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些小學生家長,每晚都在忙著陪孩子寫作業,如果陪伴方式科學合理,那麼會讓孩子在學習方面如虎添翼,但是如果陪綁方式出了問題,還不如不陪伴,因為這種陪伴孩子做作業的方式會害了孩子。
哪一種陪伴方式會害了孩子呢?請往下看——
「這個字寫得歪歪扭扭,馬上擦掉重寫后再做下一題!」
「這麼簡單的計算題都做錯了,你怎麼這麼笨!馬上改!」
「誰跟你說這個字是這樣寫的?我寫給你看一下,必須這樣寫的!」
……
這樣的話語是不是特別熟悉呢?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特別是孩子還在讀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有相當多的家長是這樣做的。但是,這樣做從表面上看起來是關心孩子,是對孩子無微不至的愛護。但是,我認為這種做法卻是對孩子注意力最為嚴重的傷害!
孩子在做作業的過程中,家長一次又一次地打擾,一次又一次地呵斥,孩子原本集中起來的注意力在這種蠻橫的陪讀方式下越變越差,甚至到小學高年級的時候如果沒有家長站在旁邊「陪讀」就無法做作業。基于此,孩子的自律意識就可能會出現很大的問題。
前一陣子,一名家長告訴我:「我昨天一整天很累,我孩子讓我把手機拿給他查題目,結果我太困了就去睡覺去了。結果這熊孩子拿我的手機一直玩到凌晨!……」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注意力全部「報廢」了,但是他玩手機的注意力卻一直「堅挺」著,這是為什麼?因為做作業的時候有家長打擾,但是他玩手機的時候家長安然入睡,沒有任何的打擾,再加上手機中的相關游戲比作業有趣多了,所以孩子玩手機到凌晨甚至到天亮都沒有多大的問題。
我認為,孩子做作業的時候,最好讓孩子呆在一個安靜的房間里認真做作業,在孩子做作業之前,家長可以對孩子提出要求:比如做作業的時候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要認真寫好每一個字,不能走神,會做的先做、不會做的留到最后請教家長。但是在孩子做作業的過程中,家長一定不要輕易打斷孩子做作業的思路,千萬不要輕易讓孩子的注意力因為你的打擾而變得渙散。一個孩子的注意力如果出問題,你想要讓孩子的學業成績有所提高,比登天還難。
在孩子做作業期間,家長可以去忙自己的事情,忙自己的事情不包括并不限于在孩子面前看手機、玩游戲或者把電視的音量開得很大等方面,因為這些干擾因素對孩子高質量完成作業也是相當不利的。當然,孩子做作業完了之后,如果有按家長的要求去完成作業,那麼家長一定要多表揚少批評,讓孩子每一次做作業的時候都有一種成就感,而不是有一種挫敗感。「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好作業同樣也是用科學合理的陪伴方式+行之有效的激勵方式「夸」出來的。
如果你是家長,你有過陪伴孩子做作業的經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