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女兒之路,任重道遠,讓我們做孩子最堅硬的鎧甲,賦予她力量一往無前,去追逐最好的幸福。
◆ ◆ ◆
我們知道,養育一個孩子,是這世界上最神圣的工作之一,我們不僅僅是將孩子養活,更是要培養她的品格,讓她擁有一個美好的內心。
養育一個好的女孩,就是給未來的孩子一個好媽媽,給未來一個男孩一個好妻子。
有溫度的教養,才能養出有溫度的女兒,而內心溫暖的女孩,將來才能更好地去愛。
接下來分享給各位爸爸媽媽們,如何養育出溫暖有愛女孩的秘密吧!
培養女孩的原則感
當你的女兒長大,你能看到你給她的童年與如今她擁有的力量和品質之間的關聯。你感到驕傲并且非常滿意。
當你離開,一個優秀的女人會繼續生活,她還將把你教給她的一切傳給她的后代。
——《養育女孩》
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情,一定要讓女兒感受到足夠的愛與安全感,幫助她們建立好原則,只有點燃了孩子興趣的火花,才能讓她們綻放別樣的光彩。
有原則的女孩能獲得更多的尊重,在女孩的教育中,培養女孩的原則感是非常重要的。
原則感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孩子說話做事的底線。
比如李玫瑾教授在講座時舉了一個例子:
女孩在戀愛的時候,不管當時有多喜歡這個男孩,玩得有多麼開心,到了晚上九點就必須回家。
「晚上九點回家」就是這個女孩的底線。
培養女孩的原則感,要從立規矩開始。
在女孩3歲時就對一些具體事情立規矩:
比如身體哪些部位別人不能碰,不管是任何人都必須遵守這個規矩。
規矩定了要確保孩子明白且堅定地執行。
即使是女孩也要賞罰分明
很多家長在遇到女兒犯錯的時候都不忍心懲罰,一句「女孩子說兩句就行了」就把女兒的錯誤「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這樣的做法只會增加女孩犯錯的幾率,她會認為「反正父母也不會懲罰我」。
懲罰孩子是為了起到一定的威懾作用,讓孩子明白事事都有底線。
當然如果女孩做對事情時,也不能吝嗇獎勵,鼓勵會讓女孩對未來產生更美好的向往。
給予女孩足夠的父愛
李玫瑾教授表示:
在性別缺失的家庭中,孩子更容易早戀。
比如沒有媽媽的男孩,和沒有父親的女孩,早戀的幾率都很大。
父親是女孩人生中接觸的第一個男性,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女孩的婚姻觀和擇偶觀。
在女孩青春期時,擇偶標準大幾率會參照父親的形象。
如果父親的形象溫柔、懂得尊重女性,女孩在找男友時,就會按照這個標準。
而且父親越優秀,女孩的眼光就越高,越不容易早戀。
如果女孩在擇偶之前沒有足夠的父愛,這部分父愛的缺失就會轉嫁到其他男性身上。
在戀愛時很容易因為缺失愛而不顧一切。女孩在未來的婚姻很容易參考母親的角色。
因此,盡可能多點時間陪伴女兒,講講性別和擇偶的事情。
訓練女孩的自我控制力
我們的大腦中有2個自我:一個是沖動,貪圖享樂;一個是克制,深謀遠慮。
未成年的女孩很容易因為克制不住自己而被誘惑,最典型的例子——拜金女,因為克制不住自己對金錢的誘惑,做出很多傷人傷己的行為。
因此,在女孩6歲前,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就要教會女孩學會自我控制。
李玫瑾教授說可以用一些「小誘惑」鍛煉孩子的自我控制力:
比如著名的「棉花糖實驗」,如果孩子能忍住一段時間內不吃棉花糖,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棉花糖,鍛煉孩子「延遲滿足」 的能力。
女孩成長的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安全感(出生1歲~2歲)——我是否安全,是否被愛;
第二階段:探索(2歲~5歲)——世界是否是個充滿快樂的有趣地方?
第三階段:與人交往(5歲~10歲)——我能跟他人好好相處嗎?
整個小學時期,她將逐漸學到這些最難的技巧:重視自己,同時也重視和尊重他人。
第四階段:了解內心(10歲~14歲)——我是否能發現深藏的自我,什麼能給我真正的快樂。
女孩子們通常在這個年紀發現自己的「燃點」——她熱愛能給她歡樂的事情,生活的目的和創造價值的方式。
這種「火花」可能是一種技巧或者天賦、承擔某項任務,或者一種性格特征。
要讓年輕女孩的火花可以更明亮地燃燒,有三件事非常關鍵:
1. 家庭中必須有一個成年人支持她。
2. 在家庭外部——學校或者社區,她也需要一個成年人了解她,幫助她。
3. 要找到機會鼓勵她,找機會做點燃火花的一切事情。
第五階段:踏入成人世界(14歲~18歲)——我能對自己負責任嗎?
在過去的十多年中,日趨商業化的社會已經意識到女孩,尤其是青春期之前的女孩,是非常容易從她們身上獲利的。
利用或者制造女孩們對外觀、體重、服裝,到一切一切,這些甚至會延伸到成年后的焦慮。
全球都面臨著女孩的成熟速度加快的問題:「我們的18歲相當于她們的14歲,我們的14歲相當于她們的10歲。 」
不論我們愿意不愿意,女孩的家長都在說一件事:女孩們的成長過于迅速了。
在如此的環境中,女孩們面臨的危險區也是一個接一個。
我們父母需要拿出足夠的耐心和陪伴,幫助自己的女兒認識外部世界。
女孩成長需要度過五大危險區
1. 太早太成熟
密集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從周圍人身上獲得關于「什麼是正常」的信息。
但在今天,孩子們的這些信息很大程度并不來自于真人,而是媒體——電視、電影、網絡,尤其是網絡自媒體。
「外貌主義」成為很多廣告也好、節目也好,甚至自我標榜的網絡自媒體中突出的部分,結果就是:
本該對外表毫不在意的孩子們如今將外貌看成是她們最關注的問題。
而購買商品成了解決人生任何問題的簡便方法。
2. 關系攻擊
霸凌這些年成為新聞熱詞,我們常常看到孩子們之間的這種攻擊,有的是身體接觸,有的是以更加隱秘的形式。
所以,作為父母需要幫助自己的女兒正確地認識和合理地處理校園欺凌,因為沒有孩子是可以置身事外的。
3. 形體、體重和食物
在養育女孩的過程中,告訴自己的女兒:你是獨一無二的,你是與眾不同的,不用刻意去成為任何一個人,不必因為自己的身材或外貌自卑,也不要因他人不得體的話語而苦惱。
保持自信,是最重要的成長課,比起外貌的比拼,更重要的是合理飲食和鍛煉身體。
4. 酒精和[毒·品]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很難抵御同齡人聚會的邀請,尤其是酒精。
如果這時候有個「理性之音」,家有女兒的爸爸媽媽們,需要幫助女兒意識到,她們需要一個人(或爸爸或媽媽),就像一個指定的司機,能夠把握方向,決定什麼時候該回家,路上是否安全以及參加者和聚會地點。
5. 女孩和網絡世界
網絡是我們生活的一大部分,正因為如此,我們不能、也無法讓自己的女兒和網絡世界隔離。
不僅是孩子們,「人們無休止地渴望被關注是這些巨大的虛擬畫廊最突出的主題」。
這一代的孩子是前所未有地生活在信息如此公開的世界中,他們被鼓勵暴露、被鼓勵傷害,被鼓勵以獲得外界的認可為目標,以此獲得所謂的「流量」、所謂的「網紅」。
培養孩子有一顆明辨事實的心,凡事三思而行。
教會女兒學會保護呵護自己
首先,我們父母需要先讓自己的女兒建立正確的是非觀:
真正的朋友是什麼樣的?
什麼樣的行為是錯誤的?
什麼樣的人在團體里是友善且受歡迎的?
什麼樣的品質與價值觀是應該被倡導的?
什麼是善意的玩笑?什麼是惡意的嘲諷?
正確的是非觀念,是孩子保護自己的前提。
千萬不要小看前提條件,是非觀念如果沒建立好,就很有可能出現孩子遇見一些錯誤的行為,卻誤以為這樣做很酷很帥,跟風去做。
或者是當她遇見一些欺凌,她還會誤以為是自己的錯,就該默默忍聲吞氣一味忍讓。
在解決問題時,我們很難去改變別人的做法,但是從自身修為做起卻要容易許多。
所以我們可以從自己孩子的能力提升入手,讓我們的孩子變成擁有以下品質的人,保護和呵護好自己:
勇于表達自己觀點、為自己發聲面對壓力挫折,可以樂觀對待將逆境化為順境成為他人受歡迎的友善的好朋友
幫助女兒收獲社交小技巧
社交小技巧是我們作為優質父母要給女兒提供的必修課,
比如:
聊天開場白該如何進行。
自我記錄卡如何反思自己的社交行為。
勇敢者與支持者的游戲讓她在家中和父母就可以實戰演練當遇到欺凌情況發生時,自己該如何應對。
「告訴與告狀」游戲。
友情遇到波折的應該與不應該游戲。
這些社交小技巧,可以幫助孩子交到好朋友,也可以幫助孩子成為別人的好朋友,還能在友情危急時刻合理地大事化小,處理得當。
讓自己變成一個情商滿滿,既懂得如何在集體的壓力下保護自己,也懂得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受歡迎的小伙伴。
在女兒成長的社交道路上,我們父母不應該把自己變成一個玻璃罩,將孩子保護得嚴嚴實實,遠離一切挫折煩惱。
既然一定會遇到一些逆境挫折,如何引導女兒面臨壓力和挫折?
引導她們成為百折不撓、堅強樂觀的孩子,甚至于成長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有領導力的孩子,像一枚小太陽一樣元氣滿滿地把正面價值觀輻射到身邊小伙伴身上才是最重要的養育之道。
不要給女兒灌輸錯誤的觀念
「富養女兒就是給她很多金錢......」
「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遲早會是別人家的人......」
「重男輕女的思想......」
告訴女兒:不是因為你可愛才值得愛,而是因為你本來就值得父母無條件的愛。
有些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總是覺得女兒不是自家人,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是對女兒的養育不冷不熱,甚至還產生一定的距離感。
這樣養大的女孩會格外獨立,甚至不需要依賴任何人,往往會對父母以及對世界產生隔閡。
女兒若不在成長的過程中得到被愛被支持的力量,長大后,會成為我們日常所稱謂的「刻薄 、小氣」的人;人到中年,還會成為他人眼中的「怨婦」。
所以養育好女孩,傳達正確的觀念給她們無比重要。
因為一個好女孩就會成為一個好妻子,好媽媽,好媳婦,更好的自己!
父母的作用無可替代
父母要做女兒的榜樣——學習愛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兒童總是「張著眼睛和耳朵」觀察和模仿周邊,尤其是父母的行為和反應。
在父母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孩子的行為、觀念,有很多都是通過觀察父母,耳濡目染習得的。
父母要學會正面引導出孩子成長的內在力量。
在女兒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性之前,她們的學習過程大致遵循刺激——反應的學習原則。
這個階段,一方面,我們父母應該多講什麼可以做,什麼不適合做;
另一方面,我們父母應該正面、積極地回應孩子遇到困難的情況,幫助她們攻克成長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