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內心強大的孩子,從小給他這幾種心理營養
2022/10/23

1

安全感這個詞,常常被我們提起。

可常常不知道如何去呵護。

有媽媽說孩子很愛哭,你稍微說他幾句,就哭了起來,受不得一點挫折。

有媽媽說,孩子膽子小,上小學了還不敢自己一個人睡。

還有的孩子,非常黏大人,自己一個人不敢出門跟其他孩子玩。

……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都會遇到一些這樣的煩惱。

這是不是孩子缺乏安全感呢?

要怎麼做,孩子才能擁有強大的內心,來面對這個世界帶來的挫折和壓力呢?

如何才能讓孩子學會在逆境中前行呢?

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父母一定要先看看自己是不是呵護了孩子的安全感。

前幾天,有一位朋友說帶四歲的兒子去學游泳,想要孩子去變得勇敢一點。

可是沒想到,孩子反而變得更膽小了,現在連水都不敢下了。

他說那天也怪自己太心急。

本來經過幾次的接觸,孩子已經能夠一個人靠泳圈玩一會。

那次他突發奇想,覺得不能總是這樣,要逼一逼孩子,讓他勇敢一點,學得更快。

所以他哄著孩子下水了,沒有拿泳圈,說自己會保護孩子。

可中途卻故意放手,想練練孩子的膽子,結果讓孩子嗆了幾口水。

沒想到孩子就不下水了,不管爸爸怎麼哄,都不管用了,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說起游泳這件事,我也陪小小魚去游過。

還記得那時候他也不敢下水,我給他示范,然后跟他保證,爸爸會拉著你,慢慢來。

他一點點打開防備,跟著我下水了。

我也沒有急著讓他學會游泳,先讓他開心地玩水,讓他覺得自己所處的環境是安全的,覺得大人是可以信任的。

因為對孩子來說,可以絕對信賴的、能保護他的父母,或其他的重要養育者,是形成安全感的重要基石,而安全感也是最重要的心理營養。

在這方面,父母不能隨意開玩笑或者去試探。

2

讓孩子感受到環境的安全,相對是容易的。

而讓他們的內心構建穩定的安全感,卻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心血。

培養內心強大的孩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就在你平常陪伴孩子的點滴之間,在孩子成長的每一步,父母能耐心地陪在孩子身邊,跟他建立健康親密的依戀關系。

那天在醫院檢查身體,在抽血處,我按壓著棉球休息了一會。

指尖采血處有一個孩子在那狂哭不止,媽媽費勁地按壓著孩子才完成抽血。

下來之后,媽媽拍著他的肩膀,大聲說:「不許哭,不是說了要勇敢嗎?你還是男子漢嗎?」

可是孩子渾然沒聽,還是大聲哭著,媽媽就僵持一會,邊絮叨著,邊拉著他下樓了。

還有一個四歲左右的男孩,在那里排隊等候。

他爸爸在他的身邊,我見他還給孩子示范握緊拳頭,「你這樣握緊,然后松手,血就會流到管子里,不會疼,很快的。」

孩子安靜地聽著爸爸的示范講解,抽血的時候頭稍微轉到側面,就完成了。

其實,孩子們幾乎都會怕針頭,有很多的大人也怕。

這小小的困難其實不難,可也需要一點勇氣來克服恐懼。

特別是對剛開始扎針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

假如父母如果能耐心地跟孩子描述一下那個痛楚。

真實地談就好,告訴孩子,會有一點疼,但是一會就好了。

還可以像那位爸爸一樣,告訴孩子一些需要注意的事,為什麼要這樣做。

這樣能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而且我們對一件事知道的越清楚,反而就不會害怕了。

只有那些深不見底、毫不知情的黑洞,才會帶來無邊際的恐懼。

我們常常說要培養內心強大的孩子。

那首先就要認同孩子的恐懼,陪在他們身邊,教會孩子去如何面對即將發生的事情,找到辦法,克服困難。

讓他們感受到你的支持和接納,這樣才不會讓孩子變得不知所措。

3

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心理承受能力差。

遇到挫折就會習慣性地逃避。

他們的行為會表現得退縮懦弱,焦慮而自卑,面對挑戰,他們寧愿不做,因為不做就能避免自己出錯。

一次考試的失敗,幾乎就讓他放棄學習,逃避考試。

想著早早地去結束學業,去外邊打工做事。

可是到了外邊一看,發現學一門本領也太難,又繼續逃避。

這類孩子,他最后會陷入「逃避現實」的心理障礙之中。

他們會變得自欺欺人,為自己的逃避找到理由。

會攻擊嘲笑那些努力、勤奮的人。

覺得自己的選擇才是有「個性」,有「勇氣」。

在中小學階段,學習上遇到困難,最后自暴自棄的孩子,往往容易陷入這種心理障礙之中。

最后變得酗酒、抽煙,在外邊打架斗毆。

父母有必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孩子勇敢、自信的質量。

要去引導、理解、信任、鼓勵孩子。

有一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電影《恩賜妙手》。

里面的主人公原型就是傳奇醫生本·卡森,他曾是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少兒神經外科的負責人,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腦部連體嬰兒分離手術也是在這里完成的,而手術的操刀人就是本·卡森。

本·卡森從小在貧民窟長大,考試經常得0分,同學曾嘲笑他是全球最笨的孩子。

單親母親索尼婭為了養活卡森和哥哥寇提斯,每日辛苦工作。

他自己也開始懷疑自己了,每天就是跟哥哥在家里看電視過日子。

但是媽媽規定兩個孩子每個星期只能看兩檔電視節目,然后送他們去圖書館看書,并要求寫閱讀匯報。

閱讀打開了兩個小男孩的新世界。

他們很快沉迷在書海中,如癡如醉。

而且他們的媽媽告訴本:」你不是最笨的孩子,你只沒善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而已。」

母親的鼓勵加上孩子自己的努力,終于成為醫學大師,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4

當孩子遇到困難,不敢嘗試時,不要著急去批評教訓。

而是跟他說「去試試看,我們不能沒做就放棄哦」

如果嘗試的時候,失敗了。

也不要生氣地去指責孩子。

而是可以跟孩子說「沒事的,我們再來一次」。

小小魚特別喜歡拼搭積木。

記得有一次他拼一只恐龍,在那里鼓搗了半天,最后紅著眼睛來找我。

「爸爸,這個地方我總是拼不好。」

「你檢查了步驟嗎?有沒有錯?」

「我檢查了,還是拼不好。」

「別急,再來一次好不好。」我跟他說。

然后他耐著性子又去檢查了一遍。

這次他終于發現了,原來自己把一個部件拼反了。

我看到他這時很高興。

「所以,遇到了困難,不要著急,再來一遍就好。」

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孩子難免會哭泣、想放棄。

父母一定不要去批評孩子,也不能不管不問讓孩子放棄就算了。

我們應該參與進來,鼓勵孩子試試看,有時告訴他們,可以再來一次。

這樣的經驗,會讓孩子不會那麼畏懼困難。

而且也不會那麼輕易就放棄。

5

生活,總是會出難題給我們。

于孩子也是如此,他們在學校,也會有學業、交友等各種壓力。

當孩子情緒低落,甚至說不想去學校了。

父母一定要記得找到原因,安慰孩子。

從小讓孩子知道:爸媽相信你,再難也不要走極端,總是有辦法的。

有了父母的愛和支持,孩子的內心會慢慢變得強大。

那些內心溫暖、眼里有光的孩子,就算哪天遇到了生活帶來的困難,他們也能逆風而行。

就算哪天被黑暗包圍,他們也能突圍出來,尋找光明之處。

家,應該是孩子心靈的加油站,給孩子加滿心理營養。

讓孩子能感受到滿滿的愛和安全感。

精選推薦
七位女護士完美詮釋「人間精靈」,這部劇必看!
2023/11/04
甜蜜結婚or遺憾收場?揭秘日本娛樂圈5對情侶的悲喜人生
2023/11/04
平成30年的廣告界,她是唯一能與木村拓哉相提并論的人
2023/11/04
9歲替父還債2千萬,25歲被丈夫背叛,負債6百萬,今終遇良人,網贊:否極泰來
2023/07/05
張柏芝三兒子正臉照曝光!長子高大粗獷次子帥氣,小兒子「混血臉」太像她
2023/07/05
小小彬「推掉巨額酬勞」回歸校園變身資優班學霸,10年後近照曝光,肉臉全消「成小鮮肉帥哥」網友直呼:認不出
2023/07/04
「身家過百億」20年不變「不老童顏」林志穎台北豪宅曝光,里面竟全是這種高科技,羨慕了!
2023/07/04
消失17年!八點檔女星嫁美國「45歲產下雙胞胎」 「甜曬三男人背影」頂金髮身材辣到爆
2023/07/04
賈靜雯與黃聖依罕「同框」!同是失去美顏和濾鏡後,網友:一個是真美一個卻不可言喻
2023/07/04
謝金燕替父還完2億債,45歲終活出自己!買上億豪宅只為躲避狗仔,鄰居都是名人,「走到大門得搭接駁車」網友:好想和你做鄰居
2023/07/04
娛樂圈六大容顏不老的明星,趙雅芝僅排6名,第一名看得心都醉了!
2023/07/04
59歲的張學友帥氣不減當年,私底下做人很低調,19歲的女兒出鏡真美,樣子格外的清純可愛,網友:基因好
2023/07/04
一代女神繆騫人近況,曾紅極一時迷倒周潤發謝賢,63歲氣質仍出眾網贊:知性、靈動
2023/07/04
「恐龍哥」林偉亮,從型男變身方丈,身材高大六塊腹肌,33歲時忽然大徹大悟,出家11年容貌大變,網友:要學會放下
2023/07/04
「愛家好老公」人設大翻車!宥勝爆外遇2年,妻曾認「他過偽單身生活」 潰堤哭喊:為什麼又是我
2023/07/04
44歲陳怡蓉與友懟臉拍合照曝光,顏值「斷崖式」變化讓人認不出:昔日女神竟成路人臉!
2023/07/04
陳喬恩早年出席電影節紅毯,禮服穿的凹凸有致,美得一點不像70后
2023/07/04
自以為很紅的他,堅持要在鳥巢開演唱會,卻無人捧場「賠千萬豪宅」
2023/07/04
Apple發長文解答跟陳建州關系「沒不正常」:你們抹黑的是一個女生清白
2023/07/04
黑人買網軍沒付錢?「臉書遭反攻洗版」網見1句話笑出來:實錘了
2023/07/04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