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這件事,沒有什麼標準課程,更沒有通關秘籍。
每家的戶型、風格、生活習慣都不一樣,想抄作業非常難,大家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
今天主要講講第二次裝修這個話題,和好物推薦或避坑合輯不太一樣,這次小編主要打算從 裝修觀念的角度,討論一些更有價值的話題。
裝修前
應該想明白這些問題
#請設計師
就要請專業的
現在說的設計師,不是銷售型設計師,不是帶貨型設計師,至少是受過系統教育的 獨立設計師。
好的設計師,會幫助你 梳理需求、預估成本,根據你家的實際情況量身定制,不套模板,不用擔心和別人家「撞衫」。
紅綠撞色的高顏值效果,依賴于設計師的色彩把控能力,
同時在施工時,專業設計師也會進行技術審核和跟進,確保方案的落地效果。
當然設計費的話,一般 不要超過裝修總支出的10%,預算控制在自己的接受范圍內。
#不追求「一步到位」
這個「一步到位」,其實在買房的過程中就有體現,為了能多住幾個人,從兩居室升級到三居室。
在一些采訪中,我們也發現很多新婚夫妻,暫時沒有生娃打算,父母偶爾來住,卻提前為他們準備了臥室。
家里一共三個臥室,平時閑置率2/3。準備一間根本不去的次臥,還不如做成多功能房,滿足自己的興趣愛好。
#少問別人
多了解自己的生活方式
首先要有「主人公」意識:家是你自己的,別人的觀點、經驗并不足以影響你自己的生活。
那些自己請工人,用一點錢就搞定裝修的人,注定不會建議你請設計師,買大牌軟裝家電。
父母雖說是「過來人」,但客觀來講,只是有裝修的經歷,很多經驗并不適用于現在。
所以想要更好的效果和功能,還是要多了解自己的生活方式。
至少要落實到」 平時看不看電視,有沒有二娃計劃,居家辦公頻率高不高」這些具體的點上。
#首先是好住
其次是好看
網上的爽圖爽文,很多是為了博眼球,也不一定有實際的參考價值,反而太多 碎片化的信息,可能會讓你誤入歧途。
拱形元素雖好,但施工要求極高,細節上不注意會出現各種問題
小編始終認為,衡量家庭裝修是否成功,不只在于「畢業照」的驚艷,住的舒服才是最重要的。
對于臥室來說,設計、收納、配色、燈光都不一定是最主要的,安靜的睡眠環境才是臥室的本質。
同理,與其選擇復古文藝造型的開關插座面板,不如預留充足的插座數量。便捷的使用體驗,要遠勝于初見時的驚艷。
好住的另一個層面,則是 合理的動線規劃,除了方便的洄游動線,廚房洗、切、炒動線,還有更多動線值得開發。
比如洗衣動線,理居設計這個復式案例,把洗衣機、烘干機從一樓的主衛,調整到二樓衣帽間的旁邊。
每次洗衣服,不用把衣服再抱到樓下(需要烘干的衣服,還要多下樓一次放進烘干機),至少減少了一次上下樓的時間。
總之,在裝修前期多一點思考,就多一點省心。
裝修過程千萬別馬虎
#給新家多一點「陪伴」
這里的陪伴,指的是裝修時 多去工地走走,畢竟是自己的家,多上點心沒毛病。
真的有可能一不注意,膩子粉就摻膠水了,施工進度挺快的,但是健康隱患也是持續的。
瓷磚、地板和定制柜板材到貨之后,別著急安裝,先核對與合同簽訂的 型號和數量是否一致,如果有異常馬上聯系售后。
家里裝修期間,一些常用的耗材也要多上點心,比如工人師傅隨手拿的玻璃膠,大多是低價的劣質膠,氣味大,時間長了還容易發黃。
這時候最好多備一些優質玻璃膠,中性的酸性的都準備一些,多花一點錢換來以后十幾年的安心。
#最好請第三方監理
在特定的驗收節點,第三方監理會進行詳細的檢查,之后整理出問題清單,讓裝修公司解決。
問題不解決,業主就不簽字,這一招還真管用,裝修公司因此換了工長(估計更想換業主)。
當然要是請了設計師的話,施工落地的過程設計師也要全程參與,確保效果落地實現。
他們說
這些錢沒必要花
經歷過裝修的朋友們,帶著遺憾的心情,告訴小編這些錢其實沒必要花。
#非必要的功能
一些新科技、黑科技的出現,總是伴隨著神秘的面紗和高昂的價格。我們不否定黑科技,當然站在家的角度來說,用著舒心最重要。
比如小編的一位同事吐槽的 零冷水燃氣熱水器,雖然滿足了隨時用熱水的愿望,但比普通型號貴了兩倍的價格,對體驗提升有限。
平心而論,零冷水是剛需嗎?
用她的話來說,還不如多等一會兒熱水,把這幾千塊的預算,花在家里別的地方。
相比這幾秒鐘的「溫暖」,持續的恒溫的熱水器,對體驗提升的感知才更明顯一些。
類似的還有自動翻蓋、燈光幽暗,半夜能給你嚇一跳的智能馬桶,塞冰塊就能降溫,吹的你全身濕氣爆表的空調扇。
如果實在難以辨別,就多問問身邊用過的朋友,或者加入「等等黨」。
很多產品的問題,等一等就發現了,就算沒有問題的話,等一等價格可能就跳水了。
#「落灰神器」要慎選
裝修前視覺動物,裝修后隱形家務,說的就是這些落灰神器。
復雜的吊頂、吊燈、鏤空雕花造型、開放格柜子、衣柜的百葉門,都是隱形家務的重災區。
家里要是有個勤快人,這樣的造型要慎選。
這些「落灰神器」也并不是無解,裝上新風機就是個不錯的辦法。
#「錦上添花」的不著急選
和上文「新家不要一下子填滿」的觀點一樣,一些非剛需類的選項,沒有必要著急一次性配齊。
包括掛畫、擺件、植物這些錦上添花的軟裝,選擇性太多,沒有必要短時間內買全。
當你買了大茶幾,你發現客廳需要一塊運動空間。
當你掛了滿墻掛畫,你突然發現,大白墻有時候更香。
有時候適當的留白,對于裝修而言也是一種有益的「緩沖」。
有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哪些是家里的必需品,哪些是錦上添花,哪些只是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