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D48
說起Idol,無非是唱、跳、rap......又或者是大大小小的選秀節目,以及五花八門,形形色色的偶像團體。
有些團體一舉成名,走向輝煌,而有些團體卻籍籍無名,逐漸查無此人,成為別人口中的「糊穿地心團」。
想要在偶像團體遍地開花的情況下脫穎而出還是有一定的難度,除了需要實力強勁還得有「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
日本在整活這方面從來沒有讓人失望過,女團AKB48大部分人應該多少都有點耳聞,但再怎麼火爆也只是個尋常偶像團體。
海峽對岸的一位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員打造了一個全員 PHD 的愛豆團體,暫名 PHD48(是的,野心很大,直接對標 AKB48)。
這項計劃旨在打造一個「全員由科研人員或在讀博士生構成」 的愛豆團體,也就是說,準入門檻是「博士」。他們的選拔方式不比唱跳rap,而是介紹清楚自己是研究什麼的,然后再在5分鐘內推薦一本書。
通過展示團員們的不同風采,讓社會上更多的人更熟悉學術——「有如此有趣的研究人員,在做如此有趣的研究。」
這項活動的發起人武田紘樹出生于1993年,在 2021 年于東京大學物理系博士畢業,後來到京都大學理學院物理系天體核實驗室工作;科研水平即便說不上天賦異稟,也至少可謂青年才俊了。
當然,在東大做研究員的他(同時也在社交平台上兢兢業業地做一名吐槽自己日常的段子手),和所有的青年科研人員有著相同的煩惱:焦慮自己何時才能晉升教授。
于是乎,去年四月,武田只是像往常一樣當個玩笑地把這句話發到了推特上:「吐槽做這行真的好窮,不如去當愛豆。」
他自己大概也沒想到,隨手發出的推特,卻一呼百應,收獲了大量轉載和支持者。在支持者們的簇擁之下,武田紘樹迅速行動了起來。先是按照正統48系偶像團體的流程,面向日本全體民眾開放報名,再從報名者中挑選出合適的成員。
除了愛豆,PHD48也招工作人員,共計24名,分別負責運營、網頁制作、日常事務啥的。
很快,PHD48就收到了約70份申請,工作人員方面也收到了25份。
于是在極短的時間內,武田就收到了大量的報名申請,成員們的研究方向從天文到地理,從機械到考古,應有盡有。
創建這個團體也是為了通過交流研究人員的不同個性,傳播學術研究,使人們更容易接受學術和研究。
其實一開始武田給這個團體起的名字是「PhD48」,但害怕侵犯到AKB48的名譽權,他就改名為「PhD Idol Project」。
最終他們確立了42位成員,還搭建起了官方網站和YouTube賬號去運營。 但目前官網的內容并不多,油管上也只是有幾條成員們申請時候的錄像。
回到項目的初衷,「做研究不如當愛豆」當然是一種諷刺的說法。
至少在目前看來,「博士偶像化」并不令人反感,而能在引發大眾關注團體本身之外,更多地吸引他們關注、了解科研。
武田也表示了自己作為一個「志愿者」,有時很難制作和維持若干年的這樣子的活動,從現實的角度來看,維持運作的極限是一年左右,否則他就無法做他的研究,會面臨失業。
未來是否會繼續下去,武田還不知道,畢竟要考慮的因素還有很多,維持運作的要求也有很多,不過他也肯定的表示,他將會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到這個項目中來。
雖然嘴上說著研究不如做愛豆賺錢,但PhD48卻并沒有真的去成為傳統意義上的愛豆,反而是通過這樣獨特的方式向大眾去宣傳學術研究,做著不同尋常的事,也成為了不同尋常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