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離得比較近的幾家親戚就簡單地聚在一起吃了頓飯。
飯后,老太太跟遠在外地的7歲侄女視訊,老太太埋怨道:「你不回來,這年都不熱鬧了。」
沒想到,在一旁的堂姐的兒子浩浩也有點不開心了,問老太太:「那我呢?」
老太太和堂姐面面相覷,這時候小侄女就大聲喊:
「是不是浩浩啊?你也在旁邊呀,之前奶奶還托我寒假回去要給你帶變形金剛呢,可惜今年又沒法回去啦,等下次再給你帶哦。」
不得不感慨,小侄女這腦袋瓜,這情商高的,居然用一句話挽救了極為尷尬的場面,同時還寬慰了兩個人,誰也不得罪,讓我這個做大人的都甘拜下風。
也難怪哈佛大學曾有一項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成功,20%靠的是智商,其余80%靠的是情商。」
現在看來,的確如此,一個孩子就算智商超群,但是情商匱乏,社交能力不足,言語乏味無趣,恐怕在遇到突發狀況的時候也毫無應對能力,搞不好還會橫生枝節。
與之相反的是,如果一個孩子情商很高,表達能力與思考能力都很強悍,那麼就能輕松化解眼前的困難之事,更容易獲得別人的好感。
所以說,為人父母如果想要培養出優秀且高情商的孩子,一定要注重培養孩子的這5個方面。
孩子懂得好好說話,讓人舒服
蔡康永在《說話之道》中寫道:
「你越會說話,別人就越快樂;別人越快樂,就會越喜歡你;別人越喜歡你,你得到的幫助就越多,你會越快樂。」
深以為然。
所謂情商高,就是懂得好好說話。
前段時間,楊子姍在參加節目的時候,把干女兒包餃子接到家里玩。
在吃炸薯條時候,餃子對著干媽一頓夸獎「我感覺你好漂亮」;
同時還會夸干爸吳中天的廚藝精通,做菜特別好吃。
甚至在干爸故意「搶」她零食的時候,她也能大大方方地說:「沒關系!」
而且包餃子年紀雖小,卻懂得去照顧比自己小的弟弟,連屏幕前的觀察員都忍不住夸贊包餃子的情商太高了。
說話,人人都會;會說話,卻是一門大學問。
懂得好好說話的孩子,言語中讓人感受到了和風細雨般的溫柔與鼓舞的力量。
不懂好好說話的孩子,口無遮攔,戳人痛處,令人想要退避三舍。
每個父母,都應該讓孩子學會好好說話,學會多多夸獎和贊美別人,這樣的人,才能讓人久處不厭,心生歡喜。
孩子有幽默感,更有競爭力
英國作家王爾德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黃渤的身體里,就藏著這麼一個「有趣的靈魂」。
在某次采訪會上,閆妮對黃渤說:「我之前合作的男星都是帥哥級別的,我跟你演夫妻,我就知道我要走向丑星的行列。」言下之意,暗諷黃渤長相難看。
黃渤隨即說:「那我跟你演,我就要走向帥哥的行列了。」
恰到好處的幽默,化解自己的尷尬,還贊美了對方。
這樣高情商的人,誰能不喜歡呢?
顏值高固然讓人賞心悅目,但是「幽默感」卻是一個人人格魅力的最大體現,也正因為如此,黃渤的星途之路才能越走越寬敞。
同時,有幽默感的人也更具有核心競爭力。
曾經看過一篇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招聘火星宇航員,有個特殊的要求是——要幽默搞笑。
原來有研究表明,任何去往火星的任務都需要一名「幽默搞笑」或「班級小丑」一樣的人物才能獲得成功。
而這些幽默宇航員的作用也不容小覷,他們承擔著鼓舞團隊、維護士氣、凝聚人心的職責。
所以說,有幽默感是一種高級的社交技能,無論走到哪里都特別受歡迎。
孩子可以不帥、不漂亮,但是不能不幽默,作為家長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幽默感。
孩子有同理心,社交能力強
還記得之前在看《想想辦法吧爸爸》,李承鉉、戚薇的女兒lucky的表現讓人印象很深刻。
當lucky看到小伙伴john把玩具店的乒乓球全部弄散后,忍不住嚎啕大哭,lucky便主動幫john撿起來那些球;
甚至在和小朋友起矛盾的時候,lucky也能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向對方道歉;
并且充當「和事佬」的身份化解另外倆個小伙伴的糾紛,使得最后幾個孩子和好如初。
連評論區的網友都忍不住直夸:「lucky的情商太高了,很有同理心。」
是啊,擁有同理心的孩子,能設身處地地去感知、理解他人的感受,更好地解決沖突場面。
一個懂得換位思考的孩子,才能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交往智慧。
如果你的孩子,在和同齡人相處的過程中,懂得照顧別人的感受,把控好相處的分寸,那麼,將來在各種社交場合,也會比其他孩子多一份從容與領導力。
孩子自我情緒管理能力強
所謂情商高,一是能夠認識自身的情緒,二是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朋友跟我講過一件事,在商場里,遇到一個走丟的小男孩,大概是6、7歲左右的模樣。
因為找不到媽媽,有點著急了,眼眶里都泛著淚花了。但是男孩依舊忍著沒有哭,把走丟的前因后果和家長的聯系方式都鎮定地告訴了朋友。
最終,得以順利聯系上了小男孩的媽媽,媽媽看到孩子堅強的模樣,媽媽問:「你都沒有哭,怎麼這麼棒呢?」
男孩哽咽地說:「媽媽,你以前告訴我想哭的時候,害怕的時候,可以先深呼吸幾次,這樣就不會怕了。」
不禁感嘆,男孩十分懂得調節自己的負面情緒。
他能夠敏銳地察覺到自己的害怕、不安與恐懼,先將它們放置在一邊,解決好當下跟媽媽走散的緊迫問題。
情緒管理能力,可以說是一個孩子擁有高情商的核心表現。
當孩子懂得自我調節情緒,就不會因為過于沖動而情緒失控。
而小時候能管理好情緒的孩子,長大后自然也能管控好自己的人生。
孩子樂觀向上,不輕易被挫折打敗
情商高的孩子,還有一個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在高處時能保持謙虛的學習之心,也能在逆風的時候悶頭頂住,在落入谷底的時候絕地反擊。
內心強大,始終擁有積極向上的態度。
一個叫凌的小男孩,在幼兒園的畢業典禮的最后一天,鼓起勇氣挑戰自己一直失敗的10段跳箱。
10段跳箱累積的高度比他人還高半個身子,反復嘗試,反復失敗。
功夫不負有心人,再一次助跑之下,凌攻下了10段跳箱,全場掌聲雷動。
凌在面對挫折時能做到即時調整心態,化悲傷為力量,迎難而上,深深地凸顯了高情商孩子的堅韌。
而低情商的孩子在面對困難時,很容易因為缺乏應對、調整的能力,不懂得如何處理心態,而陷入萎靡不振的困境。
為人父母,一定要在孩子人格塑造的最關鍵階段,不斷培養孩子的情緒認知、做好心態管理,讓孩子有勇氣去面對人生未知的風風雨雨。
「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說過:「智商高的人也許事業無成,但情商高的人卻一定能表現非凡。」
因為情商高的孩子,性格好,人緣好,更受歡迎,即使面對失敗,也有更為強大的自愈能力。
比起智商,情商更能真正決定一個孩子的人生高度。
孩子小時候低情商,或許可以說是童言無忌,年紀小不懂事。
長大后,如果待人接物讓人覺得不舒服的話,別人就會悄悄地遠離他。
所以說,在孩子年紀尚小之時,父母有著義不容辭的教育責任,父母應該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情商教練。
如果父母總是用埋怨、挖苦的語氣跟人說話,那麼孩子也就學會了冷漠、刻薄;
如果父母總是隨意抱怨、愛發脾氣,那麼孩子也會變得暴躁易怒、情緒難以自控。
但是,如果父母能教給孩子以理解、包容、換位思考,那麼孩子的世界中就會充滿言語的善良和行為的寬容,就能成長為一個積極向上的高情商孩子。
智商決定孩子的下限,情商決定著孩子的上限。
愿每個父母都能成為孩子最好的情商老師,千萬不要讓孩子小時候輸掉的情商課,變成長大后被人拒之門外的社交危機。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