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寶寶很黏人,但是有些寶寶卻不黏人。有些家長覺得黏人的寶寶很「煩」,所以非常羨慕那些不黏人的寶寶,但是有些家長卻認為寶寶黏人一些比較好。
小藍的寶寶就是一個比較黏人的寶寶,自從寶寶出生之后,就一直對小藍非常的親近,干什麼都要小藍在身邊,并且無論什麼時候都必須看到小藍。
有時候,小藍做個飯、上個廁所啥的,孩子也要時常叫一聲媽媽,確保小藍并沒有離自己太遠。
這樣的黏人程度,真的讓小藍覺得有點太累了,不過,是那種幸福的累。但同時,小藍也覺得孩子還是不要太黏的比較好。
所以,小藍就比較羨慕小綠的寶寶。小綠的寶寶和小藍的不同,雖說也是差不多快一歲半了,但是小綠的寶寶卻從來都不黏人,自己玩的時候,媽媽在不在身邊寶寶根本就不操心。
有時候找不到媽媽,寶寶也不會哭鬧,感覺就是非常的「懂事」,這讓小綠非常的省心。而小藍也是因為 這個原因十分羨慕小綠。
不過,10年之后,這兩種不同孩子的性格卻發生了較大的差距
▶兩種類型的孩子的自信程度不同
在自信方面,很多人可能會覺得,不黏人的孩子更有自信,黏人的孩子會相對沒有自信。
但是事實恰恰相反,小時候比較黏人的孩子,在長大之后將會更有自信心,而那些不黏人的孩子,反倒可能會變得自卑。
黏人的孩子,其成長軌跡中時時刻刻都有家長的存在,所以孩子在行為做事的時候,都可能會及時的受到家長的指導與糾正。
同時,孩子因為有家長這個堅實可靠的安全感來源,所以在做事情的時候將會更加的積極,不會太過于顧慮事情的成敗因素。所以,孩子的自信心將會更高一些。
而不黏人的孩子就不一樣了,這樣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因為不喜歡去依靠家長,所以對事情的分析將會更趨于負面一些。
也就是在對待同樣一件事時,正常人考慮的是「如何完成它」
,而這些孩子卻考慮的是「我會不會失敗」,一旦發現自己可能會失敗,不黏人的孩子就可能會放棄,長此以往,也就開始變得自卑了。▶兩種類型的孩子對待感情的態度不同
黏人的孩子,在長大之后,對于感情的認識將會更加的深刻, 并且對待感情也比較認真,相信各種情感的存在。
但是對于不黏人的孩子,感情幾乎就是莫須有的東西,不真不實,沒有可靠性可言。
黏人的孩子在小時候充分的感受到了來自家長的情感因素,長期的與家長互相牽掛導致了情感的進一步升華,大大的提高了親子關系,所以孩子對于情感的認識程度與信任程度都將會更高一些。
但是不黏人的孩子,在小時候并沒有和家長產生增多的感情羈絆,也沒有太多的感情交流,從而導致親子關系比較一般,孩子無法深刻的認識到感情的作用與魅力。
在長大之后,自然也就不會太過地信任感情,甚至認為感情只不過是過眼云煙而已。
▶兩種類型的孩子交際情況不同
黏人的孩子,在長大之后的交際圈一般都是比較豐富的,并且善于維護自己的朋友。
但是不黏人的孩子,卻往往只會擁有一個松散的朋友圈,和別人的關系一般不會很深,并且也沒有什麼真心的朋友。
黏人的孩子,其實在小時候就在不斷的進行交際鍛煉與交際知識學習,因為這些孩子在「黏人」的過程中,就逐漸的掌握了哪些交際方式能夠獲得較好的交際效果,哪些交際方式會出現不好的結果,從而優化自己的交際行為。
但是不黏人的孩子,從小就沒有什麼交際方面的知識,長大之后,真正需要進行社會交際的時候,卻往往沒有一定的交際知識與關系維護手段,從而無法實現朋友圈的穩固,甚至無法交到一些真正的朋友。
▶兩種類型的孩子能力發展不同
黏人的孩子,往往在長大之后會比較出色一些,無論是個人思維還是能力,都能夠擁有非常優秀的表現。但是,不黏人的孩子就不同了,其個人能力往往會弱一些。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安全感。如果說孩子的安全感充足,那麼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將會獲得更多的積極因素,但是孩子的安全感不足的話,將很可能會出現一些做事畏首畏尾、不自信、自卑、內心恐慌等情況,從而嚴重地干擾孩子的能力發展,讓孩子失去成長的機會。
所以,整體來看,還是黏人的孩子將會發展得更好一些。雖說孩子獨立是好事,但是過早的讓孩子獨立反而不是好事,所以,家長如果發現家里的孩子一點都不黏人,就需要注意了。
要盡快采用合理的方式增進親子關系,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是需要對家長進行依靠、信任的,從家長的身上自己是可以獲得更多的安全感、知識和能力引導的,這樣孩子才會成長的更加出色。
寫在最后
家里面有黏人的寶寶,其實是一件幸事,媽媽們可不要嫌棄這樣的寶寶,因為在不久的未來,寶寶很可能會成長得超出家長的預期,令你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