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愛你,只是因為你是我的孩子,跟其它無關。
父母越嫌棄,孩子越自卑
小時候,父母跟你說過哪些嫌棄你的話?
估計不少人會說:媽媽嫌我沒有姐姐長得漂亮,嫌我個子矮,嫌我畫畫得不好,爸爸嫌我沒有哥哥學習好,沒有哥哥籃球打得好等等。
很多時候,父母不經意間對孩子流露的嫌棄,會內化為孩子對自己的認知,會讓孩子認為自己真的很差,孩子會拼命地改變自己來迎合父母的喜好。
日本綜藝片《地底人生逃出大作戰》的一期節目中,來了一位18歲的女高中生yui。
她從15歲開始迷上整容,3年間整了13處,共花費298萬4500日元。
但看了這位女生之前的照片,并沒有覺得有多丑。而yui之所以瘋狂整容,是因為媽媽對她說:「你這樣一直吃才會胖、吃得多才會變丑。
」
媽媽的話,在她心里留下了一個結。為了讓自己變好看,yui動了整容的想法。
媽媽不同意,yui就以死亡相威脅,甚至還從學校退學,對于整容已經到了癡狂的地步。
后來,媽媽知道了女兒整容的真相,愧疚地流下了眼淚,如今的她,只希望女兒能做回真實的自己。
媽媽嫌孩子的外貌不好,孩子就會認為只有變美,才能讓媽媽喜歡,媽媽才會重視自己,自己才有價值。
然而,這樣畸形的審美,是以犧牲孩子的自尊為前提,無論整成什麼樣子,孩子都不會滿足,內心的空洞都不會被填滿。
「婚姻教皇」約翰·戈德曼曾對119個家庭進行深入研究,觀察到父母的行為會對孩子的情商,以及性格等方面產生深遠影響。
他發現,父母總是譏諷、蔑視或貶低孩子,是直接導致孩子低自尊的元兇。
孩子首先從父母的眼中確認自己的價值,父母的嫌棄會讓孩子體會不到自我價值,一生都活在自卑中。
被父母嫌棄的孩子,沒有未來
知乎上有一個問答:被父母嫌棄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一位網友說:每次被父母嫌棄的時候,都覺得自己很廢物,自己的世界充滿絕望,沒有一絲光亮。
父母的嫌棄,就像頂在頭上的烏云,讓孩子的一生都黯淡無光。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女主人公松子從小被父親嫌棄。
父親買了精美的禮物回家,看都不看眼前的松子,轉而進到妹妹的房間。松子談論自己的男朋友,父親立刻訓斥她,因為妹妹不能談戀愛。
年幼缺愛的松子,長大后害怕孤苦伶仃,不拒絕任何一個人的表白。
為了得到愛,她毫無底線。她忍受男人的侮辱、毒打,甚至可以為了男人做違法的事,包括付出生命。
即使這樣,先后遇到過五個男人,卻都辜負了她。晚年的松子孤獨一人,成了一個人人厭棄的患有精神疾病的大媽,最后被人痛打身亡。
《原生家庭》中之指出:孩子的世界很小,無論家長如何暴力以對,對他們而言,家長仍然是獲得愛和安慰的唯一來源。
松子從小就被父親忽視,父親切斷了松子獲得愛和安慰的唯一來源,讓她毫無安全感和存在感,直接導致了松子的一生都在卑微的的渴求愛。
被父母嫌棄,厭惡的孩子,就像走在黑暗的隧道里,處處都是絕望和無助。
父母不停的嫌棄、厭惡孩子的無能,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場漫長的凌遲,將孩子打的遍體鱗傷,最終導致孩子崩潰而忘。
愛孩子,就要愛他的全部
孩子無法決定自己的出身、容貌、身高。
孩子的成績、收入,也會因遺傳、環境等因素千差萬別,但無論怎樣,他們都是我們的孩子。
父母的厭惡、嫌棄不會讓孩子變得更好,更起不到激勵的作用,只會深深地傷害到他們。
愛孩子,就要愛他的全部,愛他的全部,父母就要這樣做:
1、包容
日本電影《墊底辣妹》中,女主人公沙耶加濃妝艷抹,和朋友唱歌蹦迪,不學無術,是個妥妥的學渣。
她的父親對她非常討厭,一心只關注打棒球的弟弟。
但是媽媽卻包容了她所有的行為,堅定不移的愛著沙耶加。
最終,媽媽的愛贏得了沙耶加的信任,她發憤努力,考上了最著名的大學。
2、接納
台灣著名作家吳念真講過一件事:
兒子上學的時候,數學成績很差,老師給家長建議:「孩子的數學成績要加強!」聽了老師的話,吳念真的愛人就把孩子狠狠批了一頓。
餐桌上,吳念真聽了妻子對孩子數學成績的抱怨,但他沒有和妻子一起痛罵孩子,而是把愛人拉到廚房問她讀書時數學怎樣, 愛人表示自己數學很糟糕,吳念真就說:
「我也很爛,大學聯考才考了10分。我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為難孩子了。」
每個孩子的智力和長處都不相同,接納孩子在某一方面的欠缺,孩子才能在父母平和的心態中健康成長。
3、鼓勵
一位小男孩,成績很糟糕,但媽媽每次開家長會回來,都會跟他說:「老師表揚他,成績又進步了一點點。」
媽媽的鼓勵讓他不斷的努力,最終考上了清華大學。
父母的鼓勵,就像給孩子注入了能量,讓孩子能不斷的超越自己,最終獲得成功。
我們的孩子,有選擇降落在我們的家中,無論他是學霸還是學渣,是美還是丑,是活在上層還是掙扎在底層,他都是我們的孩子。
樊登老師曾說:「父母對孩子的愛不能有任何附加條件。」
不是因為孩子美麗,成績好,掙錢多,父母才會愛自己的孩子,而是不管怎樣,我都愛你。
父母無條件的愛,就像甘泉一樣滋養著我們的孩子,他們在這份愛中,吸收足夠的養料,最終成長獨立的自己,他們不辜負這位養分,因為他們想用最好的自己來回報父母。
點個贊,父母愛孩子,只是因為是他們的孩子,跟其他無關。
• 圖片源于網絡,版權歸圖片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