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看到一個引熱議的事情。
媽媽陽后,依然拖著病怏怏的身體照顧孩子。可由于太勞累加上身體虛弱,她在給孩子做完飯后,實在撐不住,筆挺挺地暈倒在客廳。
當時3個孩子正在吃飯,看到媽媽暈倒,靠得最近的那個孩子絲毫沒有反應,該吃飯還是吃飯。
面對媽媽坐的那一個,稍微遲疑了一下,起身來到媽媽身邊看了看,但僅此而已,連上前碰一下媽媽都沒有。
最小的那個大概1歲左右,他也只是回頭看了一眼,然后繼續吃自己的飯。
看到3個孩子的反應,網友們紛紛表示氣憤和難過。有網友說,就算是家里養的狗子,看到自己暈倒都會過來拱一拱。
甚至有人直接說,媽媽生病的狀態,就是以后老的狀態。這位媽媽想要孩子長大后能孝順自己,只怕很難很難。
雖然我們不好判斷,3個孩子的反應,到底是冷漠還是被嚇傻了不知所措。但一個人將來對父母孝不孝順的態度,確實從小就會表現出來。
長大后不孝順的孩子,從小就有4種表現,希望你家娃一個沒占。
孩子越長大,就越有自己的主見。當他們的想法與父母不一致時,就會表達出來,以此發展自己的個性。
這種反抗,當然屬于正常現象,父母不需要太過擔心和打擊。
只是,有些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面對與父母的不同意見,他們不是惡語相向就是故意對著干。
他們會認為,父母的付出都是理所當然,而一旦父母做得沒有令人滿意,他們就會大喊大叫,甚至出口傷人。
比如我見過一個男孩,他媽媽為了給他做紅燒肉,跑了好幾個地方,最后回來得有些晚了。
男孩不但不感激,還抱怨說這點小事都不好,害他餓肚子。
媽媽說自己也很累,他要是真餓可以先吃點東西墊一下。沒想到聽了這話,個子快趕上媽媽的男孩,一把將媽媽推出門外,并且直接將門反鎖,說要讓媽媽「長個教訓」。
如今的孩子比以前嬌貴,家里大人們也都比較寵愛,這就導致,孩子們似乎少了些基本的尊重。因為被百依百順慣了,當大人某一點沒有依從時,他們就難以接受,從而發脾氣、吼叫。
如果這樣的相處模式形成習慣,孩子長大后依然會好父母順著他們,當發生分歧時,他們很難還記得父母的恩情,而有可能相處成「仇人」。
這樣的孩子,將來自然難以孝順。
很多時候,包括我自己,面對孩子時,總是想著把最好的留給他。
比如買的零食水果回來,遇到孩子喜歡吃的,我們大人基本就不會吃,全讓給娃了。或者出門買衣服,明明自己看到了喜歡的款,但就是覺得貴或者不值得,從而舍不得。而孩子要買什麼,我們幾乎是毫不猶豫地就買下。
這種情況多了,很容易讓孩子形成錯覺:我在這個家里是最重要的那個。
當家里有什麼好東西,他總是想著,這是我的。慢慢的,孩子就容易形成自私的性格,并且想要霸占自己喜歡的東西,不懂得感恩。
而且,孩子會覺得,家里的一切都是他的,大家都要聽他的指令。他也逐漸成為了「小霸王」,而家人成為了他的「仆人」。
這樣的孩子長大后,很難覺得自己將來要孝順「仆人」,反而覺得家人為他付出不多、給的不夠。
當父母提出一點自己的需求,他會覺得這是過分的,從而不愿意滿足。這樣的孩子,將來也是很難做到孝順的。
「那還不是因為你。」這句話是很多孩子的口頭禪,遇到事情就推卸,不愿承擔自己的責任。
比如明明是自己睡懶覺遲到了,他會抱怨父母為什麼不多叫他幾遍。又比如自己某件事不如意,他會把責任推到父母頭上。
我在網上看到一個人吐槽,說自己在一個小城鎮工作,跟他理想的生活差太遠。而他認為,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是父母能力不夠,不能像別的爸爸媽媽那樣,給他太大的助力。
不難想象,當以后這人的生活不如意時,他馬上想到的,就是責備父母。這樣的人,想要他心疼、孝順父母,只怕很難。
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眼里只看到自己,看不到他人。
以自我為中心,孩子就會只想讓別人圍著他轉,自己卻不愿意多付出。他們考慮問題,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尤其遇到利益相關的問題時,他們首先考慮的,是自己。
即便某些事情,會給別人造成傷害,但只要對他有利,他就會堅定地站在自己這邊。
這類孩子,將來長大后,很容易由于利益問題與父母產生沖突。比如覺得父母偏心、覺得父母給的太少等。
而當父母掏盡所有給了他后,他就不會再反過來孝順父母。
一個人的質量,是從小就培養出來的。我們在關注孩子成長的同時,還要多注重孩子品性的培養,只有培養出一個有責任心、懂感恩的孩子,我們將來老了后,日子才會好過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