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孩子的壓歲錢,彰顯著父母的智慧,同時也是培養孩子財商的好時機。
這位媽媽的做法,值得所有父母學習哦~
大年初三晚上,女兒迫不及待地清點起她的壓歲錢。
從書包里掏出厚厚的一沓紅包,數下來竟有一萬塊巨款,女兒又興奮又激動,立馬做了一大頁的購物清單:
買個新手機、換個電話手表、買一套愛莎公主裙、請同學聚餐......
她爸爸看了一眼清單,直搖頭,連忙表示要幫女兒把錢先存起來。
10歲的女兒,明顯有了自己的主見,她把錢緊緊護在胸口:「這是長輩們給我的壓歲錢,讓我買喜歡的東西,你憑什麼收走?」
老公訓她:「你還小,手上拿這麼多錢干嘛?留二百就行了!」
一個堅決不給,一個堅決沒收,父女倆鬧得不歡而散。
北京青少年心理咨詢中心主任溫方說:壓歲錢本身就是一個教育契機,家長應指導孩子學會理財、懂得報恩。
是啊,認識金錢,管理金錢,支配金錢,是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必須學會的事。
我雖然不支持老公沒收女兒壓歲錢的做法,但也不愿放任女兒隨意揮霍錢財。
斟酌再三,我決定把女兒的一萬塊壓歲錢分成5份,借此培養女兒的金錢觀和價值觀。
第1份:10%用于敬老錢
春節期間,長輩給孩子發壓歲錢,是長輩表達祝福的儀式感,也是一種溫暖的傳遞,孩子從中最該學會的就是感恩。
這種教育可以讓孩子體會到:「給予」有時候比「得到」更快樂,更有意義。
于是,我先是引導女兒可以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各買一個新年禮物表示感恩。
多余的還可以等老人家過生日時買個小禮物表示祝福。
女兒很快就理解了我的用意,眨著大大的眼睛附和:
「我還可以用壓歲錢在父親節、母親節時給爸爸媽媽買禮物呀!」
我們常說,一個家庭最大的幸福,就是養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但孩子不是天生就懂得心疼父母,感恩父母的付出的。
孩子小的時候,對他影響最大的就是家庭,教會孩子有家庭意識,心里有別人,享受付出的樂趣,孩子以后才不會成為一個自私自利的人。
為人父母,我們不但要給孩子金錢教育,更要給予愛的教育。
讓壓歲錢回歸祝福本身,才能讓壓歲錢更有意義。
第2份:10%用于善款
前兩天看了一個新聞,特別感動。
寧波一個7歲小女孩珞珞,在父母的陪同下來到市慈善總會,捐出了她過年期間攢的6000元壓歲錢。
珞珞說:「這個春節我和家人聚在一起吃飯、走親戚,過得很開心,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幫助,能讓更多的人幸福。」
有人說:
「在未來的某一天,當孩子用一點點善的微光溫暖周圍人時,微光會吸引微光,整個社會也會因為我們播撒的點點微光而更加美好溫馨。」
善良,其實是一種傳遞幸福的力量,溫暖別人的同時,也溫暖了孩子自己。
當天晚上,我就給女兒看了一些新聞,還看了相關的紀錄片,讓女兒了解到:
當我們在幸福生活、討論壓歲錢如何花的時候,遠方還有很多孩子過得很艱難,比如災區的孩子、貧困山區的留守兒童,他們甚至都沒有新衣服穿,很需要我們的幫助。
女兒認真看完后,主動提出:要把壓歲錢捐一部分出去,幫助更多的小朋友。
羅素曾說,在一切道德質量之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
培養孩子善良的質量,幫助孩子換位思考,與人為善,是我們給孩子最好的新年禮物。
因為孩子心存善良,就相當于擁有了最寶貴的財富。
第3份:10%用于零花錢
理財專家建議,孩子6歲起就該擁有零花錢,建議每月100元左右。
然而現實生活中,不少父母都覺得孩子管不好零花錢,容易揮霍,養成壞習慣,所以孩子要什麼我們直接買就好。
尹建莉曾說,孩子將來會不會亂花錢,關鍵在兩點:
一是家長的榜樣做得如何;
二是孩子內心有沒有物質上的匱乏感。
缺乏零花錢的孩子,反而會在內心生出對金錢的渴望和向往,容易走向兩個極端:
要麼特別看重金錢,舍不得花,永遠被金錢支配著生活;
要麼大手大腳,一有錢就大肆揮霍,彌補小時候沒錢花的匱乏感。
給孩子一定的可自主支配的壓歲錢,其實就是讓孩子在可控制的范圍內,去滿足自己的購買欲望,學會理性消費。
所以和女兒商量后,我們決定把10%的壓歲錢按月分發,用于零花錢。
在拿到自己的第一筆零花錢后,女兒立馬就奔赴了玩具店。
不同以往的是,女兒不再看中什麼就要買什麼,而是先翻看價格,衡量每件東西的價值。
果然,在算出兩套過家家積木就要花掉100多元時,女兒猶豫了。
一邊是念叨了很久的玩具,一邊是心疼自己的零花錢。
女兒糾結了很久,像是下了很大的決心,最終放下了其中一套,高高興興地結了賬。
《小狗錢錢》的作者舍費爾說:
一個人能否安排好自己的花費,是在他人生的早期就決定好了的。
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只有從小學會支配金錢,將來才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學會跟金錢打交道,是每個孩子成長的必修課。
其中,零花錢是個很好的教育工具,不僅能讓孩子學到錢的價值,還可以讓孩子學會規劃、取舍和消費。
第4份:20%用于學習錢
魯迅小時候最喜歡的年俗就是拜年收壓歲錢。
但與其他小孩不同的是,魯迅的壓歲錢不買玩具和零食,而是全攢起來作為「讀書基金」,專門用于買書。
因為是自己花錢買書讀,魯迅對自己買的每一本書要求都很高。
只要發現書上有一點點污損,他肯定拿去書店換,既不怕路途遙遠,也不理會書店伙計的嘲笑,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每次書買來,魯迅也總是愛不釋手,認真研讀。
魯迅小時候養成的愛書如寶的習慣,貫穿了他的一生,他讀過的書浩如煙海,購置的書更是有上萬冊。
成名后的魯迅不僅寫作名動天下,在教育、改革方面也有不俗的成績,兒時的壓歲錢有很大的「功勞」。
引導孩子用壓歲錢買書,其實是孩子對自己最低成本的投資。
我告訴女兒:「新的一年,我們應該要設定一些目標。」
比如,今年的目標有3個:每個月看完一本書、每周寫一篇周記、每天堅持練字。
然后,我們歡歡喜喜地一起去書店購買她要看的書,她喜歡的筆記本,還有其它的學習用品。
這樣, 壓歲錢的使用,便有了儀式感,學習也有了愉悅感。
無形中,能很好地幫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讓孩子明白學習的重要性,讓壓歲錢發揮最大的價值。
第5份:50%用于投資錢
劍橋大學最近一項研究表明,學齡前兒童的智力已經足以理解簡單的財務課程,大多數孩子在七歲之前,就已經形成了基本的理財習慣。
孩子的財商教育應該從小抓起,而壓歲錢的管理就是孩子和錢做朋友的最好機會。
見女兒開始對錢感興趣,我也順勢開始了對女兒的投資教育,讓她體驗錢生錢的魔力。
首先,我給女兒普及了「儲蓄」、「利率」、「本息」等概念,讓她明白把錢存在銀行,每年就會有一些利息收入,存定期的話,利息則會更多一些。
幫助孩子從小建立儲蓄的意識,孩子才不會亂花錢,也能更好地規劃金錢。
然后,我還給女兒講了基金、股票的知識,同時也灌輸給她「風險」的概念:我們獲益的可能性越多,承擔的風險相應就越高。
最終,女兒在一番權衡利弊之后,選擇將部分壓歲錢存入銀行,另一部分由她爸爸代為購買基金。
第二天,我就帶女兒去了銀行,給女兒新開了一個賬戶,專門存她的錢,銀行卡也由她自己保管。
在柜台,女兒還當面問業務員,這些錢存一年以后可以有多少錢,這簡直就是一堂既直觀又生動的財商啟蒙。
經濟學界有這麼一句話:一個從小就具有財商意識的孩子,更容易在未來獲得成功。
孩子的成長,除了要學會消費外,更要學會如何管錢、如何理財。
一個孩子,懂得金錢規劃,便是掌握了一項重要的生活技能,這能讓她在往后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人生。
一開始我幫女兒規劃壓歲錢如何使用時,女兒哭著鬧著不樂意,覺得壓歲錢又被沒收了。
但當她體驗到付出的幸福、分享的快樂、閱讀的欣愉、花錢的取舍、儲蓄的魔力后,女兒漸漸明白:金錢只是一種工具,要從中學會規劃和選擇。
《富爸爸窮爸爸》一書說:
「從小就沒有金錢意識的孩子長大后會碰到四個問題:
沒有節制消費意識、需求排序意識、投資意識和危險意識。」
一份壓歲錢,考驗的是家長的教育觀。
有遠見的父母,懂得借著壓歲錢這個「道具」,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和價值觀。
從小讓孩子學會合理管理壓歲錢,長大后孩子才能更好地規劃自己的收入和生活。
愿新的一年里,我們的孩子都能在規劃和使用壓歲錢時,學會知足和感恩,收獲幸福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