名字后,網友:在下輸了
2023/07/04
娛樂圈六大容顏不老的明星,趙雅芝僅排6名,第一名看得心都醉了!
2023/07/04
59歲的張學友帥氣不減當年,私底下做人很低調,19歲的女兒出鏡真美,樣子格外的清純可愛,網友:基因好
2023/07/04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