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遮丑到裝飾,從拉伸層高到劃分空間,【吊頂】都可以通過不同的形態出現在你家的天花板上,為整個空間的效果發光發熱。
那今天就來跟大家來聊聊吊頂,以及不吊頂需要注意的那些要點~
怎麼遮更好看
討論吊頂的裝飾性之前,我們應該先去考慮「遮丑」的問題,這也是如今吊頂的第一要義。
中央空調、新風和無主燈可以稱為裝修三大刺客,多一項,你的錢包就會癟一層。
很多朋友會選擇天花板平吊來遮住丑陋的管線和機器,但平吊犧牲層高不說,看起來也平平無奇,下面就給到大家5種遮丑式吊頂的思路。
局部吊頂:做「長」出風口
中央空調/新風選擇局部吊頂是時下很多人的做法,既不會犧牲整個空間的層高,又可以讓空間更有層次感。
如果想讓整個空間不顯局促,那就可以讓出風口的長度盡量保持與吊頂同寬,這樣就有在橫向上擴大空間的效果。
長回風口vs短回風口
特別注意的是,如果是像下面這樣的情況,盡量將吊頂做成和墻同寬,或者直接平吊,不然就會顯得機器很突兀。
雙眼皮吊頂:一箭雙雕
雙眼皮吊頂是近兩年比較流行的做法,在單眼皮吊頂的基礎上多做一層。
在視覺上有層疊感,比單眼皮吊頂更顯精致。
但尺寸一定要拿捏好,太寬或太窄都看起來很翻車。
高度在20cm~25cm為佳,如果有射燈或窗簾盒,做25cm~30cm,錯層尺寸在3cm~5cm。
還有朋友會用雙眼皮吊頂來解決一些裝修中遇到的麻煩。
比如中央空調的機器要是凸出墻面一點,就可以利用雙眼皮吊頂的第二層去蓋住,這樣比單眼皮看上去更輕薄。
極窄回型吊頂:豐富空間層次
大家一定知道下圖中的回形吊頂,當年那叫一個火,要是誰家裝修沒用它,就會直接被親戚朋友打入「不洋氣」的冷宮。
現在看來,這樣的吊頂簡直就是「灰塵收集器」,雖然空間有了層次,燈帶還有氛圍感,但十分壓層高,所以漸漸被拋棄了。
如果你又想要燈帶的氛圍感,還想保留原有的空間層次感,便可以借鑒下面博主家的做法。
這種極窄型的回形吊頂,算是老式回形吊頂的升級版,別小看它只是凸出來一點,放燈帶完全足夠了,需內嵌幕布的話也完全可以做到。
懸浮感平吊:弱化壓抑感
如果需要內嵌筒燈、射燈,選擇全平吊,又不想太壓抑的話,便可在吊頂四周留出凹槽,內置燈帶,這樣就能緩解視覺上的沉重感。
如果覺得這樣太麻煩,那完全可以只做一面或兩面凹槽,讓燈光來打造一面背景墻。
如果不需要燈帶的話,也可以對陰角做「掛鏡線」處理,這樣能讓墻面分界更明晰立體,也更顯精致。
掛鏡線相當于空中軌道,用卡件和鋼索吊裝掛畫,可以自由更換和移動。
最簡單又省錢的辦法就是買成品掛鏡線,嵌入進吊頂。
喜歡收集掛畫的朋友千萬別錯過,可以在家辦畫廊啦~
柜上吊頂:好看不落灰
如果你是買成品柜,或者柜子沒有做到頂,上面空出一截空間雞肋又藏灰。
柜上的吊頂可以直接將上方的那一點空間堵起來,讓墻和柜子成為同一個平面,這樣看起來干凈利落,又協調統一。
駕馭空間的3個絕招
如果你覺得吊頂只是在遮丑或者裝飾,那可就太小瞧它了,它還能解決空間上的大部分問題。
層高控制術
戶型小和層高低應該是現在買房人最無奈的兩點,也是大部分朋友絞盡腦汁想改進的地方,而吊頂便可以緩解一下層高問題。
說緩解是因為層高和戶型的尺寸就擺在那,也不能擴通到別人家去,所以只能從視覺上來「欺騙」一下自己。
想拉層高可以利用層疊式的延伸型吊頂,模糊天花板和墻面間的交界感。
因為房屋結構的問題,很多墻打掉后會有一個這樣的橫梁,可以試試斜坡式吊頂。
這樣就會給視覺一個向中間上方聚焦的作用,從而顯高。
不過這個辦法難度有點高,對角度等細節要求多,如果你找了設計師,可以拿給他看,如果自己裝的話,還是不要輕易嘗試。
層高太高的話,解決起來更容易,直接選擇平吊就ok,或者看上其他比較有造型感的吊頂都可以一試。
空間劃分術
對于空間上的劃分,通常的做法是用一個假梁就完事,但假梁也不是說隨便做哪里都行,而是要有目的。
比如從玄關進來一眼就能看到客廳的天花板,整個空間毫無層次感不說,還特別顯小。
這時候如果在兩個空間的銜接處做一個假梁,就能遮擋一部分視線,這樣視覺就有層層遞進的感覺,另一方面也能顯層高。
近兩年法式風和復古風的盛行,很多朋友還傾向于去做拱門的效果。
還有朋友會利用一些別樣的材質去區分空間,例如用木板或木條做吊頂、用紗幔做吊頂…
風格加持術
如果你想去做一種很明顯的風格,吊頂則是點睛之筆。
極簡風格的吊頂往往具有硬朗的線條感,沒有絲毫拖沓和冗余的元素,也正體現了「簡」的核心。
溫暖或復古風格的空間,則多用弧形元素的吊頂,例如弧形頂和弧形轉角。
不吊頂,怎麼擺脫「毛坯感」
隨著「輕硬裝,重軟裝」的概念深入人心,大家第一個想省略的就是吊頂。
我曾問過一個不做吊頂的朋友,他給出的理由有下面4條,條條戳人心:
① 犧牲層高
② 預算低,吊頂算增項
③ 越簡單,翻車的幾率就越少
④ 省下的錢能給高頻使用的家電或家具升個級
最后兩點非常真實也很有用,翻車可謂是裝修路上必須要歷的劫,給自己減少負擔能讓整個過程更愉快,最后一點也正詮釋了我們一直倡導的要「把錢花在關鍵的地方上」。
但不吊頂很容易裝成毛坯房,該如何避免?
萬能的線條
像毛坯房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上層空間顯得空蕩蕩,和下面的空間特別割裂,這時候就可以用線條走邊來處理。
追求便宜的話選石膏線,但是樣式不如PU線條多。
如果你整體風格是復古,就可以買一些帶浮雕花紋的線條。
如果你想拉伸層高,就買這種層疊型的石膏線貼,也能讓銜接處更顯精致。
有設計感的燈具
吊頂主要是對上層空間的影響,在沒有吊頂后,燈具則格外矚目。
如果不想要主燈的話,可以選擇軌道燈或明裝筒燈,用兩排或三線原則去排布,效果不比嵌入式的差。
選擇吸頂燈的話,盡量降低其存在感,看起來更簡約且不顯廉價。
還可以選擇出挑的顏色來點綴一下上半層空間。
如果是大客廳,或者想要一些燈光的氛圍感,可以用吸頂燈+筒燈/軌道燈的搭配。
想要突出品味和設計感的話,強烈建議多去挑一挑吊燈,客廳的格調立刻就上來了。
降低視覺重心
還可以利用出挑的沙發、綠植等軟裝來聚焦視線,借此來忽略上層空間的裝飾對整個空間的作用。
這里可以給大家安利一個既實用,又能當做裝飾的單品,那就是椅子。
一進門便放上綠植,屋主對這個家滿滿的用心和對生活的熱忱撲面而來。
出挑的沙發也能將整個客廳核心區變得不一樣,無論是設計還是顏色,選擇一款「不普通」的,便能更抓眼球。
如果你覺得買「不普通」的大件容易翻車,那就買一塊地毯,它簡直是氛圍感利器,看膩了換的話也方便。
有生活的地方,當然不能少了綠植,隨便往角落里一放就是一幅畫。
如果實在是懶的話,也可以去買仿真的,做的好的仿真綠植價格會比真綠植貴上很多,且不同店鋪差別也挺大的。
今天的文章到這里就結束啦,希望能給你帶去一些裝修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