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現一位學姐po了一張新房子的軟裝圖。
米白色毛絨沙發,簡約法式燈盤,魚骨拼木地板。
藏青色的墻面與藝術造型的椅子、古茶色屏風搭配成更具有層次、質感的背景,木質櫥柜和茶幾,一串「黑葫蘆」落地燈與黑色窗格,風格配色自成一派又相互協作。
是不是有種焦糖復古原味的感覺,還帶著一點藝術的俏皮?細枝末節中都充滿生活氣息,這就是「中古調調」。
可能說到中古風,大家會想到博物館、雜鋪風、老公寓,還有動輒五位數的中古家具。
而且初級玩家是真的不知道去哪里淘到正宗的中古家具。
而一件價格不菲的中古家具,漂洋過海可能還得面臨接受「風水」的考驗。
所以,中古風不一定非得是歲月的沉淀。這里我們討論的是在沒有真正中古家具和一整套軟裝方案時,怎麼造出長在審美點上的中古風。
這里用幾個描述感受一下:
色調一定不是單一的,總有一兩件造型突出的同時還是有溫度的。就像生活痕跡里總有那麼一兩件事情讓你還是選擇了熱愛生活。
金屬配萬物。桌腿、椅腿、落地燈架、寶藏推車,誰又能拒絕金屬凹出的優雅弧度造型呢?
書和雜志可以不在書架上老實吃灰,主人的閱讀方式就是最「中古」的書架。
為了對中古風的理解更具有「顆粒度」,也給喜歡中古風的友友們總結出可行性比較高的「抄作業」思路,小編和一位家居博主魏東東簡單聊了聊。
「中古」這個詞來源于日本,本意是二手的意思。
但是當時二手家具店收藏的大多是上世紀50年代左右的家具,這個時期的家具基本都出自大師之手,所以中古家具實際上泛指上世紀30-70年代大師所設計制造的北歐家具。
而現在,我們對「中古風」的理解,則是指由中古家具所組成的一種空間氛圍和裝飾風格。
要問中古風到底高級在哪里,也許其魅力就在于中古家具的稀缺和獨特性。
當然,每個人對中古風的細節理解各有偏差。
但在設計同質化日漸嚴重的今天,中古家具成為了個體表達自我的另一種方式,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博主、明星,對中古家具趨之若鶩的原因。
就像小編很認同的一個觀點:從house到home,是一個參與的過程,房子只是半成品,最終的模樣都是你自己的表達。
#重軟裝 輕硬裝
所謂中古風的裝修,其實是重軟裝、輕硬裝的最好體現。因為喜愛中古家具、經典設計,所以會把硬裝的背景做得更干凈,從而來襯托屋主的這些「心頭好」。
同時,家居風格也會隨屋主的喜好、個性而變化。
#新與舊的碰撞
因為中古家具木質顏色較陳,多使用金屬、皮質等材料,所以為了空間具有更好的協調性,地面、墻面的木飾面選擇上,會更加偏向沉穩,以達到和家居色彩更好的匹配度。
而和具有現代感肌理的金屬坐凳和開放式書架相配,在新與舊的碰撞下,反而為家居「場」提供了有故事感的基底。
其實,「中古風」也是拯救老房子、豬肝紅地板的一把好手哦~
#家居色彩的聯系
不同的客廳家居組合,都貫穿了不同的色彩,使家居能夠和諧在不同的色彩構成里面,也能夠更好地平衡整體家居氛圍。
烈焰橙,薄荷綠,復古紅,芭比粉,這樣的大膽誰不愛啊!
#堅持經典主義
如果要給新手玩家建議,在挑選中古家具時,可以從選擇經典設計在售款開始,不局限于「字面意義上的中古」,更不必一味求孤品、收藏款哦。
畢竟中古家具的魅力也在于產品的不可復制,產品設計沉淀這麼多年后依然經典十足。
#培養審美情趣
中古風的時髦感藏在一物一件,這恰恰體現了屋主的喜好和審美情趣。
來自博主魏東東的小tips,多看,多挑選。
最后,我們還談到了中古風為什麼又刮了起來,有沒有炒作嫌疑。
「上世紀50年代,現代設計經典頻出,群星閃耀。對我來說,經典永不過時(小編點頭),中古風是必然的趨勢。」
更可貴的是,人們對于空間和家具的美學追求不僅僅局限于功能和好看,更多地會去追溯背后更深層的意義。這樣做,更好地反哺給空間更多的具有人文意義的美感。
想要復刻一個具備質感和調性的中古風,其實不難。
最重要的是要注入一些浪漫的生活感悟:
不循規蹈矩,空間擺放可以雜亂,隨意
充分利用舊家具,變成承載記憶的角落
把生活伴侶——書和咖啡融入家裝
小編認為,時髦的不止是中古風,更是家的主人的生活態度。中古家具可以「平替」,但是生活的靈感,永遠沒法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