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氣不吼孩子現實嗎?真正厲害的媽媽都這樣做.......
2022/08/12

接近午夜12點的時候,看到一位朋友剛發的朋友圈:「父母的情緒,決定著孩子的未來。為了孩子,一定要戒掉情緒。」

配了一張寫著「不生氣」三字的圖片。

忍不住跟她私聊了幾句,向來自詡情緒控制良好的她,因為陪寫大發雷霆,居然差點就撕了孩子的作業本。

心理學家黃杏貞說過:「養孩子是一場修行,修的是父母的情緒智慧。

父母的好情緒,是孩子生命中莫大的福氣。可是,「好情緒」絕不是靠隱忍而來的。

戒掉的情緒,其實只是在忍

很多家長都知道,父母的情緒,對孩子的一生有很大的影響。在父母好情緒下成長的孩子,情商和性格會其它孩子高和平和很多。

若是父母情緒不穩定,充滿負能量,孩子也會在恐懼中長大,極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

因此,許多父母在和孩子相處時,會盡量克制自己,不生氣、不吼孩子。

可是,即便忍著性子、陪著笑臉,孩子依然是調皮搗蛋,「大鬧天宮」,恨不能拆房子,讓他向東,他偏要向西,凈跟父母對著干。

孫燕姿懷二胎時,突然遭遇過一次大兒子患重感冒。她每天拖著懷孕的身體,盡心盡力的照顧大兒子,還要為孩子的身體擔憂。

當過父母的人都知,孩子生病時,脾氣也會差一點,而父母多數父母想到孩子都病了,也會隱忍自己的擔心和焦慮,盡量哄著孩子,不引發正面沖突。

彼時,兒子不想吃飯,要吃巧克力,孫燕姿想著,吃巧克力會影響藥效,便拒絕了兒子的要求,為此,母子兩發生了爭論。

而身體和心靈都十分疲憊的孫燕姿沒有控制好脾氣,跟兒子大吵起來。孩子或許看到媽媽失控的情緒,便沒有多說什麼,只是默默在紙上寫道「我恨媽媽」。

看到這句話,孫燕姿幾天以來,情緒里的委屈隱忍,徹底崩潰。

自己明明是為了孩子好,這麼多天事事順著他,居然不但不領情,還帶著恨意。

憤怒和委屈交織在一起,她終于忍不住了,同樣在紙上回道:「是嘛?如果你死掉我也不會在意的。

要知道,這種情緒不好時,極端的言語,往往傷人又傷已。發泄完后,她比之前更難受,自責自己是個「糟糕的媽媽」

其實,許多父母也像她一樣,一邊時刻警醒自己,要控制情緒,不要生氣,不能吼孩子,要用積極正面的姿態,站在孩子面前,一邊又時常被孩子的淘氣、工作的壓力、家庭的繁瑣而折磨得早已疲憊不堪,心力交瘁。

「戒掉」的情緒,其實都是在忍。

要知道,我們可以忍饑挨餓,忍受苦難,唯有情緒不能「忍」。

那些積壓下來的情緒,沒有得到及時的釋放,就像無意間被撞傷的身體,留下的淤青,輕輕一碰就會痛。

父母的好情緒,宜疏不宜堵

前段時的熱播劇《小歡喜》中,童文潔和宋倩是兩種完全不同類型的父母。

董文潔是遇事一點就著,一言不合,不是打就是罵。

宋倩則與她完全相反,多數時候,都是一副心平氣和的樣子,當她看到女兒喜歡樂高玩具,她會自己研究著,和女兒一起玩;得知女兒學業也有壓力,她會帶孩子一起去看電影……

從表面上看,她就是一個時時處處哄著孩子的母親,行為和情緒上的隱忍,顯而易見。

每次當她哄著順著孩子時,但凡孩子依然堅持自我,不按她的要求行事時,她便會爆發,用「我難道壓力不大嗎」、「我也很委屈」、「我這都是為你好」等語言,對孩子大發雷霆。

到最后,與孩子漸行漸遠。

反而是童文潔母子,打過鬧過之后,依然是「有什麼說什麼的」母子,一家人之間,絲毫沒有隔閡。

從育兒理論上講,童文潔的隨時隨地爆發,宋倩的先隱忍再發作,都不利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長,更容易破壞親子關系。

不同的是,童文潔身邊有一個通情達理、善做思想工作的丈夫方圓,每次他們母子倆吵架,方圓總會合情合理的在中間斡旋,既讓媽媽的情緒得到了釋放,也讓孩子的怒氣得到了緩解。

每個人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風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人人都會有情緒,開心時想笑,委屈時想哭,這是人的本性。

但是,情緒就像水一樣,只有讓它在暢通的水管里流通,才會活水不斷,如果強行把水管堵住,時間久了,自然會生出污垢,影響健康。

父母學會控制情緒,不是堵住情緒的出口,把情緒戒掉,而是要找到疏解的出口,懂得分清輕重緩急。

天底下,沒有完美的孩子,更不苛求戒掉情緒的父母。

成熟的父母,都擁有情緒自由

《奇葩說》第6季中,辯手大王說:「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肆無忌憚的做一個討厭鬼。但是,當你擁有了高智商,你看破了他人的喜怒,其實與你無關。你自己的世界可以自由運轉的時候,即使被討厭,也不會打擊到你的自信。這就是高智商的情緒自由。」

簡單來說,也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事實上,要達到這樣的「情緒自由」,在現實生活中,是很難實現。

尤其是為人父母后,與孩子之間有血濃于水的關系,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牽動著父母的心。

孩子成績一直墊底,怎麼可能不為他的未來擔憂;

別人家的孩子,都住進了學區房,自己卻在為下一季的培訓費發愁;

人家孩子鋼琴比賽、演講比賽,拿獎拿到手軟,自己的孩子卻連100以內的加減法,都要用筆算,怎麼可能心平氣和。

即便如此,但也不是遇事就暴躁焦慮不安,每天在家里對著孩子上演「獅吼功」。

要知道,「情緒」并不是越發泄,越沒事。

現實往往是,不當的情緒發泄,慢慢就變成了控訴和指責,不利于解決問題。聰明的父母,會懂得釋放情緒之道。

《不氣歌》中說:「智者以理智控制情緒,不智者以情緒控制理智。」事實上,情緒原本不分好壞,而好與壞本就是世間共存的。

但凡情緒健康的父母,都懂得重管理、輕控制、少隱忍,也就是懂得如何釋放情緒。

《正面管教》的創始人簡.尼爾森一直強調:養育孩子,只要做到「溫和而堅定」就不難。

遵照「溫和而堅定」的原則,她建議,在「情緒管理」時,父母可以用「看見、暫停、表達」三步驟,來平和的將負面情緒加以釋放。

★看見:是看見孩子,也是看見自己。

被孩子的行為,激起了負面或憤怒的情緒。

★暫停:也叫「積極的暫停」。就是當你感受到「情緒」的底線被突破,想吼叫、罵人時,則要開始對自己做心理暗示,按下「暫停鍵」,找一個安靜的角落,冷靜下來之后,問問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表達:情緒平靜之后,對孩子直接表達自己的感受。

比如:看到孩子成績不好時,直接對孩子說:「你這樣的成績,我很擔心」,而不是說:「怎麼生了你這麼蠢的孩子。」

當孩子知道了父母的感受和需求后,自然會設身處地的替父母著想,有可能爆發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緒、寬容待人、溫暖處事的父母,很多時候,看似佛系,放過了別人,實際上是放過了自己,也取悅了自己,更贏得了孩子。

精選推薦
七位女護士完美詮釋「人間精靈」,這部劇必看!
2023/11/04
甜蜜結婚or遺憾收場?揭秘日本娛樂圈5對情侶的悲喜人生
2023/11/04
平成30年的廣告界,她是唯一能與木村拓哉相提并論的人
2023/11/04
9歲替父還債2千萬,25歲被丈夫背叛,負債6百萬,今終遇良人,網贊:否極泰來
2023/07/05
張柏芝三兒子正臉照曝光!長子高大粗獷次子帥氣,小兒子「混血臉」太像她
2023/07/05
小小彬「推掉巨額酬勞」回歸校園變身資優班學霸,10年後近照曝光,肉臉全消「成小鮮肉帥哥」網友直呼:認不出
2023/07/04
「身家過百億」20年不變「不老童顏」林志穎台北豪宅曝光,里面竟全是這種高科技,羨慕了!
2023/07/04
消失17年!八點檔女星嫁美國「45歲產下雙胞胎」 「甜曬三男人背影」頂金髮身材辣到爆
2023/07/04
賈靜雯與黃聖依罕「同框」!同是失去美顏和濾鏡後,網友:一個是真美一個卻不可言喻
2023/07/04
謝金燕替父還完2億債,45歲終活出自己!買上億豪宅只為躲避狗仔,鄰居都是名人,「走到大門得搭接駁車」網友:好想和你做鄰居
2023/07/04
娛樂圈六大容顏不老的明星,趙雅芝僅排6名,第一名看得心都醉了!
2023/07/04
59歲的張學友帥氣不減當年,私底下做人很低調,19歲的女兒出鏡真美,樣子格外的清純可愛,網友:基因好
2023/07/04
一代女神繆騫人近況,曾紅極一時迷倒周潤發謝賢,63歲氣質仍出眾網贊:知性、靈動
2023/07/04
「恐龍哥」林偉亮,從型男變身方丈,身材高大六塊腹肌,33歲時忽然大徹大悟,出家11年容貌大變,網友:要學會放下
2023/07/04
「愛家好老公」人設大翻車!宥勝爆外遇2年,妻曾認「他過偽單身生活」 潰堤哭喊:為什麼又是我
2023/07/04
44歲陳怡蓉與友懟臉拍合照曝光,顏值「斷崖式」變化讓人認不出:昔日女神竟成路人臉!
2023/07/04
陳喬恩早年出席電影節紅毯,禮服穿的凹凸有致,美得一點不像70后
2023/07/04
自以為很紅的他,堅持要在鳥巢開演唱會,卻無人捧場「賠千萬豪宅」
2023/07/04
Apple發長文解答跟陳建州關系「沒不正常」:你們抹黑的是一個女生清白
2023/07/04
黑人買網軍沒付錢?「臉書遭反攻洗版」網見1句話笑出來:實錘了
2023/07/04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