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暴躁老媽」的背后都有一個「無所事事」的爸爸。結婚前說好的共同分擔,到婚后就變成了「悠悠閑閑」,避風港果然不避風。
李教授曾說:「家庭矛盾全都源自于婚姻狀況,婚姻的好壞則會影響孩子的性格,一個家庭離不開媽媽,但也固然離不開爸爸!
01.爸爸的重要性
如果在一個家庭里,爸爸能學會幫媽媽分擔家務和照顧孩子的重任,妻子就不會被生活壓得喘不過來氣,而把負面情緒帶給孩子。
事實證明,老爸的悠閑生活并不能給家庭帶來「歲月靜好」,反而會激發媽媽的暴躁,從而就有了「抱怨妻子和問題孩子」。
相反,一位溫柔的媽媽身后,一定會有一個疼人的爸爸,媽媽感受著爸爸的愛,那麼她就不會抱怨,家庭生活就能充滿正能量,孩子的幸福感就會上升。
一個時刻關心家庭的爸爸,定然會讓媽媽舒心,家庭也會和睦,其樂融融。
02.什麼都可以學
對于有些老爸會說:「我不會洗衣服,做飯,帶孩子!這……要怎麼分擔?」那麼試問一句:「這些難道媽媽天生就會?這不都是學來的嗎?」
既然媽媽都能學會,那爸爸為什麼不能。下面大家就看一撒貝寧的例子:
撒貝寧曾經和他的老婆說過:「我四肢不勤,五谷不分,是個不折不扣的【廢物】」但等撒貝寧成家之后,他卻練就了一身帶娃的本領。
疫情期間,工作無法進行,他就在家安心帶娃。他家是雙胞胎,每次看著妻子半夜哄完一個又要接著哄另一個,他就心疼不已,但他卻幫不上忙。
所以,他非常心疼妻子,因此他決定學習如何帶娃,慢慢的他學會了所有技能,他也明白了妻子的艱辛,但他而在其中。
03.真正的模范丈夫,模范老爸
最后,他甚至和妻子說:如果需要的話,他可以不工作,直接回家和妻子一起帶娃,做個全職奶爸。
并且,他時刻注意妻子的情緒,希望她不要因為孩子忽略了自己的快樂。這才是真正健康的家庭,真正的模范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