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的都是天意,擁有的都是幸運,不完美又何妨,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阿雅長相平凡,性格安靜,一直以來給人的印象就是比較溫柔隨和的,不喜與人爭吵。已經是43歲的阿雅,沒有刻意去裝嫩,而是靜靜的詮釋出歲月沉澱出來的氣質,活成了歲月靜好的模樣,優雅老去的樣子真美。
從當年紅遍大街小巷的《銼冰進行曲》的鬼馬精靈,到清純美麗的《壁花小姐》,從《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外景主持人到首次擔任《愛呀!幸福女人》的製作人,阿雅成功的從一個小女生脫變成了一個知性的女人。從《幸福迷途》到《粉紅女郎》,她向觀眾展現了一個不一樣的阿雅,一個特別會演繹的阿雅 。
從主持人到歌手到演員,每一件她都做的一絲不苟、認真嚴謹,舞臺上她的笑容是讓人最印象深刻的,是那麼的灑脫開朗,富有感染力。對待工作連細節都不放過,私底下像個孩子般活潑,這就是百變的阿雅,一個傳奇般的女人。
01
用討好換合群
關于阿雅「醜小鴨」的過往,很多人都略有耳聞。
其中最出名的,大概就是在華岡藝校的「七仙女」組合時期。
小s曾說,學生時代的阿雅,是個「搞笑型的丑角」,是可以被人隨便開玩笑,呼喝著去買早餐的角色。
年輕時的阿雅,個子不高、相貌普通,但卻懷著做藝人的夢,母親曾勸她「你不是吃那碗飯的人」。
但阿雅有自己的想法,做藝人是她的理想。
考進美女如雲的華岡藝校後,因為和小s的相識,加入以大s為中心的姐妹團。
沒特色的阿雅,是當時群體中最沒存在感的人。
于是,她主動變成群體中的搞怪擔當,連笑容都充滿誇張,「你看我當時的每一張照片,笑起來嘴巴都是歪的。」
年輕時為了合群,很多人都會不自覺地討好那些風雲人物。
在《所有流過的眼淚,都會變成鑽石》一書中,阿雅說了一段自己的經歷。
一天,大S說第二天早上要吃包子,阿雅開始忐忑,因為那家包子店很有名,早早排隊也不一定能買得到。
第二天,阿雅早早起床去包子店排隊,可惜偏偏運氣不好,差兩個人到她的時候,包子賣完了。
她立刻跑去附近的早餐店,豆漿,蛋餅,飯團,蘿蔔糕各來一個,希望大S能看上其中某一種。
然後,阿雅氣喘吁吁跑去學校,等大S進到教室,顫抖地把熱氣騰騰的早餐放在大S的桌上。
大S輕輕瞄一眼桌上的食物,「這是什麼?」
阿雅語速飛快地向她解釋買不到包子,極力推薦面前的早餐又熱又好吃。
沒想到,大S正眼都沒瞧一下,直接拿起早餐袋,往身後大力一扔,早餐袋「嗖」地一下落入了垃圾桶。
當時的阿雅,拼盡全力才壓抑住委屈的自己,「我扁了扁嘴,努力不讓眼淚掉下來。」
卑微、討好,是阿雅早期維持這段友誼的方式。
02
友誼下的成長
朋友間的相處模式,或許在最初定下來後,就再難改變。
去年,《我們是真正的朋友》中,大S對阿雅的「友誼」,就讓很多人不適。
有一次,四姐妹坐一起,聊到某贊助商的粉底,大家都說感覺這款很高級,阿雅順勢誇大S「你的臉很高級」。
收下這句讚美的大S,卻理所當然地回懟一句「阿雅,你是我們當中看起來最不高級的」。
同樣是追星,大S為偶像木村拓哉流淚時,朋友為她感動。
可阿雅剛開口談偶像劉德華,大S就捂住頭喊:「閉嘴」,小S也跟說:「我不想聽。」
無奈的阿雅只好和工作人員,聊起她和偶像合作的事。
阿雅說完後,大 S 還冒出一句:「劉德華不需要她這樣的人來宣傳,被她喜歡真倒楣。」
這些自然地貶低、嘲笑,雖然有節目效果的因素在,但顯然,當年學生時期的相處方式,一直被延續到了現在。
慶倖的是,阿雅沒在這些打壓中越變越自卑,反而一直在成長。
她這樣形容大S:
「大S像玫瑰,如果你不瞭解她的話,可能有時候會以為她是帶刺的,但是你瞭解她的話會發覺,因為有些人就是這樣子。
所以要懂得欣賞這樣的朋友,因為當你認識她內在的柔軟美麗的時候,你會愛不釋手。」
在書中,阿雅也表達過自己的友情觀:
只要她本質上是一個好人,只要你懂她那另類的對人好的方式,你就稍微包容一下她的脾氣。
因為,好人不一定有好脾氣。
和幾十年不變的傲慢朋友相比,阿雅就像一個已經成長的大姐姐。
不會再為朋友的態度強忍淚水,也不必刻意裝傻扮醜,如今面對朋友的毒舌,她只笑笑不說話。
謙遜包容的背後,是早已修煉強大的內心。
我開始理解,蔡康永對阿雅的那句評價:
「我知道阿雅對人生的豁達和韌性,絕對不是那些一碰就碎的洋娃娃比得上的。我相信她同意人生的笑中帶淚。」
03
事業嶄露頭角
雖然很多人為阿雅鳴不平,但單方面霸淩的友情,肯定是無法長久的。
長達二十幾年的友情,靠的不只是單方面的忍讓,也有相互的扶持與幫助。
阿雅曾經說過,S姐妹是她的貴人,這話也確實不假。
藝校畢業後,相比大小S的爆紅,阿雅顯得過于普通。
1996年,大S向製作人推薦阿雅做《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外景主持,就此阿雅正式踏入臺灣娛樂圈。
3年後,阿雅發行個人專輯,憑藉《銼冰進行曲》走紅臺灣。
到2001年,阿雅正式搭檔吳宗憲主持《我猜》,這是當年最強大的綜藝節目之一。
事業發展得順風順水,可漸漸地,阿雅感覺到自己走入了瓶頸,「我很清楚,再待在這個環境,我也沒有什麼新的火花」。
于是,2006年,在事業的巔峰期,阿雅選擇放下所有,獨自赴美遊學。
在瞬息萬變的娛樂圈,做出這樣的決定顯然不容易,媽媽勸她「娛樂圈很現實的,等你回來誰還記得你?」
吳宗憲也提醒她,一旦離開這個環境,再想回到原來的位置可不容易。
但阿雅很堅定,她不想單純為了賺錢而繼續工作,她認為能開發不同的自己,才是對觀眾和自己的負責。
于是,她果斷暫別娛樂圈,在異國他鄉開始為期15個月的遊學。
此次遠走,也成為她人生的關鍵轉捩點。
04
好的人生,不怕重頭再來
從美國回來後,觀眾突然發現,從前那個扮醜、誇張搞笑的瘋丫頭,變得不一樣了。
她依然搞笑,但卻更加收放自如,還增添了一種知性氣質。
2008年,這是阿雅返回臺灣的第二年,她和吳宗憲一起,奪得臺灣金鐘獎最佳綜藝節目類主持人獎,事業再回巔峰。
可正當觀眾漸漸習慣這個「新阿雅」後,她又再次告別《我猜》,轉戰內陸。
事實上,早在2007年8月的《康熙來了》中,阿雅就說過:
「不要只是在那邊搞笑,或者只是講身材什麼的,想要做有內容和有趣的節目。」
所以也不難理解,為什麼她會勢頭正好之時,再次急流勇退,尋找新的發展。
2010年,阿雅開始在大陸做節目、演話劇、唱歌、出書……
很明顯,這年阿雅已經在嘗試轉型,可對一個以搞笑出名的演藝人來說,轉型之路困難重重。
來到大陸後,多年不溫不火的發展,被媒體調侃「北漂多年事業毫無起色」。
直到18年,由阿雅發起、製作的《奇遇人生》橫空出世,她給了所有人一個驚喜。
這檔在豆瓣拿下8.9高分的綜藝,讓她的轉型大獲成功。
摸索著轉型的10年,被她稱為「一個探索自己的過程」 ,她說自己花了很大力氣才明白自己要什麼、想做什麼。
為了成為節目製作人,實現自己內心的構想,她默默堅持了10年。
05
理清內心,才能理順人生
朴樹曾經問阿雅:「最早知道你是唱‘紅豆大紅豆’的,你是怎麼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呢?」
阿雅說:「那時候年輕,以為生活只能有一種方式,後來才發現,不是這樣的。
人生就這一輩子,如果不用一個自己覺得最好的方式,去試一下,你不會知道未來會怎樣。」
很多人有同樣的疑問,為什麼搞笑出身的阿雅,轉型成知性、溫和,卻一點不讓人都不違和?
我想,除開10年的漫長轉型期,一個關鍵因素是,轉型後的阿雅是真實而又自然的。
或許如今的阿雅,才是她最真實的一面。
與其說她轉型成功,不如說她終于展現出真實自我。
阿雅在某次採訪中,說過這樣一段話:
有一天我就想通了,如果我一直跟人家比較,我真的會把自己給累死。如果我總是在羡慕別人,在不自信,這些東西對我的人生有幫助,那我就不自信到老好了。
可是這些東西對我沒有幫助,不但如此,它還會把我給束縛住,讓我的世界越來越小。
我相信這是阿雅最真實的感悟,因為你會發現那些能朝著一個目標,堅持多年的人,往往是早就理清內心的人。
好了,這次的分享就到這,喜歡點贊加分享,小編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