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獨居的生活很無趣,但對于一個生活自律的人來說,卻仿佛走到哪里都「自帶光環」。而像這種由內向外自然散發出的氣質,也感染著周圍的人。當然,她們也十分享受這種自由、舒適的生活方式。
比如本案中這位屋主,就是一位對生活有著極度自律的人。雖說距離新家裝修好,已經過去了3年多的時間了,但回頭再去參觀,全屋依然保持著井井有條,真的太讓人佩服了。
平面結構圖
本案建面60㎡,一室兩廳的格局,屋主是一位精致且極其自律的女生,并對空間也有著極高的要求。就拿墻面乳膠漆顏色來說,至少經過了6次現場試色才確定。
而從原戶型來看,問題也是挺明顯的。比如客廳缺少采光,餐廳被過道占去了大部分的面積。再比如入戶沒有玄關,且廚房動線過于擁擠等。因此,整個空間布局,也是從玄關區這里開始展開的。
平面方案圖
空間布局改造如下
1、進門對面增加玄關隔斷,讓入戶動線有一個迂回,并提高餐廳的使用面積。
2、廚房采用開放式設計,在提高空間通透性的同時,緩解動線的擁擠性。
3、生活陽台采用中廚區定位,讓空間滿足中西雙廚房功能。
4、沙發墻做延伸處理,滿足常規尺寸的沙發擺放要求。
玄關
玄關作為進門后的第一塊空間,不僅起到了優化空間動線的作用,在中式的傳統思維中,玄關還具有「藏」的概念。因此,直接在進門對面增加玄關柜,既解決了日常的收納需求,也讓空間做到了整潔、干凈。同時,還增加了室內的私密性。
玄關柜在結構上,分成了兩部分。左側窄柜用來收納家政用品,右側寬柜用來收納日常的鞋子。這樣既做到了合理分配,使用時也會特別方便。當然,有序的物品收納,也足以體現出了屋主的自律。
廚房
當廚房采用開放式設計之后,原門洞處再次設計了一個隔斷,進一步強化了落塵區的存在感。
廚房在布局上,利用外面的生活陽台,讓空間兼具了中西雙廚房功能。這樣既讓日常烹飪做到了油煙分離,又豐富了空間的功能性。
洗衣機不一定要非要放在陽台上,直接將其藏在西廚區的櫥柜中,在日常生活使用時,反而可以縮短動線的距離。同時,洗衣機所需要的高度尺寸,也恰好與最舒適的清洗區高度差不多,所以還是挺巧妙的。
西廚區主要以收納、簡餐制作、以及一些小廚電的使用功能為主;而內部的中廚區,則為獨立的炒菜區,徹底避開了油煙外溢的問題。
廚房看向客餐廳視角,當空間采用一體化設計之后,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空間的采光及通透性,有了明顯的改善。同時,低飽和度的暖灰色定位,又讓整體做到了統一、協調。
餐廳
當空間動線重新調整之后,玄關柜的背面,也形成了一塊完整、開闊的餐廳。餐邊柜采用高低柜的形式來設計,既解決了日常的收納需求,與旁邊的飄窗台連接之后,還形成了一塊愜意的休閑角落。
餐邊柜增加咖啡機等小電器,這樣就算是一個人獨居,也可以擁有一個精致的生活。同時,井井有條的物品收納,也再次體現出了屋主自律。
放棄常規的長桌,并選擇一張輕盈的圓桌,既不會占用太多的空間,在暖色燈光的襯托下,也顯得極為精致,且氛圍感十分舒適。
客廳
由于空間采用了一體化的方式來設計,所以也有效改善了客廳的采光環境。雖說電視機越來越雞肋了,但對于喜愛刷劇的人來說,還是必不可少的。
客廳側面暗藏氛圍燈,并增加投影幕布,這樣就算是一個人在家里,也可以擁有影院般的視聽體驗。而在空間布局這塊,放棄常規的茶幾,并搭配一個小巧的邊幾,也讓空間做到了輕盈、靈活。
主臥室
主臥延續了外面低飽和度的基調,既讓空間做到了統一,又帶來了一抹安寧、靜謐的睡眠環境。而外面的陽台,則取消了移門隔斷,進一步提高了空間面積,并賦予了更多的變化。
考慮到臥室的開間尺寸比較有限,床頭旁邊的部分衣柜采用隔層設計,并與梳妝台形成連接,這樣既在收納上做到了藏露有度,又避開了柜門打不開的尷尬。
衛生間
衛生間在布局上做了一些調整,將原本在內部的馬桶,通過墻排的方式改到了外面的干區,這樣內部就剛好滿足了浴缸的空間需求。
雖說在很多人看來,浴缸的實用性很低,且打理起來比較麻煩,但對于一個生活自律的人來說,卻最大化提升了生活質量。
整個案例看下來,雖說在布局設計上,沒有太多的驚喜,但在入住3年多的情況下,依然讓空間做到了井井有條,還是挺讓人佩服的。當然,大家也不必強行自律,因為只有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是最舒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