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J媽看到一個消息,外國人現在掀起了研讀《三十六計》的熱潮,很多老外用《三十六計》開始教育孩子。
圖中這位心理學家認為《三十六計》是關于處理「矛盾」的計謀計策,而人生就是由無數個矛盾組成的,從小讓孩子讀三十六計,能夠讓孩子保護自己,還能戰勝自己,讓自己更優秀。
《三十六計》成書于明清,但是里面的典故的語源的卻可以追溯到南北朝,這是根據「斗爭」總結的經驗,是咱們中華民族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我們今天處于和平年代,但是《三十六計》仍然能告訴孩子如何化解矛盾,保護好自己。
孩子在幼兒園挨欺負,奶奶帶讀三十六計
閨蜜的孩子洛洛今年4歲,幼兒園中班,有段時間每天早晨起來不愛去幼兒園,閨蜜問老師,老師也說是「正常的分離焦慮」。
可有一天,閨蜜發現了孩子不愿意去幼兒園的原因。
這一天晚上回來,閨蜜給孩子洛洛洗褲子,發現褲子的膝蓋處有幾個鞋印,閨蜜馬上跑去問孩子:是不是有人踹你啊?
孩子搖搖頭,閨蜜看出了孩子欲言又止的樣子,蹲下來,摸摸孩子的頭:沒關系,告訴媽媽,媽媽不會批評你的,媽媽會幫助你呀。
孩子這才說出了真相!
原來老師給孩子調換了座位,孩子旁邊的小女孩微微人高馬大,沒事的時候就把自己穿鞋子的腳放在洛洛的腿上,如果洛洛把腿躲開,微微就會踹一腳,示意洛洛把腿移動回來。
洛洛很不愿意,但是看到微微的強大的樣子,自己就退縮了。
因為這個,洛洛對幼兒園也產生了抵觸。
洛洛的奶奶是一名歷史老師,她認為讓洛洛媽媽去跟幼兒園老師或者對方家長去溝通,治標不治本,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軟柿子」的本性,因此奶奶另辟蹊徑。
作為一名歷史老師,洛洛的奶奶對于《三十六計》中的各種謀略深諳至熟,她給孩子講了3個謀略,孩子真的不再挨欺負了,而且更方面都開始優秀起來。
洛洛的奶奶從三十六計中,挑選了3個謀略,用故事的形式給孩子講解,洛洛使用這3個謀略,不但嚇退了經常欺負他的微微,還在幼兒園有了更多的朋友,社交能力也提高了很多。
第一計:金蟬脫殼
金蟬脫殼說的是諸葛亮在第六次北伐過程中積勞成疾過世了,按照諸葛亮生前的祝福,他們制造了一個木制的「諸葛亮」,這樣騙過了對手司馬懿,得以安全轉移。
奶奶告訴洛洛:下次微微把腿放你腿上的時候,你也可以使用金蟬脫殼的方法啊。金蟬脫殼就能讓你偽裝一下,擺脫敵人,全身而退啊。
洛洛受了奶奶的點撥,立刻大聲說:下次她放我腿上的時候,我就站起來回答老師的問題,或者舉手問問題,這樣就能不被欺負啦。
第二天下午,洛洛從幼兒園回家的時候,興致勃勃告訴奶奶:奶奶,今天上午微微又有好幾次把腿放我腿上,每一次我都站起來回答問題,后來她嫌麻煩,就不放我腿上。
奶奶交給孫女的金蟬脫殼奏效了,但是還有兩個計策, 能讓孩子更強大,不被欺負。
第二計:遠交近攻
奶奶告訴洛洛,要多跟小朋友在一起玩,交更多的朋友,這樣如果有人想欺負她,看到朋友多,也就不敢了。
之前洛洛在幼兒園不太喜歡交朋友,老師讓自由活動的時候,她就一個人玩玩具。
聽到奶奶說多跟小朋友一起玩,沒人敢欺負的時候,洛洛每次都主動跟別人一起玩,但是除了欺負她的微微。 ·········
洛洛有禮貌,愛幫助人,所以幼兒園很多小孩都喜歡跟她一起玩。
人高馬大的微微,看到洛洛有這麼多小朋友,洛洛也就不欺負微微了,因為小孩子都很聰明,對于朋友多的孩子,他們不敢欺負,一個怕自己沒有朋友,一個怕大家聯合起來欺負她。
到這里,洛洛在幼兒園其實已經不受欺負了,但是她卻對《三十六計》的故事感興趣了,回家后,還要奶奶繼續給講。并且追問,還有什麼計策能讓微微永遠不欺負自己嗎?
奶奶又教了洛洛第三個計謀。
第三計:欲擒故縱
奶奶告訴洛洛一個「終極策略」,就是欲擒故縱。奶奶說:其實如果有人欺負你,你應該告訴老師,但是你又不想,奶奶告訴你一個方法,就是欲擒故縱。
奶奶讓洛洛在老師走近的時候,不要躲,這就是縱,而老師看到后,自然會批評微微。
洛洛按照奶奶的方法,老師看到微微把腿放在了洛洛的腿上后,批評了微微,從此后,洛洛再也不挨欺負了。
奶奶教給洛洛的這三個計策,徹底改變了孩子「軟柿子的」特質,變得勇敢,堅定,更有智慧。
孩子在幼兒園挨欺負,并不是特例,被欺負不僅僅是挨打挨罵,它可能是言語欺負,推攮,被起外號,被孤立等等
培養孩子的「不被欺負」的特質,不應該僅僅告訴孩子打回去,而是讓孩子如何用智慧,摒棄「軟柿子」體質,提高社交能力,聰明化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