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發現了沒?
每個孩子小時候都是好奇寶寶,腦子里有十萬個為什麼,每天圍著父母問個不停。
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很多家庭親子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
有一位父親抱怨:「我跟女兒的微信聊天頁面,只有轉賬信息。」
作家麥家曾自曝:「整整三年,青春期的兒子沒跟我說過一句話。」
這樣的情況并不是個例。
一項針對20870名中小學生的調查顯示:
僅有26.73%的孩子,有了心里話,最想告訴的是父母,而且這一比例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
一位心理專家直言,不懂親子溝通的父母,都把話嘮養成了「啞巴」。
為什麼孩子跟父母,越來越無話可說?
葉一茜曾在微博抱怨,跟女兒森碟對話,每一句都是ending。
父母只看到孩子叛逆、冷漠、不聽話,卻沒有意識到,孩子反抗的不是父母,而是不恰當的溝通方式。
首先,有些父母沒有傾聽的意識。
每一個不愿意訴說的孩子,背后都站著一個不會傾聽的父母。
他們的潛意識,并沒有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看待,也不在乎孩子的感受如何。
作家麥家跟兒子漸行漸遠,導火索就是一個巴掌。
兒子跟同學打架,老師把麥家叫到學校,麥家沒問緣由,甩手就給兒子一個耳光。
回到家后,兒子關上了自己的房門,同時也關閉了朝向父親的心門。
是麥家親手打斷了他跟孩子之間的溝通橋梁。
2018年的《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顯示:
在孩子感到不被父母尊重的情況中,「我做錯事時,家長總是不聽解釋就批評我」、「家長從不認真聽我把話講完,總是打斷我」占了很大的比例。
溝通是雙向的,一方堵住了耳朵,另一方就干脆閉上了嘴。
其次,有些父母的溝通方式過于粗暴。
前一陣,作家蕎麥在微博上分享了母親知道自己陽后的第一反應。
這是典型的中國式的親子溝通,沒有共情和接納,而是習慣性地否定和忽略孩子的感受。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
「學校有小朋友欺負我。」
「他只欺負妳一個人嗎?妳得從自身找原因。」
「老師上課講了一個笑話,好搞笑。」
「沒用的事妳可來勁兒了,正經事一點兒不做!」
「放學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
「妳肯定是不好好走路,跟同學打鬧了,活該!」
這些評判、否定、責罵,根本算不上是溝通。
電影《小孩不笨2》中有一句獨白:「大人經常以為,跟我們說很多話,就是溝通了,其實他們都是跟自己講,自己爽。」
孩子主動跟親近的人交流,袒露自己的喜怒哀樂,是希望他們能夠跟自己感同身受。
但父母忽視孩子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暗示孩子「妳還不夠好」,逼著孩子一步步關上自己的心門,毀掉一段本該很溫情的關系。
不會好好溝通的父母,養出沉默寡言的孩子
相聲演員于謙曾被問道:「妳最怕兒子和妳說什麼?」
他回答:「最怕他什麼都不說,因為妳不了解他, 就走不進他的世界。」
黃磊也說過:「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跟父母溝通。」
《百家講壇》趙玉平老師講過一個案例。
孩子走出房間喝水,媽媽問:「兒子,作業寫完了嗎?」
孩子聽了暴跳如雷:「能不能別問了?」
媽媽找到趙老師:「我還什麼都沒說,他怎麼就炸了?」
跟孩子溝通后,趙老師得到了另一個版本的親子溝通:媽媽每天都問孩子「作業寫完了嗎」,甚至一天問好幾遍。
如果孩子回答「寫完了」,媽媽會說:「寫完了就坐在沙發上發呆?妳不會再去刷幾道練習題,背幾個單詞?每次都是我推一下妳動一下,妳是為我學呢?」
如果孩子回答「沒寫完」,媽媽會說:「沒寫完就趕緊去寫啊,還坐在沙發上發呆?每次都是我推一下妳動一下,妳是為我學呢?」
不管孩子怎樣回答,迎面都是一頓劈頭蓋臉的訓斥,所以孩子十分排斥跟媽媽溝通。
《非暴力溝通》作者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曾說:評價、指責和命令都屬于暴力溝通的方式,會讓孩子遭受到無形的「精神暴力」。
看過一個案例,15歲的小陶受到校園暴力,向父母求助無果,最后選擇輕生。看到他在遺書中列數了霸凌者的惡行,父母才追悔莫及。
在悲劇發生前的一個月,一直在學校寄宿的小陶突然回到家,跟父母說自己遭受了校園暴力。
但小陶的父母沒有在第一時間站出來維護兒子,而是認為同學間的小打小鬧,大人不需要插手,還責罵兒子擅自逃學回家。
絕望之下,小陶選擇了服毒自s。
家庭是孩子最溫暖的港灣,那為什麼父母會成為壓死孩子的最后一棵稻草?
面對逃學的孩子,如果父母能夠傾聽孩子的心聲,覺察到孩子的恐懼,并耐心安撫孩子,那會不會改變孩子的選擇?
王朔曾經對女兒說:「妳做什麼我都包容,妳在我這兒沒有錯誤。」
他清楚地知道,孩子跟父母溝通,很多時候并不是為了尋找答案,而是需要情感的接納。
一個遭受了校園暴力,回家向父母求助卻不被相信的孩子,他對這個世界該有多絕望?
《擁抱內在的小孩》一書中說:「父母對孩子的情感反應視而不見,就是在否認孩子的情感價值,會給孩子帶來挫敗感、自我認知的混亂。」
一個從父母身上都感覺不到愛的孩子,才是真正陷入了絕望的深淵,沒有了最后的退路。
孩子跟父母有話聊,教育才能起效果
心理學博士賀嶺峰認為:「妳能跟孩子保持正常的關系,妳對他就有影響力。」
親子關系不好,一切教育手段都是零。
而父母怎樣跟孩子說話,就有擁有怎樣的親子關系。
國外一段父親陪女兒玩滑板的視訊火了,網友紛紛表示這是「教科書般的親子溝通教程」。
第一,接納孩子感受。
小女孩第一次嘗試一個新動作,不小心摔了。
爸爸沒有任何責罵嘲笑,而是馬上抱住女兒,溫柔地問她的感受:「妳是嚇到了,還是感覺疼?」
小女孩回答:「很疼。」
確認女兒只是被摔疼了之后,爸爸開始共情式溝通:「這個動作很酷,妳知道吧?有時候就是會摔跤,這很正常。」
想要打開孩子的心房,促進更好的親子關系,父母要管住自己的嘴,接納孩子的感受。
唯有這樣,父母才能打破沉默,聆聽到孩子心靈深處的呼聲。
第二,尊重孩子選擇。
女兒又說:「如果我又摔了,怎麼辦?我害怕,但我真的很想試試。」
爸爸而沒有一味地要求孩子完成,而是讓女兒自己選擇:「有的時候挑戰高難度的動作,就是會覺得害怕。妳可以不做這個動作,這完全取決于妳。」
尊重是溝通的前提,當父母用平等的態度詢問孩子的想法時,他才會積極主動地朝著更好的方向努力。
教育的目的不是贏了孩子,而是贏得孩子,父母尊重了他,他就會尊重妳。
第三,支持孩子行為。
在女兒繼續嘗試之前,爸爸給她詳細講解了動作要領,并表示「我會全程保護妳。」
很多時候孩子不敢嘗試,就是因為缺乏安全感。
而父母的幫助和支持,能夠消除孩子內心的膽怯,進而邁出勇敢的一步。
第四,鼓勵孩子嘗試。
女兒仍然做不好這個動作,有點兒氣餒。
爸爸對她說:「剛剛摔了一跤后,妳又站了起來,克服了摔跤的恐懼,這一點做得真的很好。」
父母稱贊孩子的過程,就是將信心和勇氣灑進孩子心里的過程。
但稱贊孩子的時候,很多父母往往不得其法,不是夸孩子勇敢,而是夸孩子真棒。
斯坦福大學的一項測試證明:
得到關于智商夸獎的孩子,不敢嘗試難度較大的任務;而得到關于努力夸獎的孩子,往往更愿意挑戰難度更大的任務。
因為夸孩子聰明,他會把成功歸因于天賦,容易讓孩子為了避免失敗而不敢迎接挑戰。
被爸爸稱贊「克服了恐懼,這一點做得很好」的女孩,又努力嘗試了幾次,最后終于成功了。
視訊中的爸爸,接納和理解孩子的感受,尊重和支持孩子的選擇,看到和肯定孩子的努力,這套教科書般的流程,值得所有父母學習。
看過一句話,「每一個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舌尖上舞蹈。」
當父母停止指責,看到孩子的感受,誠懇地表達期待,孩子就會向父母打開心扉,一步步靠近父母,成為彼此之間無話不談的密友。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托舉,莫過于家庭有愛;感受到被愛包圍著的孩子,才有底氣面對未來人生路上的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