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推薦
装修
日本印象
心靈語錄
影視新聞
娛樂明星
育兒分享
動漫影音
熱點新聞
设计
奇聞趣事
插畫趣聞
情感百態
生活常識
健康養生
創業職場
美食菜譜
生活小妙招
明星
健身達人
奇趣
生肖解析
搞笑貼圖
歐洲王室
孩子不聽話時,下策是責罵,中策是講道理,上策鮮有人用
2022/07/26

不管哪個年齡段的孩子,父母遇到最普遍的問題就是溝通問題。

有些父母抱怨自己說什麼孩子都不聽;

有些父母頭疼孩子什麼都不和自己說;

更有一些孩子到了青春期,甚至拒絕和家長交流……

很多父母不明白,自己明明是從心里對孩子好,可是你一開口他就嫌煩;明明真誠地詢問孩子的想法,可他跟你的每一句話都是ending。

知乎親子版塊有一個「常青」話題:成長過程中是什麼導致了孩子不愿再跟家長溝通?

近8千條回答中,幾乎全是孩子的「控訴」,令人觸目驚心。

發自于「愛「,卻止于」言「,是什麼造成了我們和孩子之間的溝通困境?

著名親子溝通專家阿黛爾·法伯和伊萊恩·瑪茲麗施在《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一書中,總結了父母在溝通中常犯的兩個致命錯誤——

忽略感受和陷入評判

而正確的方法應該是:用接納感受、描述事實和尋求合作的方法與孩子溝通。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說「和」聽「不止需要真心,更需要一些技巧和鍛煉。

如果你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溝通問題,不妨試試下面3句神奇的話,可能讓你得到不一樣的驚喜。

「我知道」

假如有一天,孩子哭哭啼啼地回家告訴你:「我的小兔子搞砸了。」

你會怎麼說?

以下兩種做法可能會讓孩子更加難過:

否定孩子的感受

忽略感受去解決問題

阿黛爾·法伯和伊萊恩·瑪茲麗施說:

當孩子不開心的感受遭到否認或者忽略時,通常會變得更加難過。

不管是努力安慰孩子讓他停止哭泣,還是想方設法幫他解決問題,他可能一點兒也聽不進去。

因為溝通中,孩子的感性思考遠大于理性思考。

研究表明,人類大腦中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區域:杏仁核和新皮層。

杏仁核的主要功能是處理我們的情緒和情感,又稱「情緒腦」;新皮質掌管著分析、計算、推理、決策等高級神經活動,又稱「理性腦」。

對孩子而言,出生時就已基本長好的杏仁核占絕對優勢,而發育緩慢的新皮層要經過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奪回主導權。

所以,當孩子的情緒沒有得到安撫時,他們聽不進去任何話,所有溝通都是無效的。

這時你要做的,是用共情的方法告訴孩子你理解他的感受,你可以試試對孩子說「我知道…」

《不可思議的媽媽》中,胡可就熟練地運用這句話和兒子小魚兒達到了共情。

小魚兒在水堡因害怕而哭泣,胡可說:

「我知道你有點害怕,但是你表現很好、很勇敢,你堅持下來了對不對。」

當小魚兒感到自己被理解和接納時,就慢慢止住了哭泣。

即使需要限制孩子的行為,你也可以用「我知道「這句話。

就像小魚兒因無法帶走心愛的玩具發脾氣時,胡可說:

「我知道你很想要這個玩具,現在拿不回家你心里有點難過,但是這是規則……」

于是,小魚兒聽話地放下了玩具。

只有我們尊重并接納孩子的感受,才會對他們有所幫助。除了「我知道」,下面四種方法也可以表達對孩子的理解:

安靜地用心傾聽

用「嗯,哦」簡單回應

幫孩子說出感受

用幻想的方式彌補

「我看見」

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說:「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

而陷入評判則是父母和孩子溝通的最大災難。

如果你看到孩子的房間很亂,你會怎麼說?

你總是把東西亂扔!

你太懶了!

你怎麼這麼邋遢!

這可能是我們的第一反應。

但是,這些話根本無法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什麼,反而會立刻激發他們的負面情緒。

國際溝通專家馬歇爾·盧森堡博士說:「指責、侮辱、貼標簽、批評、比較、分析都是評判的形式。」

這些語言會讓對方感覺到不滿和敵意,但每當我們在溝通中說出評判式語言,總能起到使氣氛陷入緊張、矛盾立刻升級的作用。

而用 描述事實的方式溝通會避免很多問題,你可以這樣對孩子說:

「我看到地上有很多廢紙,為了讓家里保持整潔,請把它撿起來。」

或者你只需要說:

「我看到香蕉皮扔在地上」,

就會讓孩子得到提示,發現自己的問題,避免一場爭吵。

其實,即使在表揚孩子時,評價式詞語也會讓人不舒服。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一書中有這樣一個案例,一位爸爸表揚正在畫畫的女兒「聰明,有天賦」,女兒卻不理他;

他對正在投籃的兒子歡呼「真棒,你太有才了」,兒子就不投了。

為什麼孩子不喜歡我們的贊賞?

因為評價式詞語更多地表達了我們對天賦和結果的贊賞,而描述性語言更多的是對孩子努力的過程進行夸贊。

美國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曾做過一個實驗,通過對一些學生進行智力拼圖測試。

他發現,對天賦和結果的贊賞容易讓孩子形成僵固型思維,而對努力過程的夸贊會激發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當我們夸「聰明、厲害、真棒」時孩子會想,我已經很好了為什麼還要努力嘗試,萬一搞砸了呢?除此之外,評價式贊賞還會讓孩子感到敷衍。

反之,描述性語言會讓孩子感到父母的用心和真誠,擁有持續努力的勇氣和動力。

你可以試試這樣說:

「我看見你一直專注地研究那個問題,所以這麼快就解決了。」

「我看見你每天都堅持背單詞,這叫有毅力。「

用「我看見」的方式描述事實,會避免我們和孩子之間的溝通陷入評判,充滿真誠與善意。

「我們一起想辦法」

前陣子,姐姐和9歲的小外甥爆發了一場激烈的爭吵,原因是小外甥在課堂上搗亂被老師叫了家長,而且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我上次怎麼跟你說的?為什麼不好好聽講?是不是想挨揍!「

姐姐生氣地對小外甥怒吼。

可我知道,姐姐越這樣,小外甥越不會改。

阿黛爾·法伯和伊萊恩·瑪茲麗施說:父母「指責,辱罵,威脅,命令的時候,孩子們通常很難合作。

當我們情不自禁對孩子說出難聽的話時,想想我們到底是為了發泄情緒還是為了解決問題。

還有很多父母會用懲罰的方式糾正孩子的行為,但是孩子對于懲罰的反應卻是這樣的:

父母如何尋求與孩子的合作, 除了傾聽并回應孩子的感受,弄清事實之外,最好的辦法是鼓勵孩子和你一起解決問題。

你可以對孩子說「我們一起想想辦法」。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一書中,針對一個上課搗亂的孩子做出了示范對話。

首先,和孩子一起尋找解決方案:

然后,寫下所有的想法并且不做任何評論,這里最好讓孩子先說想法:

最后,和孩子一起討論并從中選出合適的想法去執行:

邀請孩子一起想辦法不但充分表達了父母的理解和尊重,也能鍛煉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總是喜歡根據自由意志進行判斷及反省,天生討厭「命令式」的指正與建議。

相比父母強塞給孩子的辦法,孩子顯然更容易接受自己想出的解決方案。

所以,當孩子發生問題時,我們不妨和孩子「一起想想辦法」~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說:

我們并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對于父母來說更是如此,我們對孩子的愛雖然發自肺腑,卻常常因為不恰當的語言造成孩子的痛苦,引發親子矛盾。

其實,每一份真心的愛都需要用心地練習。

從今天起,我們一起減少評判,用愛和理解走進孩子的內心,實現與孩子的高質量溝通!

—— End ——

精選推薦
七位女護士完美詮釋「人間精靈」,這部劇必看!
2023/11/04
甜蜜結婚or遺憾收場?揭秘日本娛樂圈5對情侶的悲喜人生
2023/11/04
平成30年的廣告界,她是唯一能與木村拓哉相提并論的人
2023/11/04
9歲替父還債2千萬,25歲被丈夫背叛,負債6百萬,今終遇良人,網贊:否極泰來
2023/07/05
張柏芝三兒子正臉照曝光!長子高大粗獷次子帥氣,小兒子「混血臉」太像她
2023/07/05
小小彬「推掉巨額酬勞」回歸校園變身資優班學霸,10年後近照曝光,肉臉全消「成小鮮肉帥哥」網友直呼:認不出
2023/07/04
「身家過百億」20年不變「不老童顏」林志穎台北豪宅曝光,里面竟全是這種高科技,羨慕了!
2023/07/04
消失17年!八點檔女星嫁美國「45歲產下雙胞胎」 「甜曬三男人背影」頂金髮身材辣到爆
2023/07/04
賈靜雯與黃聖依罕「同框」!同是失去美顏和濾鏡後,網友:一個是真美一個卻不可言喻
2023/07/04
謝金燕替父還完2億債,45歲終活出自己!買上億豪宅只為躲避狗仔,鄰居都是名人,「走到大門得搭接駁車」網友:好想和你做鄰居
2023/07/04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