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推薦
装修
日本印象
心靈語錄
影視新聞
娛樂明星
育兒分享
動漫影音
熱點新聞
设计
奇聞趣事
插畫趣聞
情感百態
生活常識
健康養生
創業職場
美食菜譜
生活小妙招
明星
健身達人
奇趣
生肖解析
搞笑貼圖
歐洲王室
棉花糖實驗:孩子遲延滿足背后是自律,5個方法養出自律好孩子
2022/06/19

上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斯坦福大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進行了的一系列實驗,來測試兒童遲延滿足的能力和日后成功之間的關系。這就是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研究人員讓一群4到6歲的兒童在15分鐘內選擇吃一個棉花糖還是兩個棉花糖。

如果孩子面對棉花糖,能夠等待15分鐘而不去吃它,15分鐘后,他們就能吃到兩塊棉花糖。

然而,他們中的許多人屈服于誘惑,只有大約30%的孩子成功地推遲了滿足感。那些能夠等待的孩子在日后表現出更好的處理壓力和控制憤怒的能力。

是什麼能夠讓那些孩子成功推遲自己滿足感?是自律。

美國著名教育家魏克禮說:家長教育孩子,并不是應該控制孩子,而是應該教孩子如何自律。學會自律的孩子會更好地面對生活的挑戰,管理壓力,在家長不在的時候能夠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

自律意味著什麼

一個孩子表現良好,并不一定意味著他有自律。自律的孩子可以選擇放棄即時的滿足感。不管他們感覺如何,他們都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1、自律的孩子能夠以健康的方式應對不舒服的情緒

他們學習了憤怒管理技巧,能夠控制沖動行為。當成年人糾正他們的行為時,他們可以禮貌地回應,他們可以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2、自律的孩子能夠在權衡利弊的基礎上為自己做出健康的選擇

他們認識到做出健康選擇的重要性,而不是說:「我必須這麼做,因為我父母就是這麼說的。」他們可以在家務、家庭作業、金錢、同伴壓力和自我照顧方面做出正確的決定。

3、自律的孩子更容易取得學業成功

神經科學研究人員桑德拉·阿莫特和山姆·王合著了《歡迎來到你孩子的大腦》一書。他們認為,在學業成就方面,自律的重要性是智力的兩倍。

能控制自己沖動的孩子在寫下答案之前能更好地思考,他們有更好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來解決問題。他們在解決問題時也能忍受更多的挫折。

有的家長會說,這麼小的孩子怎麼能看出是不是自律呢?其實,當孩子缺乏自律時,父母往往會對孩子的行為承擔更多的責任。嘮叨孩子做家庭作業,或者不斷叮囑孩子做家務,這通常意味著父母比孩子付出更多的努力來完成工作。缺乏自律的孩子,從四歲的時候已經開始出現端倪。

缺乏自律的例子

一個4歲的孩子不停地打斷大人之間的談話,因為他等不及輪到他說話了。

一個6歲的孩子經常從床上爬起來,因為她在試圖入睡時難以忍受無聊。

一個8歲的孩子在父母不在他視線范圍內的時候就會偷偷地吃垃圾食品。

一個10歲的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會沉迷于玩鉛筆,而不是安心做功課。

一個12歲的孩子說他想學拉小提琴,但是他從來沒有練習過。

一名14歲的少年接受了朋友的挑戰,試圖從商店里偷一塊糖果。

一個16歲的女孩在捷運上拿著剛買的麻辣燙吃了起來。

一個18歲的女孩選擇把時間花在社交上,而不是做大學課堂上要求的學業。

那麼自律的孩子又有哪些表現呢?

自律的例子

當同伴拿走她的玩具時,一個4歲的孩子會尋求成年人的幫助,而不是進行激烈的報復。

一個6歲的孩子吃完早飯就自己穿衣服,不需要提醒。

一個8歲的孩子拒絕跟其他人一起戲弄另一個孩子。

一個10歲的孩子放學回家,吃了一點零食后會坐下來做作業。

一個12歲的孩子每周都會把零花錢存起來,直到她能買到自己一直想要的禮物為止。

一個14歲的男孩告訴他的朋友他不能其踢球,因為他需要學習準備考試。

一個16歲的女孩選擇不和朋友一起去聚會,因為她認為聚會上可能遇到一些壞朋友。

一位18歲的年輕人拒絕在考試中作弊,因為他想證明自己的實力。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

學習自律是一個終生的過程,所有的孩子都會在不同的時期與自律作斗爭。給孩子適當的工具來幫助他練習抵制誘惑和延遲滿足感。

孩子越自律,他對你的要求就越少。當孩子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時,家長就不需要使用那麼多消極的教育手段。相反,你可以集中精力教孩子新技能,建立健康的親子關系。

1. 讓孩子自律的基礎是建立對父母的信任

對孩子的需要立刻作出反應,能夠培養孩子對父母的信任。當饑餓的嬰兒哭著醒來,父母把他抱起來喂他,他學會相信食物會來。從而,孩子會相信他最終會得到承諾的食物,所以他不必現在就吃。

這樣他就能安撫自己的焦躁和擔憂,在緊張的情況下控制自己。每當孩子們緩解焦慮、培養安全感和認同感時,父母就會幫助他們更快地進入這個相對成熟的階段。

2、經常鍛煉孩子的大腦的自我控制能力隨著練習而增強

美國《兒科》雜志 ,在2010年發表過一篇文章,提出孩子的大腦的自我控制能力隨著練習而增強。蹣跚學步的孩子沒有能力抗拒留給他們的食物,而四歲的孩子中有30%的人有這種能力,幾乎所有的成年人都有這種能力,這是為什麼呢?

大腦中有一種物質叫做前額皮質,神經學家發現前額皮質能夠控制人類的自我管理,對行為力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前額皮質在兩歲時幾乎不發育,在25歲左右達到成熟。但是,在每個年齡段,前額皮質發育的速度和運作的好壞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如何加強前額皮質的功能呢?練習。任何重復的動作都能強化大腦!

大腦的變化是基于重復的經驗。每次孩子們為了長期目標,而自愿放棄他們眼下想要的東西,他們就會在額葉皮層建立起與自律相關的神經通路。

但是,如果他從來沒有放棄過他想要的東西,他就沒有機會練習控制自己。孩子只有在有目標的時候才會自律,比如,馬上吃兩個棉花糖或者可能是他媽媽的同意,這對他來說比他的直接愿望更重要。這就是為什麼寬容的父母,不要求孩子按照適當的限制來管理自己,不能幫助孩子學會自我調節。

3、 幫助孩子遠離誘惑:眼不見,心不煩

心理學家達克沃斯說:眾所周知,即使成年人一看到甜甜圈也會失去意志力。因此,保持自律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就是改變環境。

對于小孩子來說,這可能意味著在玩的時候把可能引起沖突的玩具收起來;或者當你們一起購物的時候,避開雜貨店的糖果區。

對于大一點的孩子來說,這可能意味著讓電子設備遠離孩子做作業的地方。但是,如果孩子年齡較大,父母的教育方法可以有所改變:教他們如何自己識別誘惑,并采取必要的行動來消除它們。

那些遠離麻煩并取得更多成就的孩子,并不一定就擁有更強的人格力量。他們更善于預測和避免引發沖動行為的情況。

4、 家長要及時提醒孩子規則

如果你不記得規則,就很難堅持下去。如果家長不及時提醒孩子,小孩子就很難記住我們的規則,他們很容易分心。

日本心理學家宗像裕子在2015年做了一個實驗,他要求三歲的孩子做一個需要控制自己沖動的簡單任務:在得到正確的信號后,打開一個盒子會獲得獎勵。如果你看到一個藍色的方塊,那意味著你可以打開盒子,但是如果看到是紅色三角形,就不要動這個盒子。

要訓練孩子完成這樣的任務,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研究人員測試了兩種不同的方法,發現其中一種明顯更好。當一個成年人在每次試驗前提醒孩子們這些規則時,孩子們更有可能抑制自己的沖動。相比之下,給孩子幾秒鐘的時間停下來思考,而不去給他們任何提醒,卻沒有這樣的效果。

所以經常告訴孩子我們的期望,這是非常有幫助的。

5. 玩游戲,幫助學齡前兒童練習自律

每當我們要求孩子們遵守游戲規則時,我們都是在鼓勵他們發展自控能力。但是有些游戲比其他的更具挑戰性。

例如,以傳統游戲「紅燈,綠燈」游戲,為例。當一個孩子聽到「綠燈亮了!」他會往前走,在這個經典的形式中,游戲是關于遵循方向的。當孩子們適應了規則后,把它們反過來。這個游戲就變成了測試孩子的反習慣能力,他必須抑制自己的沖動,鍛煉自己的自律。

自律是一項可以習得的質量。很多研究證實這是可能的。當我們消除誘惑和干擾,創造獎勵自我約束的環境時,孩子們會從中受益。孩子們也需要及時的提醒來保持在正確的軌道上。

精選推薦
9歲替父還債2千萬,25歲被丈夫背叛,負債6百萬,今終遇良人,網贊:否極泰來
2023/07/05
張柏芝三兒子正臉照曝光!長子高大粗獷次子帥氣,小兒子「混血臉」太像她
2023/07/05
小小彬「推掉巨額酬勞」回歸校園變身資優班學霸,10年後近照曝光,肉臉全消「成小鮮肉帥哥」網友直呼:認不出
2023/07/04
「身家過百億」20年不變「不老童顏」林志穎台北豪宅曝光,里面竟全是這種高科技,羨慕了!
2023/07/04
消失17年!八點檔女星嫁美國「45歲產下雙胞胎」 「甜曬三男人背影」頂金髮身材辣到爆
2023/07/04
賈靜雯與黃聖依罕「同框」!同是失去美顏和濾鏡後,網友:一個是真美一個卻不可言喻
2023/07/04
謝金燕替父還完2億債,45歲終活出自己!買上億豪宅只為躲避狗仔,鄰居都是名人,「走到大門得搭接駁車」網友:好想和你做鄰居
2023/07/04
吳京兒子叫「吳所謂」,看到趙麗穎兒子名字后,網友:在下輸了
2023/07/04
娛樂圈六大容顏不老的明星,趙雅芝僅排6名,第一名看得心都醉了!
2023/07/04
59歲的張學友帥氣不減當年,私底下做人很低調,19歲的女兒出鏡真美,樣子格外的清純可愛,網友:基因好
2023/07/04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