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很討厭熊孩子,他們平時不僅讓家長非常難堪,還會給身邊的人帶來許多麻煩。
有些家長為了避免孩子成為熊孩子,從小對孩子進行各種限制,以糾正孩子的行為,使其變得乖巧懂事。
但你知道嗎?家長們把孩子養的「乖乖的」,對孩子來說可能并不是件好事,甚至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小曼就是個例子。
小曼成長在一個思想傳統,崇尚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里,小曼的爸爸是公司領導,媽媽是全職太太,小曼從小就被父母教導要聽話懂事,不給別人惹麻煩,等到將來嫁了人要好好在家帶孩子。
長年累月的家庭洗腦,讓小曼順利的成為了一個「賢妻良母」,就在小曼結婚3年,孩子1歲多時,發生了這樣的一件事。
小曼的丈夫事業上遇到問題,不僅欠下很多債務,還酗酒無度,有時候喝到興起,甚至會打罵小曼出氣,而小曼則覺得丈夫只不過一時失意,所以一直默默忍受著丈夫所做的一切,且沒有向任何人訴說。
直到有一次,小曼的父母突然上門看外孫,看到女兒身上有或輕或重的淤青,細問之下才知道女兒這段時間的生活生不如死,最后在父母的支持下,小曼才勇敢的選擇了失婚。
小曼經歷的難道是丈夫的錯嗎?并不是,丈夫打罵妻子雖然不對,但小曼也應適當的保護自己,小曼一味的順從、忍讓,才是丈夫變本加厲的關鍵。
而小曼軟弱、聽話的性格,恰恰是小曼的家庭所影響,所以家長們怎麼教孩子,對孩子將來造成的影響會非常深遠。
什麼類型的乖巧,讓孩子難有作為?
1、順從型
孩子長大后自我意識悔慢慢形成,對不同的東西會表現出喜惡,但如果孩子對什麼事情都無所謂,家長讓干什麼干什麼,那家長們就應該反思了。
孩子順從家長的安排,看上去是聽話、懂事的表現,但實際上孩子是在壓抑自己的情緒,可能孩子以前做出過反抗。
但家長并不理會,所以孩子會認為自己的行為得不到家長認可,而做出一些順從的表現。
孩子對家長順從,不僅會讓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內心的壓抑也會成為孩子今后發展的阻礙。
2、討好型
家長都很喜歡聽話懂事的孩子,看到乖巧的孩子在身邊,心里就會放松許多,但是你知道嗎?
孩子在家長面前應表現出真實的一面,而不是為了讓家長開心故意表演出乖巧懂事。
這樣的孩子看起來很體諒父母,實際上內心并不快樂,因為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家長開心。
這種有目的性的討好,并不應該是親子間的相處狀態,如果不及時糾正,孩子將來在生活、工作上可能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3、依賴型
有些孩子天天聽家長的安排,自己也就慢慢習慣了,如果沒有家長的「指引」,孩子反而不知道自己該如何是好。
家長對孩子長期的精神壓迫,會造成孩子出現逆來順受的心理,即便孩子不愿意,孩子也不會表現出來,孩子長大后,在工作上、學習上受到壓迫,不懂得反抗,那孩子的人生道路就會無比坎坷。
所以說,家長在帶娃過程中,不要總想著讓孩子聽自己的,孩子應該有自己的想法,家長只需要做好正確的引導,孩子就會更加優秀。